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论文因AI生成插图被撤稿!作者辩称:用 AI 是因无力支付高昂插图费用(组图)
前有985高校学者因为用AI做出小鼠巨型睾丸图而被撤稿,近日,又有中国学者因论文里使用AI生成图片而被撤稿了!
作者回应称,之所以用AI,是因为“无力支付高昂插图费用”。
腿骨长了三根
这篇文章标题为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of alkaline water in conjunction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outy 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于今年 4 月发表于开放获取期刊 Medicine,由广东省水电医院的研究人员撰写,旨在描述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该试验发现碱性水可以减轻疼痛并缓解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
七月初,这篇论文中明显由 AI 生成的错误配图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关注。
从图中可以看到,小腿和手臂上的骨骼数量明显错误,尤其是小腿上的骨骼,跟三叉戟一样....
并且有诸如“chlsinkestead atlvs no ctivktty greuedis”和“Aliainine jerve sreiter”等无意义的标签。
毫无疑问,这是一张典型的AI作图。
7月12日,该篇论文被撤回。因为多数人对文中配图表示担忧。
Examine的研究员Morgan Pfiffner在度假时首先注意到了这项研究,并在X上发布了关于文章中错误图表的帖子。
Pfiffner告诉Retraction Watch:“我本打算回来后通知期刊,但一旦看到那个图表,它太荒谬了,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另一位X用户发现论文的引言也100%是由AI生成的。
包括Elisabeth Bik和Thomas Kesteman在内的评论者也在PubPeer上发表了评论,呼应了Pfiffner的担忧。Bik还指出了数据中的不一致和看起来不切实际的研究方法。
Kesteman指出了其他问题:文章中的一些参考文献在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中找不到,而且作者的电邮地址不是机构地址。此外,Kesteman说,一些统计分析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表格中的疼痛分数数据几乎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现的。
对此,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在接受撤稿观察网站的采访时表示,团队的母语并不是英语,但翻译的费用昂贵得令人望而却步。
作者表示:“因此,我们的研究团队不得不求助于使用AI进行文本翻译和润色。同样,科学插图的成本也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这导致我们只能使用ChatGPT来生成研究图表。” ,“我们为可能引起的任何争议表示歉意。”
发表该文的期刊 Medicine 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杂志正在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改进其编辑审查流程。
Pfiffner说:“在我看来,AI图形本身只是渗透该研究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冰山一角。我很高兴它被迅速撤回。”
AI作图被质疑而撤稿
并非孤例
这并不是今年第一篇因为文章中配图被人扒是AI作图而撤稿的文章,在年初,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郝某某作为通讯作者刊发的论文就在发表3天后被撤稿。
主要原因是文章的图片被人扒拉出为AI生成,没有到达到杂志社的科学严谨性标准。
2024年2月13日,这篇题为“Cellular functions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relation to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在线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该期刊目前影响因子为 5.5, 是中科院2区期刊。
论文内容倒是挺正常。综述了精原干细胞(SSCs)和JAK/STAT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配图...
大鼠长出了巨大的四个睾丸和阴茎。(正常来说大鼠只有2个睾丸)
像是丸子烩菜的图片直接生成..
图源:Elisabeth Bik
细胞信号传导图像电路板。仔细看里面还有面条和甜甜圈...
图源:Elisabeth Bik
图源:Elisabeth Bik
图源:Elisabeth Bik
至于细胞图。像是香肠披萨。
图源:Elisabeth Bik
网友表示看都能看饿了..
在审稿人
但如此拙劣的插图竟然能够如此轻松地通过同行评审,这也让不少学者担忧更逼真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图表很可能已经渗透到科学文献中。
利用AI写论文
可能会被当做学术不端处理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在AI开始爆火的时候,学位法草案8月2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以及学位授予单位非法授予学位等行为或被撤销学位证书。
不过,这也并不是将AI视作洪水猛兽,更多的人表示,针对论文写作中原创性要求不高、重复性强的部分,比如数据收集、文献参考、罗列提纲、投稿格式等方面,借助AI未尝不可,反而可能更好地提升知识的产出效率。
更应该做的是规范AI的使用。
也有不少期刊明确表示,出于维护学术诚信和研究透明性的目的,不接受作者署名中包含AI工具的论文投稿,同时参考文献中也不应包含将AI列为作者的论文。作者必须是能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等负责的自然人。如论文主要内容是利用AI工具生成,一旦发现,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
但同时,也并没有一棒子打死AI在论文中的应用,有期刊提到,论文写作中如果使用了AI工具和AI生成内容,包括利用AI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制作图片或论文中的图形元素、生成程序算法、文本或进行文字润色等,须在论文的数据来源、方法设计或结语部分明确说明使用了何种AI工具、详细使用过程、以及其作用和贡献,以便审稿人和编辑部对论文的原创性进行评判。
对于被判为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将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总得来说,AI应用目前还是处于论文写作的一个“灰色地带”。合理、正确的使用AI,或许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