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留学生过年时被虐杀!网友断案与警方相驳?大量生活照流出,凶手仍在逃…(组图)
最近这两天,一起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起恶性凶杀案引发了广大网友关注。
被害人是即将毕业的23岁中国女留学生庄梦涵(Menghan Zhuang,音译)。
警方公告的图片
她就读于加州艺术学院,眼看着就要毕业的她可谓大好年华,前程似锦。无奈生命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候突然凋零,这让太多的人接受不了。
加州艺术学院
1
网友断案,警方辟谣
2025年·2月4日,庄同学被发现死于圣克拉丽塔的公寓内,洛杉矶警方确认她死于“多处创伤”的他杀。
庄同学的化名是Emily King,她被发现的地点是她位于加州艺术学院大二校园附近的两居室公寓内。她死前被殴打,上身多处受伤。
庄同学持学生签证从中国来到美国,在美国生活了近四年左右时间。
当地警方接到“人无反应(person unresponsive)”的通报后前往她家。出警人员进行了紧急救援,但该名女生在现场被宣布死亡。
这里我们说两句什么叫做“无人响应(person unresponsive)”通报。就大学生活而言,这种通报一般由校方发出。如果一个学生很多天没去上课,没交作业,没交报告之类的,就会引起校方的警觉,进而向警方通报这个情况。警方就会去学生的住处进行例行检查。
就在通知警方前,加州艺术学院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老师还在群里找人,说某位中国学生已缺课一周,联系不上,望同学们提供线索,校方也通知了其家人。没想到最后竟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事件被警方通报以后,立刻在当地留学生圈子乃至整体海外华人圈子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网友们自行断案,很快就锁定了最大犯罪嫌疑人——庄同学的男友,一位中年白人男性!
网友们通过分析,基本已经认定凶手就是庄同学的中年白人男友了。
网友们的判定基于两点:
1,庄同学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控诉贴
2,惯性思维
事情发生后,有庄同学认识的人以匿名的方式反映,庄在被发现被害前几天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其男友对其进行了“强迫性行为”,并将其推倒在地,令其撞到尖锐物品。
下面就是她贴出的原文:
我们来全文翻译一下:
“这个家伙虐待我,我告诉他别再这样了,但他动作更快,打得更狠。今天他还把我扔在有尖锐物体的地板上。他总是装作无辜。他想把我送进监狱,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 99% 的谎言。我以为这是真爱,但我太盲目了。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想踢开我,如果他露出真面目,没人会爱上他。”
匪夷所思的是,该文在发出不多时以后便被删除,没人知道这是否是她本人的操作,也许她被控制了,也许她的手机被控制了。现在根据警方的最新通报来看,这条博文有可能根本不是她自己发的,而是杀害她的人用来干扰公众视线,干扰警方视线,误导破案思路的行为!
庄同学朋友中的有心人在当时看到了这条博文,并截屏保留了下来。
这样一张截图发出来,网友们按照惯性思维肯定会认定这位中年白人男子男友就是凶手无疑。因为这些年来全球范围内丈夫/前夫,男友/前男友杀害他们伴侣/前伴侣的事情太多了。
以至于现在有一句世界流行的英语“名言”就是:Always husband/boyfriend(凶手总是丈夫/男友)。
我们来看看美国司法部官网最新的统计表格就一目了然了。
“2021 年女性谋杀受害者和受害者-罪犯关系报告:
被亲密伴侣谋杀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 5 倍。
在 2021 年估计的 4970 名谋杀和非过失杀人女性受害者中,执法机构报告的数据表明,34% 是被亲密伴侣杀害的。相比之下,当年被谋杀的 17,970 名男性中约有 6% 是亲密伴侣杀人的受害者。
总体而言,76% 的女性谋杀案和 56% 的男性谋杀案是由受害者认识的人实施的。约 16% 的女性谋杀受害者被非亲密家庭成员(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姻亲和其他家庭成员)杀害,而男性谋杀受害者的比例为 10%。”
美国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也大同小异,我们不一一赘述。
这也正是为什么网友们看见受害者死前发出的博文后从一开始就认定这起悲惨的谋杀案是其中年白人男友所为,也是一种惯性思维的产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警方已经锁定了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并发出了最新通告。
警方调查人员表示,他们正在搜寻一名在庄同学的尸体被发现前一晚去过她公寓的男子。监控录像显示,在警方接到报警的几个小时前,他从二楼窗户离开了她的家。
嫌疑人被描述为“一名 20 多岁的亚裔男性”,“照片中他身穿黑色长袖纽扣衬衫和黑色裤子”。警方尚未推测两人的关系。
2
破案正在进行中
在说破案这件事之前,我们先说说其他相关的,目前很多自媒体博主一拥而上,深挖受害人庄同学在国内外的私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甚至把她多张高清生活照以不打码的方式发出,更甚至以冷嘲热讽的语气对她生前的私生活指指点点,长吁短叹……
这些真的不是什么有道德、有良知的行为,同时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应该做的事情。
好了,目前警方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目前,洛杉矶当局悬赏 2 万美元,征集有关此案的一切信息。
目前,受害者的室友正在配合警方调查,但这位室友并不是嫌疑人。
至于网友们关心的“中年白人男朋友”的问题,警方也做出了回应。
洛杉矶警局的迈克尔·莫迪卡中尉表示,受害者确实有一个年长的男朋友,但没有透露是否有任何涉及这对情侣的家庭暴力事件。
如上文所述,警方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嫌疑人的照片。调查人员认为,当地的人应该见过嫌疑人,可能知道他是谁。
“很明显,这不是随机的暴力行为,受害人以某种方式认识嫌疑人,从把那个人带进她的公寓就可以看出来”,莫迪卡说。
“我们希望人们有勇气站出来,帮助调查人员找出对这暴力行为负责的人,帮助伸张正义,给这个家庭带来安慰。”
同时,这位警方官员也介绍了一下刚刚抵达美国的受害者家属的情况。
莫迪卡说:
“她的父亲和姐姐周三都从中国抵达纽霍尔——他们没有参加会议(警方组织的案情说明会)。父亲失去了一个女儿,姐姐失去了妹妹。他们对这件事非常伤心”。
3
留学生到底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样一个恶性的案子又引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大话题,那无疑就是:
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到底怎样才能尽可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这其实是一个有多种答案和多种疑问的话题,这么多年了也没人能够说清楚。
对于这个问题,近20年来标准化,脸谱化的“统一答案”无非就是那老几样:
尽量结伴出行,晚上少出门,不要露富,不要住在危险区域,等等。
但其实每个人的留学生活、社交圈子与遇到的人都是不一样的。说晚上少出门,可是欧美的学生生活其实是鼓励同学们在晚上参加派对和各种社交活动的。另外,各种演出、音乐会、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电影放映也基本都在晚上,晚上不出门,事实上等于自己就把留学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给隔绝了。
安全这方面,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除了那些整体治安方面的因素,其实你平时和谁交往,才是你真正的安全问题。
跟不安全的人交往,你真的是没法安全。
咱们且不说被打被谋害这些极端案例,就说平时占你点便宜,关键时刻骗你点钱,也依然是一个普通留学生的“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啊。
留学生活中,不要轻易相信其他人,凡事多留个心眼,多打个问号,对于一个人建立信任之前,你一定要长期观察这个人的价值观与言行,尤其是他/她的行。
除了看一个人怎么说,还一定要看一个人怎么做!而后者才是更重要的。
留学生涯和我们在国内的生活还是不同的,在国内,你在一个地方从小长到大,有着熟悉的家庭、社会、同学、同事的环境,很多人你都是知根知底的,很多事情你也更知道如何去应对,而且有亲人朋友在你身边,也可以作为你的支撑。
可在国外,凡事你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尤其在交友这方面,很多人干脆就是萍水相逢,根本不知道对方深潜。现代社会,每天带着面具生活的人可太多了,习惯对其他人花言巧语的人也很多,不是长期观察,尤其是在大的事情上观察,你是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在这里,我们也不是劝大家都活在自己的孤岛里,对谁都心存疑虑,而是说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防护机制——“爱你的邻居,但绝不拆掉你的篱笆墙”,这也也许能给更多的人提高一些安全指数吧。
![土澳居民2KFbM](https://cdn36.hipicbeta.com/2018/ad/20180730/843ebd8e7d77b4a7c563ee987f7eb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65/sharpen,100/quality,Q_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