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人叔孙通,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存是第一要务
这里要讲一个奇人的故事。
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有位叫做叔孙通的人。他出生地是鲁国薛县,孔子的故乡。自小开始,叔孙通就接受着礼仪之风的熏陶,他觉得自己很有才干,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广招各路贤士帮助他治理国家,叔孙通得到征召,于是到了都城咸阳,担任待诏博士,算是秦始皇的候补智囊团成员之一。但是可能时机未到,并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重用。
10几年后,秦始皇去世,他的儿子秦二世继承了帝国。但是秦二世能力有限,加上老爹遗留下来的前朝政治,经济等问题无力解决,秦朝状况每日愈下。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又慌又乱,连忙召集智囊团,召开大会,商议对策,叔孙通恰好也在此次会议当中。
秦二世问,现在陈胜吴广从安徽宿县攻入到河南淮阳,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注意,秦二世并没有直接说陈胜的部队是造反,为什么呢?这个和秦朝的体制有关系。如果确定是造反,那么秦朝必须从中央调兵去镇压,如果不是造反,就由地方郡县来进行处理。所以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定性不同,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不过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也是真的佩服秦二世,面对这种动乱,不先派兵镇压,稳固自己的帝位,反而先来问这些儒生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和他爹相比,实在太缺脑子。
智囊团里面有三十多个人,都对秦二世说,作为陛下的臣民,就不能私下拥有兵众,这种行为就是造反,希望陛下尽快出兵,镇压他们。
秦二世听了之后,可能觉得这话没有说在心坎上面,非常愤怒,一下子脸色就变了。
这时叔孙通站了出来,他说,其他人说得都不对。
陛下,现在在您的统治之下,天下都合为一家,而且天下的兵器之前已经被销毁了,也告知了人民群众不许再使用。现在我们有您这样的贤君明主,也有法律规定等,每个人都恪尽职守,天下的人心都依附于您,哪里还有敢造反的人呢!
这些人不过是些盗鼠窃狗的小贼罢了,根本就无须挂齿!由地方公安局派人去搞定就行了,完全不需要有任何担忧。
此时,叔孙通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秦二世听了叔孙通的话,正合他心意,特别开心,说,你说得对。
接着秦二世又问智囊团的其他成员,有的人说这些人是造反,有的人说这些就是些小贼。秦二世把那些说陈胜是造反的人,全部抓起来坐牢,说是小贼的人不予追究。然后还大大的赏赐奖励了叔孙通,并且将叔孙通转正了,由候补智囊团提升为正式智囊团成员的博士。
等到叔孙通回到学馆以后,大家纷纷谴责他,说你怎么能对皇帝不忠诚不老实呢?他说,嗨呀,你们刚才没有看到现场那个阵势,老子差点就回不来啦,还敢说真话么?
叔孙通说完,赶紧卷起铺盖跑路了。
等到叔孙通回到老家薛县,才发现薛县的百姓已经投降了项梁(项羽的叔叔)。叔孙通见风使舵,跟随了项梁。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项梁就在山东今县附近吃了败仗,挂了。于是叔孙通赶紧又投靠了楚怀王熊心。楚怀王本身没有多大本事,是当时是项梁立的一个傀儡而已。
楚怀王被项羽奉为义帝,还是傀儡,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然后楚怀王搬迁到长沙,抛下了叔孙通。叔孙通就开始跟着项羽,给项羽干活办事。
汉高帝二年,刘邦趁着项羽进攻北方齐国的空当,带领着五个诸侯王进攻项羽的老巢,占领了西楚的首都彭城。叔孙通凭借他敏锐的嗅觉,感觉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岌岌可危了,二话没说,立刻投降了汉王刘邦。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当项羽得到消息,听说刘邦偷袭了彭城后,立刻调转部队,直接杀到彭城,势要把首都抢回来。刘邦占领彭城以后不思进取,防守不利,结果兵败如山倒,仓皇出逃。
为了加快逃窜的速度,刘邦甚至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有老婆,都从车上扔了下来。
叔孙通刚投靠刘邦,不可能又即刻回头投靠项羽,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跟着刘邦混。
故事截止到这个时候,叔孙通都未能发挥他的雄才伟略,个人成就上面,是个彻头彻底的失败者。
转机很快就来到了。
汉高帝五年,天下已经统一。刘邦此刻已经成为了皇帝。但是这个时候又面临一个问题,因为之前的体制是分封制,诸侯王们平时和皇帝都是各管一块,皇帝不干涉他们,他们也是偶尔礼节性朝拜下皇帝,皇帝对他们并没有非常强有力的约束力。
而且当时汉高帝已经把秦朝那些苛刻的礼仪法规全部取消,皇帝和臣子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群臣们在朝廷喝酒的时候,喝大了就狂呼乱叫,出言不逊,甚至掏出佩剑来砍击宫廷里面的立柱,这些行为让刘邦大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叔孙通看穿了刘邦的心思,觉得这是该自己表现的时候,于是他就站出来说,陛下,要想解决您和其他人地位的问题,必须要先制定一套礼仪,这套礼仪要严格限制群臣的服装穿着和动作规范等,拉开您和他们的距离,这样才能体现孰高孰低,孰重孰轻。
于是刘邦就允许叔孙通去操作这些事情。叔孙通通过在秦朝的工作经验,加上在老家找了三十多名儒生,一起研发了礼仪大典。
这儿有一个小插曲。
叔孙通回老家去召集儒生的时候,有两名儒生不愿意走,他们对叔孙通说,“你侍奉了将近10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的,我们不愿意像你那样违心去做这些事情,我们不走。你自己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的是冥顽不灵,不懂得时世的变通。”然后叔孙通就带着召集来的三十多名儒生走了。
通过繁琐,规范的礼仪,多次的重复演练,不厌其烦的实际操作,群臣终于慢慢体会到,自己和皇帝是有距离的,皇帝是高高在上,不可直视的。而臣子,永远需要匍匐在皇帝脚下,惟命是从。
通过叔孙通这套礼仪,刘邦终于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感觉,他开心的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重重赏赐了叔孙通,并且提拔他为太子太傅。
等到刘邦去世以后,叔孙通凭借他丰富的工作经验,超高的政治敏锐度,将统治者对礼法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他成了汉代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甚至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由此可见,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很多儒生看不惯叔孙通的所作所为,不屑于与他为伍。但是可惜,这些儒生就如同秋天的落叶一样,从历史的大树上面掉下来,静悄悄没有一丝声响,反而是叔孙通,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与故事。
叔孙通的价值观是生存是第一要务,他遵循的是绝对的丛林法则,没有永远的君主,只有永远的强者。这一点,在刘慈欣的《三体》里面也有所体现,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人性依然相似。
无论再过几千年,只要有人类存在,人性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