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黄志忠《峰爆》,中国式父子,和解却在诀别时
朱一龙黄志忠《峰爆》,中国式父子,和解却在诀别时
当灾难来临,铁道兵父子投入生死救援。电影《峰爆》上映,评价不一,有人说电影非常精彩,反映中国铁道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有人说这部电影演员演技也不错,就是剧情不合逻辑。
其实他们说的都有一些道理,因为
一部电影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看。
电影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地质灾害正在云江县城爆发,居住在这里的16万人即将被吞没,危急时刻,老洪小洪父子两个铁道人投入生死救援。中国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铁道兵和他们后代的故事,从洪家父子展开。
老洪小洪,父子间有隔阂有关心,像极了生活中常遇见的中国父子。
当灾难来临,这一对看似平凡的父子做出了不起的事,一同去一线救援,最终达成父子和解,这也像典型的中国父子。
接下来,怡儿和大家一起,从父子关系视角看看这部电影,这对彼此有隔阂也有关心的中国父子,在面临灾难时如何迅速做出自己的选择?
1 父子隔阂,儿子不接父亲电话
电影中的小洪,是一个铁道基建人,爆破中心的主任,工作严谨又热情,很负责任。在同事中口碑不错,在女友眼中更是优质男友。
可是唯独一样,他在父亲来电话时,显得那么冷漠。看到父亲的电话先放在一旁。
”赶紧接电话吧,他是关心你。“
“他是关心隧道工程,顺便监督我的工作”
两段话,就看出小洪和老洪的父子隔阂。小洪不能接受到老洪的关心,一是老洪年轻时是工作狂,对家庭关心少。二是老洪教育儿子多指责,引发小洪和老洪长期沟通不畅。
这里像不像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父子关系?
父亲退休了,儿子长大越来越忙。两个人难得一起在家,也是背朝着背,甚至一人一个房间呆着。
父亲小心表达关心,儿子吝啬回应,一句也不肯多说。
这种父子隔阂来自父子之间很久以来的沟通隔阂,也来自中国式的父子关系。
中国式父子关系是什么,也许就是我爱你,但从来都不说。
在一个演说节目中,演讲者马丁讲述他和父亲的相处。他考第二名,父亲说第一名是谁?他考第一名,父亲说你怎么同一题错两次?他气父亲明明为他骄傲,还要否定他。一次次的言语打击,等他长大了,也习惯否定父亲的想法。
明明关心,一定要否定的方式去表达,不肯说爱,中国式父子常常这样拧巴。
电影中小洪和老洪之间,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2 灾难面前,父子用行动表达爱
《峰爆》中,我们看见一群人的付出,更看到小洪这样的个人英雄。
有人说,老洪父子的情感线表现不真实,尤其在紧张的救援中说情感。
我想说,英雄叙事的宏大主题中,表达英雄背后的平凡生活,很不容易。瑕不掩瑜。
电影一开场,就用强烈的视觉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地动山摇。小洪的女友去接未来的公公,正好遇见地震,一片忙乱中。
老洪展现老铁道兵的素养,一边冷静救人,一边让儿媳呼唤救援。
救援中老洪忽然和其他人一起陷入危险境地,即将遭遇更大的风险。这时小洪得到了女友的消息,立即前往老洪在的地下河出口支援。
一听父亲遇险就不顾危险去救援的小洪,和那个不听父亲电话的小洪是同一个人。要知道,小洪其实是很怕水的。
小洪爱父亲,极端灾难面前,他的内心藏不住了。
再看看老洪。
当小洪决定孤身一人奔赴险地,只为了爆破山崖阻挡泥石流,挽救县城16万人的生命,还可能保住铁道人奋战十年的铁路隧道。
老洪耳朵不好,却和儿子有心灵感应,他决定陪儿子一起去,哪怕身体大不如从前。
小洪徒手攀岩,老洪在旁支援,最后的危急时刻,老洪选择牺牲自己,让小洪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攀登,最后老洪坠落山崖。
老洪的爱比小洪更深邃而伟大,他支持小洪的事业,更热爱铁道事业,用生命表达对儿子和国家的爱。
老洪深爱儿子,在生命抉择时,他选择了牺牲。
这也是中国式父子的一种表达,日常不肯说爱,关键时刻,义无反顾用行动去表达。
再看看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那个你埋怨过,愤怒过的老父亲,在你真正遇见危难时,常常义无反顾站出来为你抵挡暴风骤雨。
前面提到的那个演讲者,也说起父亲在病重时还惦记不要让小孙女进病房,只为保证她的安全。这是中国式父亲的爱。
中国式父子关系,太拧巴,也太深沉。
3 父子早和解,不要诀别时
中国式父子,最痛的往往是,和解时已距离父子分别不远了。
电影中,面对灾难,小洪和老洪终于和解了。
小洪赶过去救老洪和身边的人,这时小洪流露出怕水的情绪。要知道他急着来找父亲也没考虑这些。
也许在父亲面前,他很容易就不自信了。
父亲习惯性指责起他怂,不像自己的儿子。他满腹委屈说到当年,母亲辛劳得病,父亲不在家,儿子背着母亲看病,母亲不慎落水,他一直都自责。更害怕父亲责怪他。
父子间的隔阂不仅仅是普通的沟通不畅,还藏着彼此对母亲深深的愧疚。
这个最深的隐痛情绪在危急救援中爆发出来。
有人说,危难时刻,人最多考虑的往往是度过难关,而不是抒发情绪,这里不太真实。
但是从平时没有沟通,紧张关头突然爆发情绪倒是有可能的,也许可以表现的更急躁一点,而不是伤感抒情。
从人物关系看,两人隔阂背后的这个和母亲有关缘由,却是合情合理。父子隔阂很深,却也爱得深沉,因为有这样的家庭前史。
一个为工作牺牲家庭的铁道老兵,和一个努力工作渴望父亲认同的年轻铁道人,两个人物形象立住了。
父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儿子也理解了父亲。当他们用行动和解时,就来到了最后的时刻。
为了支持儿子救险,老洪最后给了儿子一个父亲的肩膀,让儿子踩着他爬上高处,他自己却因此坠落山崖。
电影中,老洪已经不在,小洪在崖洞终于接通女友电话,女友说要做饭给;老洪,小洪说不出话来,默默放下电话,仿佛内心隐痛,他是真的失去了很少在一起的父亲,当他们终于和解的时候。
作家麦家在他的新作《人生海海》中,表达对父亲深沉的悔意和追思。他曾在少年时受到父亲的责骂,愤而离家二十年,当中只和母亲联系不理父亲。等到他自己有了孩子,开始慢慢体会父亲,回到家中发现老父亲已经阿尔兹海默症,不认得他了。
父子和解,为什么一定要到人生的最后才实现,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就慢慢体会和解呢?
只要有一个人打破局面,说出自己最在意的心事,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也许就会有所不同。
写在后面
《峰爆》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甚至有不少瑕疵。
比如电影想要表达群像,突出中国铁道人奉献精神,又想讲述个人英雄,比如小洪孤身救险,徒手攀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电影还想讲中国式的父子冲突和解的故事。
从画面呈现看,电影更像是一部灾难大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电影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有人看出了灾难,有人看出了父子情,还有人看出了个人英雄。
什么都想要,却没有最突出的主线,也许是电影的一大不足。
不过,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还是看到电影的勇敢尝试,那就是
用灾难片的外壳去体现,人在面对外部困境和心灵困境时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择。
小洪父子的外部困境是地质灾难,16万人生命危急,需要救援。老洪的选择是立即救援,不顾风险。小洪的选择是,一己之力,不仅救人还考虑保护隧道。
小洪父子的心灵困境是日常情感隔阂,危难时刻,老洪选择支援儿子不顾生命。小洪选择,父亲危险,他第一时间赶到。
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如果这两重困境的过渡和冲突能更自然一点,电影也许就更精彩了。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了山河的“峰爆“时刻,也看到了心灵的“峰爆“时刻。
只希望,当我们面临人生的两重“峰爆”,不要像小洪那样,到诀别才真正和父亲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