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平远缉毒”有多震撼?武警官兵实弹待命,美国以为要开战(组图)
1992年8月,美国军事卫星在扫描中国西南边陲时,赫然发现多达3000余名不明军事人员集结于中越云南边境。当时距离中越结束老山轮战刚刚不到3年,因此许多美媒纷纷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准备再度向越南开战。
但实际上,这些军事人员都是中国的武警部队,他们接到的任务也并非是与越南开战,而是要去一处名为“平远街”的小镇执行禁毒任务。究竟是什么样的小镇,竟然需要3000余名武警出动?接下来让我们了解当年轰轰烈烈的“平远缉毒”事件。
平远街:边陲小镇化为毒窟
平远街虽然名字里带了一个“街”字,但它实际上是一个规模中等的小镇,人口5万左右,位于云南文山自治州的砚山县。
虽然文山州的大部分民族都是苗族、壮族,但平远街却是一个例外,其主要民族为回族,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个镇子里,清真寺是人们最熟悉的建筑物。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风潮,人们不再固守于本地,而是可以流动起来到外地寻得崛起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平远街的年轻人也纷纷离开了深居大山的故乡,来到广州等沿海大城市谋生。
然而,这些平远街的年轻人不仅见到了繁华的都市,也接触了此前从未听闻过的黑暗。
一名叫做马从向的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广州老板那里接触到了毒品生意。一批在金三角进口只需要500元的毒品,在大陆贩卖时可以卖出超过5000元的高价,利润率高达10倍。
看到毒品生意的利润如此惊人,家乡本就临近边境地区的马从向当即回到平远街,开始联合亲友谋划从金三角引进毒品的途径。就这样,平远街逐渐从一个偏远山区的宁静小镇转变为可怕的毒窟。
气焰嚣张的平远街毒贩
由于在80年代,中越之间存在老山轮战的战火,因此平远街归属军区管辖,政府的力量并未触及基层。平远街的毒贩们便钻了这一空子,把平远街打造成了“三不管地带”的独立王国。
平远街毒贩从军队的武器库里偷窃、偷买了大量制式军火,包括手枪、步枪、手榴弹甚至包括机关枪这样的重装备。在80、90年代,平远街几乎成为了边境地区最大的军火黑市,当地人直接将枪支弹药摆放在地摊上吆喝售卖,这放在今天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场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远街毒贩基本人人都装备了枪支武器,堪称无法地带。因此即便是文山州警方试图进入这一地区执法,也要冒极大的人身风险。
1986年,一批数十人组成的公安干警进入平远街,试图逮捕大毒贩马惠礼,但当地毒贩势力极为团结,当即出动上百名武装分子与警方对峙,最终文山州警方不得不黯然撤离。
1987年,平远街一名毒贩驾车肇事后逃回本地,公安部队依法对其追捕,但再次受到当地武装分子阻挠,甚至连警车都被数百人团团围住,进出不得。在这次性质恶劣的动乱中,共有15名公安干警被毒贩以各种手段殴打致伤。
1992年,平远街发生了性质最恶劣的一起暴力抗执法事件。文山州政法委副书记金寿平带领数十名警力追捕毒贩罗建飞,结果遭到犯罪分子手榴弹袭击,当初不幸殒命,此外,还有数名公安干警被手榴弹炸成重伤。
当这次事件被中央得知后,中央震惊于当地秩序的混乱不堪以及犯罪贩子的嚣张气焰,当即命令云南省委彻底扫平平远街犯罪势力。
彻底扫清犯罪势力
1992年8月,经中央批准,云南省公安厅制定了一项雷厉风行的执法计划,该计划需要从临近三省调集合计3000余人的武警力量。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引发当地毒贩警惕,官方对外宣布这些武警的集结是为了进行一场大规模演习,于是就有了美国卫星拍摄到数千武装人员集结的“误解”。
“擒贼须擒王。”文山州缉毒组通过耐心细致的摸排筛查工作,确定了5名在平远街掌握绝大多数“生意”的大毒枭,其中平远街副镇长林洪恩赫然在列。
虽然他名义上是国家的基层干部,但实际上是当地毒贩的保护伞,是“黑白通吃”的典型人物。其余4人则是政协委员王保国、宗教协会主任马慧春、田心村书记王保恩、副书记林洪周,他们均是平远街贩毒网络的骨干力量。
确定5人身份后,文山州以开会名义,将他们诱导至文山州政府大楼。这5名“黑道大哥”丝毫不起疑心,当即赶来开会,结果被警方一网打尽。与此同时,3000余名武警人员也进入平远街,开始执行扫毒工作。
在缉毒人员的名单里,有名有姓的毒贩必须被依法逮捕,而普通村民若能如实上缴非法所得,尚可免于牢狱之灾。
按理说这样的政策已经足够宽大,但在当地少数人员的挑唆下,依然出现了大量暴力抗法活动,甚至一些犯罪分子直接使用枪支弹药与武警部队交火。
然而,本次缉毒武警的行动完全是有备而来,防爆盾、催泪瓦斯等武器一应俱全,毒贩的武力反抗只是自取灭亡。
在72小时后,平远街缉毒活动基本结束。缉毒人员合计抓获800余名罪大恶极的贩毒分子,缴获枪支1000余支,子弹4万多发,手榴弹270多枚,此外收缴的毒品超过1000多公斤。至此,在平远街为非作歹的犯罪集团已经被警方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