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5日 25.7°C-27.8°C
澳元 : 人民币=4.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专家:治标不治本,难以扭转消费疲弱(图)

4小时前 来源: 美国之音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政府近日推出《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五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旨在刺激消费市场,提振经济。然而,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根本问题并非消费环境,而是收入不稳、房贷压力沉重及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缺乏短期有效刺激手段的情况下,该方案恐难扭转消费低迷的现状。

中国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专家:治标不治本,难以扭转消费疲弱(图) - 1

资料照片:北京一个商场内的一家服装店。(2025年1月17日)

五大行动、19项任务

据中共党报《人民日报》2月20日报道,此次三年行动方案由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五大部门联合发布,核心目标是优化全国消费环境,缓解消费者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央视则在2月21日的报道中称,此三年行动方案将着力破除消费者反映的突出痛点、难点问题,提振消费信心,优化全国消费环境。

这项三年行动方案规划预计从五大面向着手,分别是“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实施消费环境共治行动”、“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一共涵盖了“提升实物消费质量”、“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严守消费安全底线”、“整治市场交易环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国际合作”等19个任务。

经济学者:核心问题不在消费环境,而是收入与信心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出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打击假货、整顿市场秩序、促进消费升级等方式,营造一个让大家“敢花钱”的环境。然而,他们指出,消费者不愿意消费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增长停滞、房贷压力大、经济预期不乐观,而非市场秩序或消费环境问题。

“这一招有没有用?我觉得用途不大,毕竟政府只是治标不治本。消费环境固然重要,但中国人现在不消费的问题不在于环境不好,而在于没钱没信心没保障,当收入不稳,房贷压力过大,未来经济预期不好时,谁敢乱花钱,所以收入没有增长怎么消费,那房市股市不给力,财富在消失,所以整个缺乏短期的刺激,没有人敢大手笔的消费。” 台湾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洪耀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消费占GDP比重约四成,低于国际水准,中国政府意识到还有成长空间,所以想尽办法让老百姓掏钱出来消费,刺激需求。

洪耀南说:“这个方案我觉得对经济的帮助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这一些反而只是你想要去刺激他,但是就是传统中国人讲的,你要割韭菜,那现在韭菜也越来越聪明了。”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被批名存实亡

在中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中,第一项行动就是“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包括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食品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完善第三方平台消费者评价机制;打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更多新型消费场景,并积极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根据官方介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小从“小修小补”的修鞋、配钥匙、修家电等摊点、餐饮店、超市卖场、咖啡店,大到大型商场等,希望能跟扩大内需和促消费结合起来。目前北京已经建成超过500个一刻钟生活圈,天津至2024年底建成190个,甘肃兰州也完成127个。

中国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专家:治标不治本,难以扭转消费疲弱(图) - 2

春节前北京一个露天广场内一名男子在售卖桶装白酒。(2025年1月22日)

广州居民张先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经济不景气,老百姓生活不好,民间怨气很大,跟西方国家的关系又不好,所以中国领导层明白,在大型集中资本已经很难撑住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微小经济上,希望能“积少成多”。但为了顾及领导层的面子,估计已经不会再使用“地摊经济”的名称,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意思其实跟“地摊经济”是很类似的。

但是他觉得,即便中央有这个想法,在实际落实上往往会有落差,因为基层干部,比如城管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社区的一些协会组织也在做严密监控,所以实际上一点都不“便民”。此外,不论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还是提升商品品质,他都不会因此变得更愿意消费,因为对他而言,最佳策略还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造假、食品安全问题削弱消费意愿

在第二项“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中,包括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的监管要求,查处食品领域“两超一非”;整治行业领域的“霸王条款”;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网络市场中流量造假等违法行为。

中国《界面新闻》说,近年来,中国网络流量造假现象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去年,中国网信部门打击网络水军,协调关闭了400余家网站平台,清理违法违规信息482万条,处置账号和商家店铺239万个、群组5.2万个。抖音电商2月17日也公告,2024年该平台共清理了160万个水军账号,日均拦截水军评论超250万条。

分析人士说,造假的问题如果是放在网络水军账号或是奢侈品的仿冒假货等,或许还不至于对社会民生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是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造假,将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到民众消费意愿。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朝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消费者实际上真正深受其害的东西,就是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个问题你不解决的话,大家消费确实不放心。”

他指出,从早期的“毒奶粉”事件,在婴儿奶粉里发现毒物“三聚氰氨”,到多家餐厅被抽检出使用致癌物“苏丹红”当添加剂,一直到最近有油罐车行业被曝卸完煤油后,未做清洗就直接装载食用油,以致矿物油混入食用油,对身体造成危害,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屡禁不绝。虽然政府看起来有在取缔,但或是关系到政权稳定,后来往往不了了之。

陈朝晖说,从前中国经济好的时候,高档餐厅因为生意好,比较不会做出食安造假的事情,但现在经济不好,为了节省、控制成本,即便是高档餐厅也可能铤而走险,无疑加重了民众不愿意消费的意愿。如果这些痛点能改善,将对消费者外出用餐的信心有所帮助。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不真正解决这个老百姓大家对经济的预期,对财富缩水的这个预期,那么你要回到像以前那种消费的话,那是不大可能。”陈朝晖说。

房地产崩跌形成负财富效应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消费者普遍不愿消费的另一大主因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对家庭财富造成巨大影响。

陈朝晖解释说,中国经济现在呈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大家不肯花钱了,实体店铺倒闭,线上电商关闭,房地产折价,投资渠道不佳,民众银行存款大幅度上升,对未来整体经济情势失去信心。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其直接与间接对中国整体GDP的影响可能高达25%,而且中国约70%的家庭财富与房地产挂钩,所以房地产崩跌也形成了负“财富效应”。

所谓的“财富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消费大众依个人财富来调整支出或开销,而这里的个人财富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股市的资产。当楼价或股价的资产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经济及财富前景的信心亦会增加,继而带动消费情绪,推动市况繁荣。相反,当资产价格大跌时,消费信心亦会受到负面影响,因而减少开支,令市场转趋疲弱。

陈朝晖说:“财富效应对这个中国经济的推动其实很重要,所以说的话,你一旦出现了这个大问题,你这个房地产缩缩水了,你这个财富缩水了,那么大家肯定就会节衣缩食,大家消费就自然就降级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恐持续低迷

在中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里,还包括第三个行动——“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预计到2027年,动态发展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150万家以上,并将“枫桥经验”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同时支持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委托调解等。

第四项行动是“实施消费环境共治行动”,旨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的作用。

第五大行动是“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计划增加消费类信贷投入,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先行探索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深化国际合作,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拓展消费者保护多双边合作,推动将消费者保护纳入多双边自贸协定等。

陈朝晖表示,《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固然是一个好政策,甚至可以说给了消费环境一个教科书级别的答案,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民众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所以根本解决仍是在于克服中国的房市困境,解决烂尾楼问题,才有办法去提振消费者信心,进而刺激内需市场,否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除了房地产危机,分析人士还警告,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前景仍不乐观。台湾陆委会在最近的经济展望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内部面临消费降级、地方债务攀升、房地产市场低迷;外部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加大对华贸易与科技管制,影响中国出口动能的压力。这些内外因素叠加让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尽管中国推动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措施,民众消费意愿依旧低迷,物价通缩压力预料将会持续。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