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爆火:白领越来越多,大妈不够用了(组图)
500元12节课,可以学拳击、街舞、泰拳、乒乓球、滑冰、游泳、烘焙、调酒、咖啡、二胡、古筝、架子鼓……丰富的课程和诱人的价格,让看起来极具性价比的“夜校”迅速在一线城市火爆起来。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在无数个夜晚被电子产品占据后,年轻人通过“上夜校”,找到了一种新型的疗愈方式。
不是兴趣班上不起,是夜校更有性价比
最近,小视的一位朋友心血来潮要去学滑冰。
她在大厂做职能工作,平时工作内容比较轻松,住的地方距离也很近,每天下班之后空闲时间不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看手机打游戏度过。
直到最近,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想用业余的时间学点感兴趣的东西。但北京的冰场价格实在不美丽:仅使用场地90分钟,费用就接近百元;请教练则价格更高,一对一的指导不低于300元一节课。
这个价格,对于仅将滑冰作为兴趣爱好的她来讲,实在有点劝退。后来,12节课500元的夜校进入了她的视野。加入夜校群之后,她发现不只是滑冰,里面选择的课程也相当丰富,并且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就近选择,人满开班。
群里还源源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原来和她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根据数据显示,“夜校”这一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总浏览量达到890多万,近一个月笔记增长千余篇。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笔记评价数同比增长226%。
据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夜校2023秋季班有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火爆到了一课难求的程度。(数据来源:经济参考报)
事实上,多年以来,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有开办公益艺术培训课程,这次能火出圈,也绝不是偶然。
这些夜校课程大都非常经济实惠。
同等质量、内容的课程,在市面上可能需要两三倍的价格才能学。
图源:IC photo
比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业性质的培训机构里健身、街舞、茶艺等课程均价都不低于200元,乐器相关的培训则费用更高。这样一学期下来,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普通经济水平的上班族难以承受。
更重要的是,花费这么多去学这些偏重于陶冶情操的课程,让人有一种“有这笔钱不如去学语言、编程等对职业有帮助的‘硬技能’”的不值得感。
此时,夜校相对低廉的费用,则在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去体验这些兴趣课程的门槛。
不过费用低也并不意味质量差,相反很多夜校能请到高专业水准的老师授课。
比如上海的一家夜校的京剧课请的是国家一级演员,点心制作课的老师则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有些课程甚至还能请到非遗文化传承人,可谓是性价比超高。
不过,文化馆主办的这类公益课程毕竟名额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
在网友们高呼全国推广的需求下,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中介也开始加入进来,办起了对标夜校的相关培训活动。
只不过,随着夜校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快速增长,课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就不得而知了。
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过自己参加的培训老师资质不明,效果低于预期,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并且给个人中介预先支付学费定金,也可能存在被骗的风险。
如何在夜校培训野蛮生长的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还需要擦亮眼睛。
夜校的百年变迁
虽然夜校仿佛是一夜之间突然流行起来的“新潮流”,但实际上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种教育形式最早始于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彼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有限,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但因为要工作,他们无法在白天参加正规的学校教育。于是为了满足工人阶级的学习需求,一些社会团体、教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开始在晚上或周末组织免费或低费用的教育课程,这就是夜校的起源。
夜校诞生的初衷,就是提供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使工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从而改善生活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校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新泉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张家祠
在我国,夜校的存在也有逾百年的历史,最开始的任务就是扫盲。
1917年,毛泽东创办了第一所革命工人夜学。
那时的他还没有从湖南一师毕业,自己还是个学生,同时也在做兼职教师。
通过观察他发现当时的工人们不会认字也不会算数,在生活工作上都多有不便,想要学这些东西却又没人教。
于是在他被选为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后,便立刻着手接办夜学,还用白话文写下了一篇招学广告。
夜校课程从周一到周五,每夜上课两小时,教的都是写信、算帐等当下的实用技能。教材讲义由学会负责出,学员只管来上课就可以,全都免费。
然而广告贴出去后,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在前后两次“打广告”之后也只有9人报名。
对工人来说,什么是夜学,他们并不了解;不花钱去学习,他们也不太敢相信。
想到这些,毛泽东又组织一批同学,带着广告深入到工人宿舍区和车间,边发边宣传,面对面答疑释惑,终于被接受了。不到3日,报名的达到102人。两天以后,又增至120余人。
1918年,时年25岁的毛泽东(后排左二)带着第一批毕业的夜学学生拍摄了毕业照片,这便是中国夜校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有超过80%都是文盲。
政府开展扫盲运动,夜校成了最有力的支持。
到1964年,全国的文盲率就下降到了33.6%。
改革开放之后,各个高校开办夜大学,这个时候人们追求的就不只是“扫盲”了,而是利用业余时间提高学识,拿到更高的文凭。
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高校毕业证书很多都是通过夜校培训得来的。
直到后来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全日制的教育,夜校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夜校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
如今,它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对它的需求也再次发生了变化。
非功利性学习,是年轻人的新型疗愈方式
有意思的是,在夜校里,受欢迎的课往往是看起来“最没用”的课程。
曾经有招生单位开设课程时,本来以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会是演讲课,这是基于过去培训经验得出来的预判。
然而在招生开始一周后,咨询量最大的课程却是手工缝纫,受欢迎程度远超其他。
这不难看出当下年轻人参与夜校学习的初衷:
进行一场非功利性的学习,追求一种无用之用。
有人说去夜校学习,为的是弥补童年的遗憾。
小时候被家长送去课外班,学的都是奥数、作文、英语、书法……这些与学习成绩挂钩的东西,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自己感兴趣的架子鼓、钢琴、音乐……却经常被“学这有什么用”为理由忽略掉。
当时的自己没有能力去学习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终于有能力补偿自己了。
有的人去夜校就是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一下,从电子产品塑造的数字森林里短暂地解脱出来。
比如去学习咖啡的白领们,在此之前,咖啡只是一种提神的手段,当了解咖啡豆的产地、不同烘焙度的咖啡口感,再到学习如何亲手制作一杯咖啡,这个曾经仅仅是功能性的东西仿佛和她的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连接,生活的宽度仿佛也扩宽了一点点。
并且这种放松不同于刷短视频、购物等“多巴胺”式的短暂快感;而是一种由学习带来的持续不断向上的充实感。
而有些人的想法更简单,就是单纯为了社交。
对大部分人来讲,工作之后,好像很难交到朋友了。
但在夜校里,没有完成KPI的焦虑,没有相互之间的竞争,没有职场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一群对同样东西感兴趣的年轻人们,一起去探索生活中一些新的可能,仿佛又回到了没有学业压力的大学校园一样。
图源:IC photo
我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是因为在舟上承载了太多:成绩、结果、别人的期待、未来的发展……当把这一切抛下,你会发现学习本身是快乐的,让人痛苦的是附加在上面的东西。
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不同角色的夜校,如今仿佛也以一种新的姿态站在那里,承载当代年轻人一种对生活新的希望和态度。
曾经,电子产品飞速发展让人们更多地沉湎于线上生活。
如今,那些对此感到精神空虚的年轻人行动起来,开始了丰富精神世界的需求。上夜校无非就是他们期待的用极小的成本,正向充盈生活的一种方式。
毕竟,有条件去学习的话,这可比手机好玩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