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自曝要崩溃:怀孕后,老公裸辞、卖房,两个人全职带娃(组图)
当大多数新生家庭,还在纠结“如何平衡育儿和工作”时,广东惠州的一对夫妻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解决了这个两难的课题:夫妻双双辞职,回家带娃。
为了支撑这个非常规的育儿计划,这对 80 后夫妇——阿元和小君,不惜卖掉了名下唯一一套房产。
背离主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育儿之路,并非易事。阿元和小君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也远远不是卖掉一套房能顺畅解决的。
这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育儿样本,它无关对错,只是一个新生家庭根据自身的价值排序,所做的一次选择。育儿没有绝对正确的范式,每一种选择,都应当被尊重。
本期“妈妈故事”受访人物:
阿元,广东惠州人,硬件工程师,灿雯爸爸;
小君,和丈夫定居惠州,采购员,灿雯妈妈。
2020 年的春天,阿元和妻子小君在快 40 岁的年纪,有了第一个孩子。
人到中年,薄有积蓄,再加上阿元和小君都做过留守儿童,两个人都坚持:孩子出生后,一定要自己带,不能丢给老人。
小君怀孕的第三个月,阿元就辞掉工作,做好了当全职爸爸的准备。
女儿灿雯出生后,两个人又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小君也放弃工作,回家全职带娃。
为了支持“双职工带娃”的日常开销,阿元做主,卖掉了夫妻名下唯一的一套房子,作为带娃储备金。
双方老人都急了:“两个人都不挣钱,也不是事儿啊……”
亲戚更是直接嘲讽阿元:“男人不挣钱,在家闲着带娃,算怎么回事……”
朋友们也不理解阿元和小君的做法,总是好心提点:错过了打拼的黄金年龄,浪费了学历。
这些话,阿元都知道,却并不在乎,他有自己的“计划”。
01
阿元和小君是大学同学,一毕业就结了婚。
婚后 10 年, 不管双方父母如何催促,小君一直没有准备好要做妈妈。
小君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她亲眼看着妈妈一个人养育 2 个孩子的昼夜劳累,她太清楚“当妈的代价了”。
▲小君小时候和女儿
“我不太喜欢孩子。”她经常这样对阿元说。
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她不想成为像母亲那样的、永远孤军奋战的妈妈。
阿元理解妻子的恐惧。
前两年,向来不依靠父母的阿元和小君,终于攒够了钱,买了车和房。
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也许是丈夫从不催促的态度给了小君信心,她决定要孩子,也顺利怀孕了,但就在建档的前一天,小君毫无征兆地出了血。
医生告诉她,已经胎停了。
由于出血太多,医生不得不在凌晨3点给她做清宫手术,麻醉医生还没上班,只能“硬清”。
手术进行到一半,小君几乎抖成了筛子。
手术室外,阿元在写满“恐怖字眼”的危险告知书上签了字。妻子被推出手术室后,医生第一声没能叫醒她,阿元吓坏了。他第一次知道,原来生孩子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次意外的胎停,给了夫妻俩很大的打击。
当孩子再次到来时,两个人都没明说,可心底的小心翼翼任谁都看得明白。
孕 3 个月,胎儿稳定后,阿元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承担起照顾妻子的工作:每天开车接送上下班,陪产检,安排孕期的所有饮食。
女儿灿雯出生后,他甚至说服小君辞职。
阿元的计划是,三年时间里,两个人都不工作,全心带娃。为此,他卖了房子, 然后在同小区里租了一套和原来一样户型的房子,月租金 2000 多块。
阿元算过,卖房子的钱,一家人过到灿雯上幼儿园,足够了。
趁这三年在家带娃,他报了马来西亚一个大学的 MBA 课程,通过网课学习。
在他的规划里,这样既不错过孩子的成长,又能在 3 年后更好地复出职场,每一步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哪怕面对质疑,他也很淡定。
02
妻子小君的感受却完全不是这样。
阿元决定辞职时,她感激丈夫对她的体贴,却也生出了隐隐的压力:家里虽然还过得去,但绝没到可以“躺平”的地步,更何况孩子出生后,还要添许多花销。
她只能说服自己,那个意外胎停的孩子,让丈夫受到了惊吓,他担心再出问题,孩子出生后,他就会重新找工作的。
但在女儿出生后家里发生的一切,却远远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小君的收入不如阿元,但她很喜欢那份工作,产假一结束,就回去上班了。
可是,职场妈妈的日子太难熬了,即便她用尽全力,也还是“两边都顾不好”。
半年后,源源不断的挫败感,让小君听从丈夫的劝说,辞掉工作。
离职时,她安慰自己,家里的存款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丈夫也会去找工作的。
可是,不久后,当阿元说要把房子卖掉时,小君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失控了。
▲阿元小时候和女儿
她在公婆家住了很多年,一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
没想到,这套 90 平米的房子,这个寄托了她全部感情的温馨小家,搬进来还不到 4 年,就又失去了。
看着丈夫有理有据地用“市场经济”理论,为房子定价,还断定房子没有升值空间了,小君有点儿恍惚:房子有价,可谁又能为她在房子里付出的情感定价呢?
可是,当时的小君,正深陷产后抑郁的旋涡里,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反抗丈夫的“突发奇想”,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平静的生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渐崩塌。
03
阿元似乎对此毫无感知。
在他眼里,小君的情绪一直很稳定。
他记得,妻子产后只发过一次脾气。那时,灿雯突然不肯吃辅食,他焦虑得不行,整天在屋子里转悠,嘴里还一直念叨:“怎么不吃米糊了呢……”
这时,原本在旁沉默的小君突然冲他怒吼,他还觉得莫名其妙。
他也隐约记得,妻子有对他说过,“我可能是抑郁了”。
不过,他已经忘记自己当时说了什么。
小君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产后的前几个月,严重的会阴撕裂让她大半年都行走不便,胸部涨奶的疼痛也时不时折磨着她,灿雯晚上又睡不好一直闹……这些身体和精神上的忙碌、伤痛,只能她一个人承担。
当时,阿元在,小君的妈妈也在,可她还是感受到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我可能是抑郁了”,一次,小君冷不丁地对阿元说。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丈夫当时的表情,他冷冷地说:“那就去看医生啊。”
婚后十几年了,两人很相爱,又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他们相互支持,过着旁人不理解的“结婚但不生育”的异类生活。
可这种和谐的关系,似乎在女儿到来后,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分歧。
以前大家各忙各的工作,很少吵架。现在,一家三口整天挤在一个空间里,不免产生矛盾,尤其是在孩子的问题上。
阿元对在家带娃三年信心满满,而小君看到的,却是失去所有保障,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04
焦虑有时,幸福有时。
虽然对丈夫有诸多不满,但小君也不得不承认,两个人全职在家带娃的好处,显而易见:每时每刻都能参与灿雯的成长;不会错过她人生的关键时刻;更不会为自己没有尽到陪伴的责任而痛苦。
看着灿雯一天天长大,这种幸福,无论是笃定的阿元,还是焦虑的小君,都非常满足。
1 岁半的灿雯很懂礼貌,也很有安全感,几乎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哪怕接种疫苗,也会边哭边说,“谢谢护士阿姨”,“阿姨拜拜”。
虽然焦虑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但小君也慢慢看到了好的一面。
有工作、有收入的日子,固然心安,可如果要她把灿雯交给老人,她更不愿意。
不管选择哪种生活,都要有所取舍。
她也想通了,既然辞职和卖房已成定局,那就趁着这两年的空档,好好想想,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现在,小君最操心的是灿雯的教育:是奉行快乐教育,让孩子自由自在长大?还是加入“鸡娃大军”,先买几门早教课引导一下?
妻子还在举棋不定,而阿元已有打算:等灿雯四五岁时,就给她报个班,只求培养兴趣,不为结果;至于上学,能上哪所就上哪所,自己和妻子都不是精英,为何强求孩子成功?
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兴奋地说起第二天的安排:“明天打算带灿雯去我的母校看看,(让灿雯知道)爸爸的学校不算好,可现在也过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