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女婴被强灌马桶清洁剂,托儿所阿姨竟说:吃掉它,闭嘴!(组图)
在法国里昂的一个普通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托儿所的寝室,11个月大的Lisa本应像往常一样,在毛绒玩具和温柔照护中醒来。
但2022年6月22日,这个清晨,成了她生命的终点。
她没有哭够,就被永远地“安静”了。
这是一起震惊全法国的婴儿谋杀案。一位30岁的托儿所员工Myriam Jaouen,强行让Lisa吞下了大量马桶清洁剂Destop,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学液体。
在毒液烧穿Lisa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的几个小时后,这个还不会完整叫“妈妈”的孩子,在医院里挣扎离世。
当我们回望这桩案件,不禁要问:一个托育工作者,怎么会做出这种令人发指的事?
更可怕的是,这不是一次意外。
Lisa的死因,最初被误认为是吞食了无害的水彩颜料,是Jaouen自己告诉医护人员的。也正是这个谎言,延误了救治时间。
但当医院医生发现Lisa体内灼烧严重、腐蚀性极强后,警方立即介入。
在案发现场,警方找到了那瓶Destop,液面已所剩不多。医生排除了婴儿自己误食的可能性,毕竟那种程度的摄入,Lisa不可能不哭喊、挣扎。法医判断:她是被强迫灌入的。
而所有证据的起点,都在Jaouen的手机里。
案发当天,早上7:53,Jaouen正在用手机查看“短发怎么卷更好看”。
8点整,Lisa的父亲刚离开,她就开始搜索:“小孩吃了马桶清洁剂怎么办。”
短短几分钟之间,一个孩子从哭泣到中毒濒死。而作为肇事者的她,搜索记录从容冷漠到令人发指。
更诡异的是,在送医后,她开始搜索如何“撒谎”:
9:17 搜索“宝宝误食水彩怎么办”;9:42 搜索“丙烯颜料对婴儿有毒吗”;12:33 搜索“孩子吞了马桶清洁剂”…
那天中午,她甚至还去了商场,买了一双Nike新鞋。
在审讯中,Jaouen起初坚称是孩子是误食颜料,但在警方持续追问下,她终于松口,说出了那句令人战栗的描述:
“她一直哭,我受不了…我崩溃了,把液体倒进她嘴里,对她说,‘吃掉它,闭嘴。’”
——这句话,成为整起案件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幕。
一个婴儿,在那一刻,不是人,是她情绪的“出口”。
而这份情绪,是怎样积压的?
Jaouen工作的托儿所名叫Danton Rêve,所有者为People&Baby 集团,是一家“微型托育机构”(micro-crèche),原本是为法国偏远地区设立的小规模幼儿照护点,但如今却在城市中被资本大规模投建,监管不到位,人员配备极少。
案发时,这家托儿所只有她一人值班。
“如果那天有第二个人,这事不会发生。”这是出庭律师的控诉。
案发后,媒体聚焦这类机构的监管漏洞,更多父母惊恐地发现,他们每日将孩子交给的“托儿所”,实际上是“单人作战”的临时照护点。价格不菲,却缺乏最基础的安全保障。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Jaouen在幼儿教育方面获得了CAP证书,并且已经与儿童一起工作了大约十年,在案发前几周刚入职。根据用人单位People&Baby的说法,“她拥有所有必需的资格和文凭,符合所有的招聘标准,未发现任何心理或情绪异常”。
但事后,几位其他家长回忆:Jaouen经常表现出烦躁,对孩子缺乏耐心,有时甚至会用“滚”这样的话语来回应孩子。
精神鉴定结果则显示:她的认知效率处于正常水平的低限度、情绪起伏大,但并未达到“失去判断能力”的精神病级别。
时隔三年后,这起案件于本周二在罗纳河巡回法庭开庭。
Lisa的父母Sophie和Fabio,也在庭审中第一次面对这位杀死女儿的员工。
“她不仅杀了我们的孩子,还杀死了我们的生活。”
庭审现场,他们忍着泪水,向法官讲述自己如何在早晨收到消息,赶往医院时医生如何摇头,和如何在没有告别的情况下,被告知孩子已走。
此案引发了法国女性群体的强烈共鸣。母亲群体在网络上发起话题 #JusticePourLisa(为Lisa伸张正义),数以千计的女性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对托育安全的担忧。
至于Jaouen,面临“加重情节下的谋杀罪”指控,可能被判终身监禁。她的辩护律师没有回应媒体,但外界普遍认为,这起案件无法容忍轻判。
的确,她可能是有情绪问题的普通人,但她更是有责任照顾婴儿的专业从业者。我们可以理解情绪崩溃,但永远无法原谅对孩子下毒手。
这起案件留给所有父母一个沉重的问题:
我们能否完全信任那些“持证上岗”的看护人员?托儿所看似安全的围栏背后,是否也有Jaouen这样情绪脆弱、管理缺失的隐患?
这不是要妖魔化育儿工作者,而是作为父母,有权知道孩子的日托情况,有权发问,也有责任警惕。
也因为,下一个Lisa,不应该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