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以色列惧怕的狠角色,被暗杀(组图)
当地时间7月31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最高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遇暗杀。
哈马斯方面7月31日发表声明称:“(我们的)兄弟、领导人哈尼亚在参加伊朗新总统的就职典礼后,在德黑兰遭到以色列袭击身亡。”哈马斯将此次事件描述为“狡诈的犹太复国主义分子袭击了他在德黑兰的住所”。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也于当日发表声明称,哈尼亚在德黑兰的住所遭到袭击,由于这一事件,他和他的一名保镖被杀。声明表示,事件的原因正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在之后公布。
沙特阿拉伯媒体阿拉伯电视新闻频道(Al Arabiya)报道称,据消息人士透露,当地时间31日凌晨2点左右,哈尼亚及其安保人员死于导弹袭击。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Al Mayadeen)援引伊朗消息人士的话说,袭击哈尼亚的导弹,是从国外发射而来的。
暗杀“是懦夫行为”
哈尼亚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
伊朗媒体称,哈尼亚此次访问德黑兰,是为了参加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宣誓就职仪式。
当地时间7月30日下午,佩泽希齐扬在伊朗议会正式宣誓就职。与伊朗结盟并与以色列为敌的团体领导人也来伊朗观礼,其中包括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黎巴嫩真主党副总书记纳伊姆·卡西姆和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发言人。
·哈尼亚(左)与佩泽希齐扬会晤时握手。
当日,伊朗总统府还发布了哈尼亚与佩泽希齐扬会晤时握手的照片。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哈尼亚在遇刺前的几个小时,刚刚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见了面。报道还称,哈尼亚的遇刺令伊朗感到紧张,这说明伊朗方面的安保可能出现了严重问题。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方面曾多次誓言要杀死哈马斯的领导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哈尼亚是战事升级以来第二位被杀的哈马斯高级领导人。今年1月,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其政治局副局长萨利赫·阿鲁里在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一次空袭中丧生。阿鲁里被认为是哈马斯军事部门的创始成员之一。
多年来,在哈马斯有着极高地位的哈尼亚,一直是以色列的“头号通缉对象”,是让以色列惧怕的狠角色。CNN政策和外交分析师巴拉克·拉维徳称,“以色列认为哈尼亚是去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事件的罪魁祸首”。“在某种程度上,暗杀哈尼亚早晚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截至目前,以色列军方还没有对此做出回应。在伊朗媒体报道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杀后,以色列军方告诉CNN,他们“不对外国媒体的报道做出回应”。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则刚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哈尼亚的照片,并配有“被干掉”的字样。
而美联社在报道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以色列方面目前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但以色列方面通常也不会对他们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开展的刺杀行动进行回应。”
“以方未直接认领此次暗杀并拒绝评论,美国也未做评论。哈马斯是被美以认定的‘恐怖组织’,其领导人被杀,符合两国打击哈马斯、震慑伊朗的政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对环球人记者说。“伊朗是此次暗杀事发地,也是哈马斯的主要支持者。适逢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举行,若是以方所为,必然是在挑衅伊朗,侵犯其主权,破坏伊朗政治过渡氛围,给新总统下马威。”
“对于伊朗新任总统,哈尼亚死在自己的国家,这可以说是一种侮辱。伊朗一定会对此事彻查到底。”对外经贸大学以色列中心主任朱兆一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伊通社发布的“哈尼亚(挥手者)在德黑兰的最后视频(画面)”。
哈尼亚遇袭后,一向态度强硬的以色列遗产部部长阿米查伊·埃利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庆祝”。
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通过媒体对袭击予以谴责,并发誓将实施报复。马尔祖克说,暗杀“是懦夫行为,不可能不遭到惩罚。”
难民营走出的领导人
哈尼亚于1963年出生于加沙地带亚实基伦村,在难民营长大。由于战乱和贫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
少年时期,哈尼亚就读于联合国在加沙地带建立的一所难民学校。1981年,哈尼亚进入加沙伊斯兰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学。在校期间,他是学生运动活跃分子,后来加入了穆斯林兄弟会。
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义”爆发。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走上街头,用游行、罢工等方式反抗以色列的占领。24岁的哈尼亚参加了这场抗议活动。起义结束后,他被以色列逮捕,监禁了6个月。
·哈尼亚。
正是在这场起义中,哈马斯诞生了。年轻的哈尼亚成为哈马斯创始人之一。哈马斯被以色列认定为非法组织。两年后,哈尼亚再一次被以当局逮捕。蹲了3年大牢后,他于1992年被释放,并被驱逐到黎巴嫩南部地区。
1993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签订《奥斯陆协议》,巴以关系得到缓和。哈尼亚得以重返加沙地带。这次回国,哈尼亚威望大增。他被任命为伊斯兰大学校长,并受到当时的哈马斯领导人亚辛的器重。1997年,他成为亚辛的私人秘书,由此进入哈马斯领导层。
从那时起,哈尼亚就成了以军刺杀的目标。据报道,以军2003年多次刺杀亚辛和哈尼亚,两人曾逃过一劫,但亚辛最终被刺身亡。哈尼亚接班,成为哈马斯的实际领导人。
之后几年,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6年,巴勒斯坦举行首次立法委员会选举,哈马斯击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获得多数席位。后来,哈尼亚出任总理,地位仅次于总统、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
然而,哈马斯与法塔赫存在内部矛盾。到2007年,双方分裂,哈尼亚被阿巴斯解职。哈马斯占据了地中海东岸的加沙地带,法塔赫则控制约旦河西岸,导致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割裂。
在与法塔赫的冲突中,哈马斯武装人员只用5天就占领了阿巴斯的办公室。此后,哈马斯不断招兵买马,实力得到提升。2017年,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哈尼亚已经多年没有去过加沙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度过,那里有他在加沙以外的重要政治办公室。
哈尼亚的儿子和孙子都留在加沙。今年4月,哈尼亚的3个儿子和几个孙子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中丧生。哈尼亚当时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的儿子和孙子们是在开斋节探望亲戚时被以色列无人机击中而丧生的。哈尼亚称,对他亲属的袭击是以色列“失败”的证据。
“战事升级风险升高”
遇刺事件后,有外媒惊呼,这可能会给已经持续了近10个月的巴以冲突,带来颠覆性影响。
土耳其谴责称,这次袭击旨在地区层面上扩大加沙的战争。土耳其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府无意实现和平。
也门胡塞武装表示,“针对伊斯梅尔·哈尼亚(的袭击)是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罪行,是对法律和理想价值观的公然违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作为哈马斯的政治领袖,哈尼亚在巴以人质和停火谈判中发挥了关键的斡旋作用。哈尼亚的身亡,将对谈判产生“重大影响”。
今年4月20日,哈尼亚曾访问土耳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情况、如何实现该地区的持久和平、如何确保向加沙提供充分和不间断的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埃尔多安称土耳其将继续外交努力,让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巴方民众所受迫害。土方还将利用一切机会呼吁结束冲突,实现永久停火。
当时就有分析称,此次会谈释放出“停火”信号。
5月,哈尼亚曾表示,如果以军从加沙地带撤出,愿意达成协议。但该提议遭到以方拒绝,双方谈判陷入停滞。7月初,哈尼亚还与卡塔尔和埃及的调解人接触,讨论结束冲突。
巴勒斯坦内部派系众多,矛盾复杂。约一周前的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包括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了和解对话。23日上午,巴各派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次巴勒斯坦各派齐聚北京对话,达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实现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
·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巴勒斯坦各派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图为7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和解对话闭幕式。新华社发
“哈尼亚遇刺将导致延宕10个月之久的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哈马斯及伊朗的代理人将对以展开报复,加沙停火谈判将再次陷入僵局,巴以、黎以、胡塞武装等多条战线都将白热化,战事升级风险升高。”丁隆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