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对华脱钩效应浮现?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负增长(组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显示,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首次出现了逆差。这凸显了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去风险”策略之后,中国对海外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小。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3日的最新资料,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直接投资负债(Direct invest liabilities)出现了118亿美元的逆差,是中国自1998年开始统计这个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指标以来的首次逆差。同时,这也导致了中国的国际基本收支(Basic balance)史上第二度出现赤字,达到32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下滑让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
就在上个季度,中国的直接投资负债刚刚创下了199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小季度增幅。新加坡华侨银行的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栋铭估计,中国当局将采取持续的战略性措施来应对人民币面临的这些压力。他认为,央行将继续采取逆周期干预措施来对本国货币提供支撑。
根据最新资料,今年10月的在岸人民币兑换美元交易量下滑至1.85万亿元(折合2540亿美元),比8月份水准下降了73%,创下历史新低。路透社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央行已经敦促各大银行劝阻客户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根据高盛的统计资料,今年9月的中国外汇流出量大幅上升至750亿美元,创下2016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就在一星期前,高盛集团在一份分析报告中也提到了中国的资金外流问题,认为外国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再投资利润外流”;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从制造业转向金融、IT、科研等领域,亦反映出潜在的“供应链多样化”。
中国汽车厂商不断增加的竞争力,也令长年来作为中国最主要外国投资的西方车企销售额暴跌,这些也导致外国企业在投资中国前更为犹豫
疫情期间外商投资曾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的2022年,中国曾经录得1890亿美元的年度直接投资负债新高,与现在的惨澹形成了鲜明对比。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贸易战期间加征的关税、疫情对中外经贸往来的限制、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都导致跨国企业更为重视投资中国的风险。此外,中国本土市场的消费需求低迷也影响了外国企业在华经营的利润,而中国汽车厂商不断增加的竞争力,也令长年作为中国最主要外国投资的西方车企销售额暴跌,这些也导致外国企业在投资中国前更为犹豫。
因此,近期中国领导层也在努力说服外资企业继续来华投资。就在11月5日,中国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时表示,中国会持续推进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