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罗万象的?
#历史冷知识#
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甚至清代的考据学都曾经自我标榜是儒家的继承人,或许在后世看来,它们自从融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后已经成为了独立的哲学分类并不是儒家。宋儒和汉儒的差异也比较大,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那么究竟儒家思想是什么呢?这些分支到底是不是儒家呢?得从孔子和儒家开始说。
儒的解释有很多,有说柔的,有说术的,甚至在《周礼》中也有提到道的。但从孔子的毕生追求和《论语》中来看,儒家的本义是两个,一个是仁义,一个是礼乐。这两个基本要素构建了儒家思想的本源。
仁义很好理解,为人不仁枉为人,而为君不仁枉为君。仁就是儒家教导万民和君主立国的本心,也只有仁的君主才能受到万民敬仰。可单单一个“仁”是不足以支撑它的政治理念的,这里就有了第二个概念,礼乐。
礼乐是指周朝的制度、仪礼和音乐、仪式等,基本上也成为了划分阶级制度的一条准则,儒家也就是利用礼乐制度在封建王朝创立了森严的阶级制度和礼仪规范。遵守这些制度、礼仪就是儒家要求为君者所做的。
这两个本质和道家的无为或是自然,佛教的修行和渡人都完全不同,和墨家的侠义、法家的酷刑也不兼容。所以儒家的思想必须含有这两个内核,否则便不是儒家。在理解基础以后再往后看。
汉代的经学是拿春秋的典籍进行研读,所以必须是儒家。宋明的理学和心学,其内核仁还有名教制度都在也是儒家。儒家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如果不存在包容和兼并,也许焚书坑儒那刻,就已经被法家所取代了。
汉代儒家一改追求周礼,而拥护了汉文化。魏晋南北朝,儒家和道家互相学习,创造了玄学和名教。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引入给儒家更广阔的视野,儒家文化最终有了新的生命,理学和心学。但是即使再多的兼容兼并最终也会落幕。这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