中国工人打脸官方数据:“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图)
《南华早报》报道,随着许多企业从东南亚进行更多采购、越来越少货物出口美国,加上供应链转移与全球需求疲软,引发中国出口产业劳工对出口前景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好日子」已一去不返。
上海一些港口,空柜堆积如山仍司空见惯。(路透资料照)
报导指出,最近一个工作日,通往上海外高桥货柜码头的路上卡车稀少,不远处一排排的货柜考验着港口有限空间的堆叠量。王姓工人说,大多数仍是空柜,「尽管我们比过去两个月稍微忙一点,但没有多大改变,过去卡车必须大排长龙,等待装卸货,现在你看看,路上空空荡荡」。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3月出口年增14.8%,优于预期,并从1、2月总计下滑6.8%大幅复苏。尽管如此,上海的物流工人认为复苏步调缓慢,他们也对长期出口展望抱持悲观。
上海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经理华玉婷说,航运业3月以来出现一些回暖,但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实质改善。
她指出,「过去几年防疫封锁导致的干扰,让许多公司转移至东南亚采购货物,美国航线尤其糟糕。这是长期冲击,因为当1位客户流失,在国家重新开放后,不可能立刻赢回他们」。
报导指出,在上海一些港口,堆积如山的空柜仍是司空见惯的景象,吕清林(音译)是数十名冒着罚款风险,将卡车停在吴淞与外高桥之间马路旁的卡车司机之一,他们因为没有工作,不愿缴纳停车费。他说,「在上海注册的集装箱(货柜)卡车有5万辆,根据当前需求,只需要3万辆」。他自2010年以来就在长江三角驾驶货柜车。
他说,「在昆山,100家工厂中有10家已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较少的货物与节节上涨的油价让他每月所得减少约3分之2。在2010年至2021年之间,他每月稳定收入1.5万人民币(6.7万台币),他说,如今他每月仅进帐4000至5000元人民币(1.8万至2.2万台币)。
衡量货柜进出口作业的「集装箱可用指数」(CAx)居高不下,今年以来上海港20与40英尺货柜维持在0.64。数值0.5代表市场均衡,低于0.5表示货柜短缺,高于0.5反映货柜过剩。自去年9月以来,上海该指数远高于过去两年,深圳与天津情况也类似。
华玉婷对于中国出口能否恢复到疫情前水准感到质疑,她说,「为何一个离开前往东南亚的客户应该回来,如果那儿的成本较低且品质获得保证」?
至于货柜车司机在经历3月生意稍微回升后,仍对今年的改变不抱希望,吕清林说,「我现在试图卖掉我的卡车,找一份新工作,只是在等一个可接受的价码,我不认为好日子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