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铁饭碗没了,连大额存单也没了....(组图)
01
第一件,河南大规模撤销事业单位。
上周四河南省宣布: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市县层面,市、县纳入改革范围的事业机构精简44.3%,事业编制精简23%,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精简13.7%。
河南这次砸碗行动有两个重点:
首先,涉及的面很广。除学校、医院外,省内事业机构要精简合并50%。不仅是普通岗位,还包括领导;
其次,人数较多。事业编制将会按照30%的比例精简,与此同时,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16人以下的事业单位。
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次应该有,蛮多人要睡不着了。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新闻,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出现过不少砸铁饭碗的消息,比如:
多年前,东北“逆城市化”现象,街道被撤销,并设为镇。2年前,山西6个县就开始试点“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1年前,青海省委编委对果洛州玛多县小县机构整合,25个党政机构缩减为20个,精简高达比例为20%;去年,湖南湘西州古丈县,也推进机构编制改革。目前,安徽某些县城也在跟进。总之,这样的消息真的越来越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之前的这些改革主要发现在县城,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县城,而且他们都存在共同的难题:财政供养入不敷出,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欠合理,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等等。比如说,个别袖珍县城,人口区区几万人,财政收入只有数千万元,但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却多达100多个,财政供养人员更是多达6000多人,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
这次河南就不一样,是全省开展大规模的精简工作,这绝对算得上是全国第一个。
31个省份,为什么会是从河南开始?
因为,河南负担太重了!
作为经济强省,GDP排名全国第六,但河南强而不富,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创税收能力却很差,税收占GDP的比重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一。
而财政支出却非常高,2023河南省财政收入4512亿元,但支出高达11062亿元。60%的缺口需要中央转移支付,总额全国排名第二。
很明显,在房地产持续收缩下地方政府越来越困难,财政养不起闲人了,自然只能用激进的手段。
其实,早在2023年两会的时候,中央就已经明确提到了要“过紧日子”,地方政府不要老是想着伸手向上要,要自己想办法。所以,河南省这次动真格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省会跟进,尤其是债务率超过300%的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贵州等省份。
02
第二件,某大行不再新发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
目前还只是个别大行的政策,估计很快其他商业银行也会跟进。
大额存单安全性高,收益也不错,是有钱人的最爱,银行突然之间不卖了,只能说存款真的太多了。
过去一年多,存款利息降了一波又一波,也没能阻止大家存钱的欲望。
暴哥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一组数据:从 2020 年初到 2024 年 1 月,老百姓疯狂往银行账户里净存 58.24 万亿元,且 82% 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 2009 年到 2019 年的总和。
其中,存款利率下降最快的2022 年和 2023 年,我们分别多存了 17.84 万亿元和 16.67 万亿元,是有统计数字以来增长最多的两年。
照大家这个存法,别说大额存单,用不多久5年期的普通存款银行可能都不卖给你们了。
存款增加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银行的业务基本都是基于存款负债去延伸的。问题是,一方面银行的存款是不断增加了,钱却放不出去,大家可以看到,消费一直在通缩附近徘徊,房贷余额甚至出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下降。另一方面,贷款的利率不断下降,息差逐渐缩小,存款最终成为了银行的负担。
示意图
所以银行这么做,也真的是没招了,只能想办法逼出存款。比如越是长期存款利率下降得更快,或者像这样直接停止发行长期大额存单产品。
所以,从这个事也可以看得出,利率下降可能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老百姓的钱,真的无处可去!实在不行,要不还是去抢黄金吧?
03
大家有没有发现,铁饭碗和大额存单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东西,越是门槛高,越是获益小,大家越是会挤破脑袋地去争取,因为他们都是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奢侈品。
稳定是个很稀缺的东西,并且将会变得越来越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