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多省疯狂“退货“留学生:哈佛博士正在被乡镇公务员挤出局(组图)
最近,针对留学生的消息,可以说是相当的多。
先是不少国外顶尖大学减少了针对中国的招生人数,之后是提高入学门槛,让不少前往海外求学的学生面临困境。
而最近,随着北京市公布新的消息,留学生回国也少了一条路。
根据《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显示,定向选调不再招留学生,而原本只要求毕业院校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便可报考的“优培计划”,有了新的附加要求,即留学生的本科也必须在限定的国内高校(学科)就读。
广东、山东也退出了类似做法。
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范围发生变化,往年可报考的“国(境)外知名高校”名单全部消失了,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60所全球名校。
在“考公大省”山东,2025年度定向选调、常规选调公务员范围也都取消了海外大学,向留学生关上一扇门。
河北省2023年度的选调对象范围里还包括QS排名约为前50名的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只是要求大专院校需要在选调范围内的国内大学就读。2024年,选调范围调整为国内重点院校与河北省属骨干大专院校。
山西省则是“循序渐进”,2022年定向选调首次面向海外院校招录,入选大学名单有94所;2023年海外院校缩减到64所;2024年则不再招录海外院校学生。
一位留学生看到选调公告后直接傻眼:“天呐,就这么被'开除'了?”
选调生里面,留学生有不少。根据2024年广东选调的数据,一共54名留学生,其中60%毕业于香港高校,14.8%毕业于英国高校。
而目前,不少留学生,选择成为乡村和县城的体制内人才。
前有斯坦福博士报考18岁小县城公务员,后有哈佛硕士竞争杭州教育局职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
选调生不算普通公务员,是干部候选人,这也就导致要求不断在提高。
而除开政府单位,各大企业,也开始“拒收”。
这背后的原因,是学历贬值:
国内各大高校扩招,2025年,应届生预计突破1222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5亿。
因此,不管是在国内就读,还是出国留学,选对专业,都很重要,做好规划,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