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杀!中国留学生整顿骗子界: 说我网约色情服务? 机智一招冻结你(组图)
加拿大的寂寞生活中最猝不及防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骗局,杀猪的,换汇的,角色扮演警察的,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成年人多少有点阅历,只当个笑话,截图拉到朋友圈“示众”,对于初涉世事的留学生来说,就有点难以招架了。
近日,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再次发文:提醒留学人员谨防电信诈骗。消息指,部分受害学生损失惨重,有同学甚至被骗上百万元人民币!
招数还是那些招数,一个套路用上几年也不带改的;不过,这届“群众”已多少汲取了前人的教训,据悉,有聪明的留学生已开始“反杀”了。
这是大使馆发出的真实案例。
同学D接到陌生电话,称他在网上预约了色情服务,并报出其个人信息和住址。
换了一般人,信息和地址都对上了可能就有点慌了,就算不是自己做的,万一留下点不良记录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麻烦。
当骗子不断要求D同学通过支付宝向其转账后,烦不胜烦的D同学转了,转完立马向平台举报,结果对方账户被冻结。
账户一冻,几个月才能开,若经调查涉嫌诈骗,账户还将被处理,骗子这顿操作“赔大”了。
不只是D同学, C同学也是各种与骗子斗智斗勇:使馆通报,C同学通过交友软件交友时遭遇电信诈骗。
但C同学识破骗局,停止向对方转账,并将其电话号码拉黑。
这骗子却是不依不饶,又用其他号码发短信威胁,还自称当地黑帮,会对同学进行报复!
C同学随后报警,其后还将情况与国内父母做了沟通。
拿“黑帮”威胁我?我很怕,对不起我报个警先。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躲过骗子的黑招,比如同学E通过微信群找人“低价换汇”,待该同学转账后,对方立即将该同学拉黑并注销微信账号,销声匿迹。
这样的换汇骗局在加拿大还多得很,甚至有些骗子就住你家隔壁,开豪车,孩子和你孩子同一所幼儿园,老人还和你父母唠嗑过几次的那种关系。
前面“小打小闹”换个几千块都顺利到账,加上又是邻居朋友,基本不设防,甚至还介绍他给你其他需要换汇的朋友。
然而,等骗子一收网,一夜跑路,受害者才意识到,他房子是租的,车子是lease的,诈骗是全家一起上的。这时候钱已经拿不回来了。
驻加拿大使馆接到的其他报告的案例还有:
案例一:同学A接到录音电话,称其有包裹或急件邮寄至使馆需领取。该同学根据语音提示转接人工电话后,对方自称使馆工作人员,要求该同学缴纳滞纳金。
案例二:同学B接到自称某电信公司客服电话,告知有人冒用其身份证件办理电话卡并涉嫌违规操作,随后电话被转接到“国内某公安局”。对方发送其“警官证”,对该同学做视频笔录,要求该同学发送其身份证以便核查。后称该同学涉嫌国际洗钱活动,情节严重,为洗清嫌疑,需秘密配合调查,不能告诉任何人,每天报三次平安。后要求该同学缴纳“保证金”。
在五花八门的骗局中,爱情骗子(杀猪盘)又最常见。
这是今天温哥华太阳报的真实案例,温哥华岛男子在接个月时间里给网上认识的“异地恋”爱人,支付机票、医疗费等超过15万加元。
男人不断地给钱,天天等着她搬来加拿大和他一起生活,待到他终于拒绝分享他的银行信息时,“女朋友”就此消失了。
有时候还真的不能完全说人家“恋爱脑”,防骗专家称,不要低估骗子的耐心,有人为了钓鱼,可以苦心经营一段关系几个月甚至数年。
“骗子会将他们的工作当做一份全职工作,他们每天都会使用电脑——就像其他人上班一样——他们使用电脑进行研究。”
“他们非常擅长挑选潜在的受害者。诈骗者撒下广泛的网络来寻找潜在的受害者,然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这些人,深入他们的社交媒体帐户,了解一个人喜欢什么,以建立信任和融洽关系。”
驻加大使馆也提醒:
(一)驻加使领馆不会要求你到使领馆领取包裹或急件,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涉案、账户被查封、被拒绝入境、被公安机关逮捕等任何事宜,不会要求你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汇款。
(二)如接到冒充国内有关部门通知你因涉嫌参与“跨国洗钱案”、“国际金融诈骗案”、“重大经济诈骗案”等案件被调查,或“信用卡被盗用”等可疑电话,请毫不犹豫,马上挂断。
(三)网上交友需谨慎。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时,不轻易相信,不打开短信中的网络链接,不泄露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四)请随时与家人、亲友保持联络,如遇可疑电话,请及时与家人或亲友讨论或向国内有关部门核实。
(五)请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换汇,不轻信各种“优惠换汇”广告。通过网络换汇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可能存在其他法律风险。
(六)如发现受骗,请及时向当地警察局报案,并拨打中国驻加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求助。如被骗款项系通过中国内地银行转账,还可直接拨打国内户籍所在地110报警电话或通过国内亲友向警方求助。
防贼防盗防诈骗。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在加华人,大家都不要掉以轻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