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实施关税,四个问题解答双边贸易战可能性有几何(组图)
10月30日,欧盟委员会称,结束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10月31日起正式生效。
欧盟对华电动车的调查,持续时间久——从去年10月4日启动,历时超过一年;深入细枝末节——最终出炉了278页的调查报告,抽三家企业调查,对于配合度高的比亚迪和吉利施加较低额外关税17%、吉利18.8%,不配合的上汽则是35.3%,其他中国企业则按照配合程度征收20.7%后35.3%的关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秦Plus在中国和欧洲差价巨大。
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似乎落下帷幕,但专家们认为它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因为电动汽车产业以及中欧两个经济体都太重要了。中国希望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大转型升级,摆脱当前经济困境;欧洲希望保住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不至于被中美抛下。
于是一系列问题浮上水面:中欧还有谈判空间吗?两国的电动车产业将如何变迁?中欧会爆发贸易战吗?美国大选在即,中美欧未来的贸易关系将如何互动?
谈判空间:还在桌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4年1月10日,成排的比亚迪汽车等待被装上该公司旗下的运车船“比亚迪探索者1号”。
欧盟宣布关税正式实施后,中方态度很直接,商务部发言人回应,“不认同、不接受”,批评欧盟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并形容此举是“保护主义”。
欧盟方面反而留了余地,欧盟委员会仍表示会继续谈判过程,路透社则称,双方同意11月1日展开新一轮谈判。
或许是为了施压,11月4日,中方表示,已经将欧盟对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起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李瑶向BBC中文表示,尽管欧盟已经对中国电动车实施了关税,但仍有谈判和磋商(或反制)的空间。
李瑶解释称,国际间贸易摩擦或更严重的贸易战,通常都伴随着长达数年历经多轮贸易谈判和磋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说关税制裁清单一旦出炉就是定论了,例如中美贸易战的四轮制裁清单都伴随着豁免清单的出台。
“建议企业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中欧贸易谈判,特别是是否有机会申请到产品进入豁免清单。”李瑶表示,即使目前某些产品已经被开始征收高额关税,但仍有可能将部分产品列入“排除或豁免清单(exclusion list)”。一旦产品被列入豁免清单,在清单有效期内可享受免征收额外关税的待遇。
“由于包括白兰地、乳制品和猪肉在内的多种欧洲产品也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可能仍会看到关于这些关税的一些谈判。中国的报复威胁至少会让欧洲官员还留在在谈判桌上,”经济学人智库(EIU)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他说, 考虑到该问题的政治性,完全撤回这些关税可能会很困难。因为除了电动车,欧盟还在对进口中国商品进行多项调查,这表明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紧张的可能性更大。
产业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汽车贸易一直是中欧经济关系的主轴。
1982 年 6 月,邓小平在一份《中汽公司关于上海引进技术生产轿车的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四个月后,上海大众合资协议在北京签署,中德两国总理出席仪式;又过了一年多,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成立。
当时,几乎所有发达工业国都打造出成熟的汽车产业,刚刚起步的中国也引进外资,同时构建贸易壁垒,设置高额关税,并要求外资企业在中国必须与中国企业合资经营,才能造车。
三十多年过去,尽管产销量不断上升,中国本土品牌始终弱势,在中国行销一时的依然是大众、宝马、丰田、本田。
然而,在电动车领域,中国车企带来产业钜变,十年间后来居上。
“过去中国产品主要依靠成本优势竞争,而现在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和质量优势,”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袁志乐说。 他表示,许多中国电动车拥有尖端的电池技术、先进的软件和自动驾驶功能,使其成为对欧洲品牌的强有力对手。这对欧盟汽车制造商构成了重大挑战,他们现在不仅要在价格上竞争,还要在质量和创新上竞争。
袁志乐认为,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欧盟立即调整政策的灵活性有限,因为这些政策反映了欧盟保护本地汽车工业免受日益增长的中国竞争的初衷。
然而,在中国电动车出海的过程中,贸易壁垒随处可见,美国和加拿大更是预防性地设置了100%的关税。
袁志乐表示,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关税迫使中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生产设施,以规避这些贸易壁垒。此外,这种做法还促进了市场多样化,因为中国公司正在超越传统西方市场,扩展到东南亚、中亚和中东等需求增长且贸易壁垒普遍较低的地区。
马志昂也认为,无论地缘政治局势如何,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将继续扩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因为这些中国制造商在国内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这将促使投资在未来几个季度向外流动,因为中国电动车品牌寻求更有利可图的市场。
“欧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企业不会因为高额关税就轻易放弃这个市场,而是在努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李瑶说。他分析认为,东南亚(例如印尼等国)虽是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但在现阶段那里的市场仍无法取代欧美等成熟市场成为电动汽车企业角逐的重地。
专家们认为,关税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动车将退出欧洲市场,车企们面临两个选择:减少利润和就地建厂。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不少中国车企有海外建厂的需求。
德国墨卡托研究中心(MERICS)资深经济学家雅各布·冈特(Jacob Gunter)向BBC中文表示,即使在关税下,一些电动车制造商仍然能够向欧盟出口并获得良好的利润率,因此他们要么提高价格以弥补关税,要么降低利润率以吸收关税成本,从而保持竞争力。因此,他们可能会继续其出口战略,但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则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中国国内市场价格战如火如荼,车企在欧洲的利润率远高于国内,也给与他们吸收关税成本的空间。比如,比亚迪在德国最畅销的Atto3(即中国市场上的元PLUS)车型于2022年9月在欧洲开始预售,当时起售价为38000欧元(30万人民币)。目前,同款车型在国内最低仅为14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比亚迪加上27%的关税总额后,其在欧盟市场获得的利润依然远远高于国内。
另一个趋势是在欧洲建厂,例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立工厂,奇瑞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建立合资企业。冈特还观察到,一些公司考虑在摩洛哥或土耳其等欧洲邻国投资建厂。
马志昂则提到,有报道称中国官员正在悄悄劝阻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支持关税的欧盟国家投资,因此对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投资前景更加不确定。
他认为,这可能是在确保中国电动车投资集中在对中国保持友好态度的国家,如德国、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进一步削弱欧盟团结的策略,中国一直试图通过对特定欧盟成员国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欧贸易摩擦还是贸易战?
从欧盟电动车调查一开始,中欧贸易战的忧虑就已见诸报端,随着中国对猪肉、白兰地等产品的反制,这种担忧进一步加剧。专家也表示,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变成现实。
马志昂称,目前欧盟正在对约有30至40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进行调查,涉及机车车厢、医疗设备和政府采购,这些调查与电动车调查是独立进行的。无论电动车关税如何发展,双边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都有很大的空间。这将使中欧关系的前景充满挑战,尤其是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未来,随时面临被卷入贸易纷争的风险。
李瑶也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显然已经加剧了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全球汽车行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如果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将给中欧经贸合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冈特说 ,如果仔细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北京对电动车关税的反应相对温和。针对欧盟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出口的报复显然会对生产者造成伤害,但这些出口在近年来要么停滞不前,要么下降。中国在奶粉方面变得更加自给自足,进口黄油和奶酪的数量也减少。此外,由于在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大量投资,中国目前猪肉供应过剩,因此减少从欧洲的进口实际上会稳定国内价格。同时,中国向欧盟的电动车出口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增长市场。
李瑶也说,中欧之间是有着深厚的经贸合作基础的,并且欧盟内部对于贸易保护主义也有分歧,本轮加征关税的投票结果(10票支持,12票弃权,5票反对)显示并不是所有成员国都支持与中国进行贸易战。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欧洲自身经济疲软,其内部保护主义情绪上升,这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中欧经贸领域的博弈蒙上了阴影。不能简单地断定中欧之间会爆发更广泛的贸易战,而是更可能在经贸领域进行长期的博弈和规则制定过程,”李瑶表示。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选举的影响
美国大选正在进行。很多人担心,作为中美贸易战的发起者,如果特朗普当选,中国的贸易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袁志乐表示,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在美国获得了两党支持。无论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如何,中美贸易格局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但也有专家认为,或有不同。
在选战中,特朗普曾表示,重返白宫后会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课征60%关税,又称若中国或任何国家向美国征收100%或200%关税,美国政府将“以眼还眼”征收同样关税。
李瑶认为,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不可预测风格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不确定性,采取更单边和交易性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将对国际贸易动态和经济关系有重大影响并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而卡玛拉·哈里斯当选则可能意味着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这可能对投资者来说相对较为稳定,风险较低。
马志昂的观点则不同,他预测,无论美国选举结果如何,美国贸易政策将变得更加保护主义。在哈里斯担任总统的情况下,美国可能会继续尝试与欧盟协调这一战略,这可能会对中国造成更大的损害——特别是在技术出口管制或其他涉及国家安全、技术竞争或人权的贸易限制措施方面。相比之下,在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情况下,更可能会看到美国采取单边行动,对美欧贸易关系产生反作用,阻碍美欧在中国问题上的更紧密政策协调。
马志昂表示,即便特朗普上台破坏了美欧贸易关系,也不意味着会根本改变欧盟对中国的贸易态度,中欧之间日益紧张的贸易和政治关系,将在美欧关系外,独立显现。“对于北京而言,不要像在俄乌战争初期那样错判这一点,当时中国领导层错误地认为欧盟只是充当美国的傀儡。”
身处欧洲的冈特表示,电动车关税后,中国政府的反应表明,它需要对国内有交代,但不想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升级,因为中国意识到,欧盟是最后一个几乎完全对中国开放的主要富裕市场,他们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冒着升级的风险,因为没有替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