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遭“围追堵截”,欧盟确定7月起加征关税!北京批“一意孤行”,反击或箭在弦上(组图)
本文综编自BBC中文网、虎啸网、美国之音、维科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8:20am更新:
据中新网消息,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奔驰、宝马、大众纷纷对此表态。
对此,宝马集团发布声明称对反补贴调查有着明确的立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
齐普策认为,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同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就此表态:我们关注到欧盟发布的相关临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另外,大众汽车集团反对欧盟委员会这一决定。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欧盟委员会做出这一决定的时机并不恰当。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
大众汽车集团认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大众汽车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大众汽车集团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此前报道:
欧盟6月12日宣布,将向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针对比亚迪(BYD)、吉利(Geely)、上汽集团(SAIC)等企业的电动车设不同税率,最高达38.1%。
中国商务部12日回应称,注意到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对此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坚决反对。
有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正陷入欧美的“围追堵截”。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布公告称,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
欧盟委员会表示,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目前,欧盟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的关税。要停止额外关税的征收,中国和欧盟就必须解决补贴问题。
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称:“欧盟委员会初步得出结论,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这对欧盟纯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了经济损害的威胁。”
它补充:“如果与中国当局的讨论无法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征收这些临时反补贴税。”
这些关税将从7月4日起暂时实施,然后从11月起最终实施,除非欧盟国家达到合格多数投票反对此措施。
图源:网络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开启反补贴调查,怀疑中国因产能过剩、收受国家补贴等理由向欧盟出口电动车。
而按照欧盟法律,容许在调查后9个月加征临时关税,该期限为7月4日。假如该委员会12日按计划做出征税决议,中国就会得到正式的征税通知,并有四周时间提供证据反驳。
至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预计将持续至10月底,届时会决定是否对华征收为期5年的关税,除非欧盟各国政府以压倒性的多数反对,否则将实施拟议的关税。
不过,有分析相信,目前仍有时间让北京和布鲁塞尔透过谈判达成潜在协议。
中国汽车出口被“围追堵截”
在欧盟布向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之前,美国就已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公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升至100%。
图源:网络
6月8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加征40%的关税,以阻止经常项目赤字的恶化并保护土耳其国内的车企。
土耳其加征中国进口汽车关税的总统决定预定将于7月7日生效,除了40%的关税税率外,每辆中国进口车最低的关税金额为7000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一辆中国进口车的关税按40%计算税额不到7000美元,那么必须按7000美元缴税。
谁买走了中国汽车?
据“维科网”报道,欧美对中国电动汽车“围追堵截”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出口一路高歌的发展现状。2023年,中国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这一发展势头还在继续。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达到55.6万辆,出口金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7亿美元,双双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2023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对俄整车出口超过9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59%。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欧洲和日韩车企纷纷撤离俄罗斯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长城、奇瑞、吉利等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销量稳步攀升。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紧随其后的出口目的地是墨西哥,达到41.51万辆,同比增长62%,占总出口量的8.5%。
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只要一辆车62.5%以上的零部件产自北美,就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特斯拉已宣布在墨西哥建厂,规划年产能达200万辆。比亚迪、上汽、奇瑞等车企积极与墨西哥政府谈判建厂事宜,一批中国供应链企业也开始布局墨西哥建厂。而美国方面则对中国品牌汽车通过墨西哥进入其市场的可能性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在2023年中国汽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都是21万辆左右;泰国、菲律宾大致各是17万辆,还有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是15万辆和11万辆。
目前,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增长。根据德国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数据,今年3月,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过4%,汽车销量总和为5.74万辆,同比增长6.6%。
图片来源:宇通
“这一轮整体中国汽车的出海,和十年前或者面临的市场情况存在很大的区别。”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前出海属于机会性市场,现在属于战略性市场,而中国是这轮变革的原点市场。”
穆峰表示,中国市场对于电动化、智能化既有消费欲望,也有消费能力。据穆峰介绍,北美、欧洲、日韩新车用户年龄明显大于中国,“北美平均年龄应该是51岁,有购买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欲望不如年轻用户”。
据史青科介绍,目前长城汽车主要出口地为欧亚、拉美及澳洲,“由于很多国家目前并不具有纯电动车推广的基础设施,出口车型仍以燃油车为主,HEV车型也有明显增长”。
各方反应不一
在决定宣布之前,欧盟内部其实对是否向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依然意见分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表示,欧洲要采取行动,以免中国补贴的电动车在欧盟市场内泛滥;法国认同需要抗衡中国的补贴产品。
然而,德国汽车生产商非常依赖中国市场,忧虑对华关税会引发北京采取报复措施。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日前表明,反对限制汽车贸易的做法,认为孤立和非法关税壁垒,只会令所有东西变得更贵,所有人更加贫穷。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表明,反对限制汽车贸易的做法,认为孤立和非法关税壁垒,只会令所有东西变得更贵,所有人更加贫穷。 (Reuters)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此前也曾表示,加征进口关税阻碍贸易全球化,并非明智之举。
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的高管此前对欧盟提出警告,称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关税并不会削减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
宝马汽车CEO齐普策则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齐普策认为,欧洲的汽车工业不需要贸易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可以为主要汽车制造商带来工业优势,引入进口关税很容易危及这种优势。
中方反击箭在弦上
6月12日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敦促欧盟尽快终止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以免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方警告欧方若一意孤行,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批评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欧方在调查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合规的做法,指控的所谓“中国补贴项目”也根本站不住脚。
2024年5月4日,参观者在2024北京车展比亚迪品牌展台参观。 (新华社)
6月12日晚间,中国商务部回应指,中方注意到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商务部指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磨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电动车产业一向被中国政府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实现“产业升级、弯道超车”,而欧盟则是中国电动车海外最大市场,故是否加征关税的决定备受关注,尤其是美国和土耳其已先后宣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系,或引来其他国家跟随。
有业内人士指出,关税引发的反弹措施可能会触发贸易战,依赖中国供应的地区将受到沉重打击。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某种程度而言,中国的反击已箭在弦上,舆论传出,北京考虑对从欧盟和美国进口的大排量汽车加征25%汽车关税,这将影响欧洲生产的高端豪华车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