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香港这些店铺纷纷倒闭,店主哭诉:内地人不来了...(组图)
以前每每说起香港,除了美食、TVB、房屋、经济...让人尤为关注的还有香港的代购。代购亦算是一个香港的一大特色之一,代购奶粉,代购滋补品,还有经典的美妆代购。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海关政策的严加管理,香港代购是越来越难,而香港的美妆店,更是频频关门倒闭,店主们更是无奈哭诉:内地人都去买国货来了,生意惨淡...
香港与内地在23年1月8日疫后持续通关,至今日(8日)已满一周年。通关复常不似预期,疫前内地客多、箧多、水货客多的上水「药房街」,没有恢复至疫情前人潮汹涌的场面,甚至临近去年年末,接二连三有美妆店闭门结业。
上水「药房街」一带,街上及店铺内出现拖箧的内地客身影,但远不及疫情前人潮汹涌的景况。
位于新康街、新成路、新祥街、巡抚街,有约16间店铺已拉闸结业,并贴出招租广告。生意惨淡。
导致这一原因的发生,大概是还是因为以下几点:
1.国货崛起,国外品牌再不能独占市场
新康街一间美妆店的员工表示,其店铺去年4月开业,惟刚起步至今,生意超过大半年都比较淡,直至去年年尾才有改善。
她认为生意不景气,除了是经济大环境问题,令很多人的消费降级,内地电商平台兴起亦是一大原因。
她解释,店铺顾客群以内地人为主,但内地平台的产品更便宜,令来港代购的生意减少,连带影响她店铺的生意。
改名店员续指,很多内地人的购买喜好由国际品牌转趋向国产品牌:
「抖音慨『功劳』好大啦,进驻好多商家响度宣传自己系咩百年企业啊,或者国产良心企业,价钱又平。衔个个有爱国情怀慨话,听到呢样嘢都想试下啦。」
她指顾客往往会尝试几个不同的品牌产品,故长时间不会回购从前惯用的品牌产品。
海关检查严令代购者却步
巡抚街某美妆店的店员则表示,自去年通关两、三个月后人流虽增加,但到5月黄金周以后,生意持续冷淡,曾试过一日零售额只有几百元。
她指去年11、12月是生意最差的时期,「基本上系冇人衔济」,「疫情前好多水客买上去大陆,宜家水客你见到都冇了,你冇话水客啦,拉箧慨都冇啦。」
她听闻有内地代购者反映,海关检查旅客携带物品甚严,有人一周来港代购一次,因买较多的化妆品及其他昂贵货品而被海关抽查,甚至有人代购的货品全被海关人员扣查。
另外,通关后内地对进口货品需求变少,而内地网购平台令购物更方便,故香港的实体零售店生意转差。
疫前疫后租金都贵
该名店员续指,在通关前或后一两个月,有许多新开美妆店:
「𠮶阵时全部都开晒衔济,宜家都冇了。」据她了解,去年10至12月期间,新康街有约4间美妆店已结业,加上附近街道的共有十多间,还有其他美妆店亦将结业。
生意不景,人流稀疏,她指街上铺租不论在疫情前后都一样昂贵,店铺难以维持营运。
她透露,有其他店铺老板曾与业主协商减租并遭拒绝,即便租约未到期时,宁愿放弃两三期的按金,结业离开。
内地网购方便,代购需求下降
居深圳、为河南亲友代购香港货品已数年的邹小姐指,疫情后内地亲友对于香港代购货品需求减少。
她解释,因为疫情几年的封关,难以赴港为亲友代购,促使他们转向网购平台成为习惯。
她表示,通关一年后,内地亲友对于香港代购产品的需求减少许多,举例以前每次来港会买十多支药油,现在可能只买一至两支,甚至有时不买;护肤品方面,以前会买三套,现在只买一套。
香港实体店何去何从?
无论是任何原因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无疑都是给香港的实体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问题的行业,不仅仅只有美妆,对于其他的实体门店其实同样存在同类问题。
实体经济的复苏对于香港的整体社会经济而言有着重要的角色作用。但香港的实体店究竟会何去何从,这一问题亦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