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中国历史上科举选拔人才的创举
提起“八股”文,许多人就想起毛主席批评的“党八股”,人们的映像中就是死教条,不可能选出人才来。在此,小编为“八股”取士正一下名。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明朝发扬光大。以前的科举,录取名额十分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到朱元璋时,自洪武三年(即1370年)起开始科举考试,广招人才,一科往往录取几百人。就是从明朝时,许许多多人纷纷以读书为业,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当时,国家刚建立,需要大批人才做官。朱元璋最痛恨贪官污吏,那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好官群呢?这样的一群怎么找呢?朱元璋认为:一是必须读书识字,读书少的武士是不能做官的。二是这个人品德好,必须思想上与圣人一致。三是学的书必须古往今来的经典。本着这三条原则,他规定了明王朝科举取士的一系列条件: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中国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应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考你分析事物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
文章的格式是固定的,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因为对偶押韵的效果,文字上十分整齐好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文义上要与圣人朱熹的思想一样,不能有自己的思考观点。为什么是朱熹呢?因为,朱元璋太崇拜朱熹了,要不是自己祖先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就认朱熹为祖宗了。好在都是老朱家的思想,所有的读书人都向朱圣人一样当官,我的朱家王朝将会越来越繁荣。
这样的考试选拔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范围是州县之内,考试者统称为童生,合格的叫“秀才”。
第二级的考试叫乡试,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参加考试的是一、二等的秀才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在官员有缺席的,你就有机会了。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
第三级的考试叫会试,这个考试只有举人才能参加,他们也叫“贡生”,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最后的考试叫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之后才能发榜,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分档次有三甲:一甲有三个人是状元、榜眼、探花,叫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榜上有名的,都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分派的官职一般都不高,一般是八品的县丞,很少七品,不过从此以后,你只要勤奋努力,表现良好,考核优秀,你就会贫步青云,级级提升。
“八股”选才,由于规定太死板,所以出了不少书呆子。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反映出八股考试的弊端。但优秀就是优秀,优秀的八股文的作者能够巧妙的利用既有规则,在有意无意间插入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优美的词句表现出来,让人赏心悦目。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八股文拿高分选出来的。张居正更是十二岁中秀才,如果不是考官特地不让他上,他十五岁就是举人了。才子唐伯虎也是靠八股文章出名,只是被扯到作弊这件事上,才被取消考试成绩坐牢。难怪《儒林外史》中说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在那个时代,用“八股文”选才,可以说是朱元璋的一个创举。这个创举创造了大明三百年历史,难怪清王朝也延续这样的选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