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2日 16.0°C-18.8°C
澳元 : 人民币=4.5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庸俗走向庸俗(图)

2024-02-27 来源: 腔调阿朱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周末参加了由悉尼蓝视野读书会组织的关于海派文学的聊天活动,主题是针对【繁花】剧集与原著小说的海上对话,并用上海话和大家共读了一小段原著小说的桥段,很是过瘾。这里整理了一些我自己的发言,并先说明下,我喜欢繁花是带着上海人天然滤镜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哈哈。

从庸俗走向庸俗(图) - 1

1. 首先要感谢党感谢CCTV,没有他们就没有繁花电视剧,这是最重要的。从抢菜季以来,上海和上海宁士气低落需要提升。这个电视剧算是给上海补偿一下,虽然是上海宁自嗨一下。不过总是好的,好过啥都没有。

2. 繁花的电视剧是现象级的,带动了无数的周边,包括对上海话的大讨论和复兴的希望,虽然我认为上海话前提不乐观,大概率会消亡。

3. 电视剧狠正能量,带着满满乐观向上的气氛。而原著小说是负能量的,各种暗戳戳的FD和人性的残酷写实,电视剧是原著的同人文/同人剧,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忠于原著的执着。哦,原来王家卫是一个不需要对原著负责的人。但是,原著和电视剧都很好,特别是电视剧,看好它能成为经典。 

4. 不是每个上海宁都喜欢繁花的电视剧的,更不要说小说了。但事实是,繁花勾起了每个人心里的那些空白的记忆(如果这次没有同名电视剧,我根本不会去想),小人物们突然觉得,自己人生里市井鸡碎的小事体在老金笔下原来也是文学,在王家卫镜头下原来那么伟光正。

我妈也不喜欢繁花里的场景,主要意思就是90年代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电视剧里很多点或者场景也勾起了她的很多回忆,比如看到游本昌讲话,我们都想起了阿爷,我阿爷是说着宁波余姚那边口音上海话的第一代上海移民,说“钞票”是说铜钿的。我妈也兴致勃勃地帮我回忆当年在上海的居住地图,一说起记得的地方和事体,穷人家庭的本质就暴露了,哈哈,外滩27号和黄河路的霸王别姬我们的确是伐晓得的。不过不要紧,穷人的回忆也是回忆,也同样正宗。

5. 我们在上海的时候,小时候的确大家都差不多的(虽然阶级一直在)。到了80年代中期突然就开始感觉人和人有差别了,电视剧里在建的东方明珠的镜头过渡我很喜欢,对照“三丁目的夕阳”里的东京塔,那一代人痛苦而魔幻而充满希望的时代开始了,具体到我这一代很多当年年轻人身上的标志,就是离开体制下海经商,炒股票(认购证一夜之间改变很多上海宁的人生)等等,那份冲击和热血,的确上头。年轻人跳槽往往是工资直接加个零,然后就傻了:“我有钱了,到底买点啥好呢?”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一些事体,许子东教授说,革命打掉了墙但是打不掉墙根(墙基),但凡大环境放松一点,一直有家教家训的老钱家族都又开始复兴了,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人上人追求一直在,一直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

6. 电视剧里面的歌曲实在太精彩,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看似过时的东西能reborn,配合着剧情这么贴切和令中老年人感动。我回忆下,当年对于港台流行歌曲和欧美流行音乐的拥抱和接受程度,上海说不定或者有大可能超越粤语区和台湾本土。加上当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上海宁对香港人和台湾人并没有那么排斥的,远远高过全国人民对其的观感,包括对日本。这都是有历史背景和文化的相似性形成的。我在想,除了传统经典的那些理由的话,也有可能是全国人民不太喜欢上海的一个原因。

上海一直是一座和传统中国有距离的城市(JJ老师说大连也是),所以所谓的海派风格,有一方面是那种被历史上殖民过但是不以被殖民为耻的的文化心态,善于包容并蓄的大熔炉。当年不是个信息同步的世界,上海因为那个位置,欧美的流行音乐那个什么榜进来是最早的,上海当年的公共电台每周都都有这些内容,应该是很领先全国的,可能也是上海小小傲娇的一部分,如同繁花剧里南京路卖个羊毛衫领先全国流行时尚,在互联网信息同步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是不太容易理解的。

7. 老金的原著细碎难读,连上海人都读不下去,不要说普通话读者了。大量对原著的解读说,都劝大家用上海话思维来读,其实呢我认为是不现实的。在普通话教育占主体几十年的背景下,有上海话思维的人大概率很少了,戴老师发言说目前上海的所谓老上海人(土著)大概600-800万,只占上海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其实也都是说普通话几十年的人。不是因为有矛盾文学奖加持,不是因为王家卫的同人剧,没多少人会去读要用上海话思维的小说。所以我说,王家卫复活了繁花原著。

8. 我都是断断续续看的原著,也没有认认真真看全,就是觉得里面挺黄色的,算是当代金瓶梅吧?哈哈,1960-90年代,所有的市井里的上海宁最终都走向了庸俗,不管一开始是如何如何的,反正一开始不庸俗的最后变成了庸俗,一开始就庸俗的后来持续庸俗或更庸俗。

看过老金接受许知远的采访,他说我写的东西都是派出所里看到的资料,还有新民晚报里登的新闻,要么就是吃饭的时候听到的,他说他吃饭,听到隔壁桌几个女人,在说自己被谁谁谁包养的事情,女人们平静的聊天说这些应该是很毁三观的事情,老金也赣铽。我相信这些都给了他胆子陆陆续续网上写出来,最后成为这本现实具象的小说。我们这种平时闷声不响的人会看的很起劲,因为你老金听的故事我可能也听过,你看过的报纸新闻可能我也看过,你说的弄堂里的那些小市民,我们就是啊。就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挺感动的,虽然我没有能力从文学的高度来评价,但是很稀罕他营造了那个真实的气氛。

9. 作为衍生,一直全国人民给上海宁冠一个名称“小市民”是不恰当的,如果你生在城市,或者从农村走向了城市,那么其实我们都是小市民。从庸俗走向庸俗,持续的庸俗,这是老金告诉我们的负能量。上海这个城市从开埠开始就是市民文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市民群体,特征就是世俗,市井,庸俗,哈哈。台湾的张大春就说,违背传统三观的事情,得到小市民们和写作者的尊重,大家泰然处之,其实是一种文明的体现,纯粹的市民城市才有东西,他称赞老金是个了不起的小说家。

10. 繁花这个电视剧最大的亮点是上海话的台词和纯沪语版本,突然间上海话从低调可怜兮兮的弱势又重上台面了。这也引起了我对所谓标准上海话的再思考(我自己认知的上海话主要来源是上海本地,苏州,苏北和宁波,这些都是标准上海话的母亲),比如我家,朱家阿爸这一代和我阿爷这代或者再早,他们说的上海话带着自己家乡强烈的口音,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海纳百川而包容的印记清晰可看见可听见,但是后来有了严格的户口制度,限制了人员流动,到我这一代开始慢慢形成了固定口音的所谓标准的上海话,而原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地方口音趋同成为标准方言,形成了蛮强烈的地域自我自大意识,然后就有排外,歧视外地人blahblahblah就慢慢起来了,全国人民不喜欢上海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60年代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生人,上海和全国的相互不对付达到了顶点,这在每年的春晚上关于上海的段子清晰可见。

但是,上海,从来,一直是一个不间断吸引移民的地方,虽然中间有段时间停滞过,80-90年代改革开放繁花时代来临,新一代移民们又来,新上海人来了。电视剧里外来妹们来黄河路打拼被欺负的时候,她们的反抗方式,就是用各种手段出去开店让自己成为老板娘。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始终吸引这一代代新移民来到这里,成为新上海人,成为上海人。魔都这个称号不是我们老上海人给的,而是在新上海人来了之后才出现的,从积极乐观角度来说,是一代代新的移民让上海兼容并蓄,自我升华,不断地站上新的台阶,继续前行,所谓没有包袱和负重的海派的风格在新上海人身上延续着,海派指的就是这样不断自我进化的能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