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瑞士读高中,法语作业是通读“性教育”小说,作为父母我们简直震惊了...(组图)
今天的孩子,正置身于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引导上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可是,面对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孩子,该如何展开涉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这常常是很多家长感到头疼的内容。本文作者的孩子就读于瑞士高中,最近法语课上要求学生共读一本描写性爱的小说,还要完成考试......震惊之余,也引发了作者诸多思考。
儿子国内小学毕业后随同我们赴瑞士日内瓦读书,自法语零基础开始,目前就读高中四年级。
这些年伴随儿子求学海外,作为父母,我们也对当地学校的性教育,从起初的震惊、矛盾到现在的理解与接受。
这些年和儿子的微信聊天内容很劲爆,要不是我们也在欧洲待了很多年,小心脏可能完全受不了。
复活节假期,法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通读一本法语小说《Faire l'amour》(《做爱》)!是的,书名你没有看错。
令人印象深刻的法语作业
“完全是一本黄书,”
儿子举起手边的书给我看:“什么玩意儿,简直低级趣味,写到性爱就算了,还非得把整个过程描写的清清楚楚,让我读一段给你听啊”。
我被呛的翻白眼,只好打趣到:“你可别被资本主义腐蚀了。”
儿子:“这书不看不行,还得考试,计入升学成绩呢。”
我:“咳咳,认真学啊……..”
儿子接下来读的这段描述详细又直白,毫不避讳,我有点儿不知该说什么好。
事实上,进入高中后,每个学期的法语课,老师都会让学生们以集体投票方式推荐一些书,选出其中得票最高的作为必读书目,然后是阅读,讲解,考试。
每次投票,儿子都会积极参与,强烈推荐历史、战争的一些名著,或者诸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类的科幻小说,但小“钢铁直男”每次得票数都和其他同学推荐的情情爱爱方面的书无法匹敌,并且是以绝对劣势落败。
儿子只好很不情愿地花钱买回自己讨厌的书(公立高中的学习推荐书需要学生自费购买),极不情愿地阅读一遍,然后打视频给我抱怨,说他们简直是一群毫无思想只懂得情情爱爱的家伙,阅读这样的书就是浪费时间……
说实话,作为父母,刚刚听说孩子们在读这本书时心情很复杂,震惊而又矛盾。
瑞士高中课堂的大胆、前卫,让我联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接过同桌手中的半块橡皮都会心动不已。
曾经上过唯一的一节生理卫生课,新来的年轻女老师对着一张人体结构图讲了一半,自己就先羞红了脸,女生们更是趴在课桌上不敢抬头,后来干脆把男生和女生分开授课。
那时候最喜欢看《故事会》,因为每一期最后一个故事里,都会有一些模棱两可的情节。不要指望能和我们的父母讨论与性沾边的话题,我十几岁的时候问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的,答案还是垃圾箱里捡的…...这就是当年我们性教育的主要形式。
当然,时代在发展,大家对性教育的重视度也在提升。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瑞士学校居然跨了这么大一步,不仅一点不含蓄,阅读内容开放到简直令我这个中国家长瞠目结舌。
转念一想,或许在瑞士学校,对两性关系内容的呈现,之所以能这么大胆直接,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家庭教育润物无声的铺垫。
记得儿子读初中时,我曾和一位瑞士家长聊到早恋话题。我问这位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是否会为此担心呢?
瑞士家长说,他和女儿聊早恋话题时,用养宠物打了一个比喻:
小狗很可爱,有它相伴的时光非常美好,感情也会与日俱增,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
只是小狗的寿命相对短暂,注定会在某个时间先离开你,而那个时候,痛苦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女儿听完沉默了。那次谈话后,他的女儿慢慢从早恋困扰中走了出来。
我听后若有所思。虽然这位家长打的比方不一定好,但是在孩子面临升学、转校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他能用一种温和的方式与孩子聊这些敏感话题,帮助孩子心领神会,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对话,比焦虑之下愤怒和刻板的说教更加有效。
然而,在很多家庭生活中,用引导代替指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几天我和一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激动地说,儿子刚上初中,他无意间“闯”进儿子房间,发现儿子正在看视频,播放着一些不可描述的情节,情急之下他一把抢过IPAD,狠狠摔在了地上……
我只好安慰他,孩子正值青春期,有这方面的行为不算特别过分,父母可以多加引导,反应过激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青春期孩子面临荷尔蒙紊乱,对异性产生悸动,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不妨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而不用担心被批评或是感到尴尬。
说回孩子的早恋问题,我也很庆幸自己做对了一件事。
儿子初中刚到瑞士念书那年,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白月光”,一个俄罗斯小姑娘,同班同学,漂亮,文静,和儿子一样都是第一次到海外求学。
相似的经历与孤独感让儿子很自然地对她产生了好感,从此便时常在我们面前夸赞她,暗恋之情溢于言表。
2022年夏天,这个女生要离开瑞士了。感觉到儿子的纠结,为了不让他留下遗憾,我们鼓励他约女生见面,告诉她曾经的美好感觉。
儿子为了表达诚意,决定亲手烤一个大列巴送给女孩。他在YouTube学习了很多视频教程,自己跑超市采购食材,虽然失败了几次,但最终硬是把面包烤出来了。
为了支持儿子,家里一周的主食都是各种大列巴
儿子还写了长长的英文情书,我好奇,“你们之间不是更应该习惯说法语吗(法语是儿子所在瑞士学校的授课语言)?”
儿子说,因为初识的时候,我俩都不会法语,只能用英语交流,这是为了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
曾经的美好跃然纸上(只节选第一页)
后来,儿子真的和这个女生,在临别前相约打了一场羽毛球。约会的过程我们不得而知,只记得儿子回来后说了一句“谢谢老爸老妈”,就回房间了。
看着儿子释然、轻松的表情,我们相视一笑。
现在的孩子懂的真是太多了。很多时候,在不违反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我必须硬着头皮,听儿子讲一些露骨的聊天内容。
比如,有段时间,学校生物课上在讲“繁殖”这一课题。
儿子:“今天生物课讲繁殖。嗨,繁殖嘛,不就是……性交”。
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我估计他原本想说“做爱”,不过还是换了个学术用语。
儿子继续说:“也有非正常性交,比如人工受孕,可以帮助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夫妇生孩子,这也不错,值得发展。”
儿子继续科普,“人工受孕嘛,倒是省去了精子奔袭的过程,可以直接结合,再植入体内,不过那种代孕的方式,简直不可接受…… ”
整晚聊天我只好傻笑,说不出话来。
虽然我也可以打断儿子,让他不要我聊这些内容,继续保持老父亲在家里的权威感,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孩子在聊这些内容时,其实也是在试探,在这个家庭环境里,对于“性教育”的话题,究竟有多大的包容性。
如果在孩子有相关话题苗头时,父母就如临大敌,或者讳莫如深,敏感的孩子就会立刻明白,相关讨论是不被允许、不受欢迎的。
所以,与其说孩子的性观念靠学校引导,更不妨说,孩子的性教育观念是在家庭中一点一滴形成的,家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引导角色。
在我看来,家长首先要明白性教育的价值与社会意义,与孩子坦诚相待,让孩子认识到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而非罪恶或禁忌,从而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不管承认与否,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要比我们当年丰富太多。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神秘无法触及,引起的好奇心就会越强,就越想尝试,反之亦然。
与其让孩子在网上偷偷偷摸摸自己搜索,不如我们占据主动,比如适当分享自己当年的恋爱史、对待性的认识等。当家长这么做的时候,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亲子关系也会无形中亲近很多。
记得有一次,我假装随意地来到儿子房间:“看书呢,这段时间作业有点儿多啊…..咳咳,给你演示一个东西。”
我掏出一个避孕套,撕掉封袋,套在手指上……“你看,这就是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对方,避免性病和意外怀孕,未来有一天你会用到它”。
说完我就假装自然地“逃”出了儿子房间,背后却能感觉到儿子赞许的目光。
这可能是作为老父亲的我,最豁出去的一次了。自那之后,明显感觉儿子和我之间好像少了一些代沟。
当儿子感受到家庭的包容氛围后,也就越来越敢于将自己的内心吐露出来。而父母在这时候,就非常容易观察和引导孩子的婚恋观。
有段时间儿子心血来潮:“我一定要找个俄罗斯女朋友。”
我说:“甭管找哪儿的女生都行,但是必须把中文给我学好了。”
儿子不理我,自顾自地说:“要是结婚的话是不是得先做婚前检查,了解有没有什么遗传病,得生个健康的孩子。但是做这些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呢,她会不会认为我不够爱她呢。”
我说:“优生优育当然得做这些啦,不过这种得罪人的事就让我来吧,我会以家长的身份要求你们俩都做。”
儿子听我这么一说,开始滔滔不绝,说什么以后人造子宫技术成熟,女的不用再辛苦怀孕,也就没有产假,资本家就不用为生孩子不上班的女人付工资,男女平等又进了一步……
看来,儿子还是很懂得尊重女性的,甚至能上升到社会权益和男女平等的角度。这一点,让老父亲感到很欣慰,尽管他的思考还不成熟。
其实,引导孩子尊重男女性别差异,培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是学校教育之外,所有家长的共同责任。
罗素曾说过,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则是严重的危险。我深以为然。
今天,尽管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还是会有很多孩子在遭受性侵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是被性侵。
近年来,某些地方未成年人性犯罪比例,已超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贩卖毒品等重点类型犯罪,居未成年犯罪首位。未成年人被性侵的个案不断曝光,被性侵的未成年人数惊人。
前段时间,一名男子强奸猥亵女童获刑8年,登上微博热搜,案发时,受害人还未满14岁。广大网友愤愤不平,毁了一个孩子,才判8年实在太少了。此外,中小学教师涉嫌猥亵女学生的新闻也偶有曝光。
作为父母,每每看到未成年人被性侵的新闻,都会提心吊胆,觉得抓紧对孩子的性教育真的很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而日益复杂社会环境、层出不穷的网络色情引诱、以及青春期性教育缺失,都在使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递增,也在诱发未成年人性犯罪上升,这愈发成为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后,说一下儿子的近况吧。
他最近喜欢一个加拿大女生,每次聊天,都要表达一番对这个女生的爱慕之情。
儿子说自己有点儿纠结,因为现在高四了,很快要申请大学,时机可能不大好。
后来得知这个女生要跟他申请同一个大学,儿子说,要不制定一个三年计划?等上大学,把地方混熟了,甭管在不在一个专业,就使劲开追。
儿子喜欢各类户外活动,作为铁杆军迷还跑到法国看二战军品展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儿子请班上的一个好友帮忙打听这位加拿大女生的情况后,才知道她有男朋友了。儿子果断放弃,说“还好没有开追,否则就傻了,我不干那种撬墙角的事儿,也坚决不当备胎”。
说完就继续埋头准备圣诞节前的期末大考了。少年的苦闷肯定还是有的,但是他既然能向父母诉说出来,估计就不会憋出什么问题。
如今,每当朋友问我,孩子的青春期是怎么过来的?
我就会想到,孩子求学瑞士这些年,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和适应当地学校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堵不如疏;藏着掖着,不如敞开交流。
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中国父母来说,试着用更加包容的方式看待孩子们的青春期躁动,积极引导,陪伴他从稚嫩逐渐走向理性,何尝不是一次自我修炼和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