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梅艳芳的王丹妮,有港女的风采
“我拿到这个角色时,哭了两天两夜。”
——王丹妮
由江志强监制、梁乐民执导,王丹妮、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主演的电影《梅艳芳》正在热映,至今它累计票房已超8000万。它的热度不在话下,但口碑却两极分化。
传记类的电影是很难演好的,尤其是一代巨星。
一来是人物前身就立在那里,有一个时代来为她背书,记录着她的风华卓姿,所以很可能吃力不讨好;
二来是在粉丝心中,她是被放在心尖儿上的人,是神坛上的佼佼者,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只要这样的题材一出来,就会有人认为自己的偶像被消费了。
而王丹妮身为一个新人,能顶住这样的压力出演,还在豆瓣拿到7.0分,客观来讲,已经可以了。
梅艳芳是华语乐坛殿堂级艺术家,传奇一般的人物,而王丹妮是模特出身的非科班新人演员。这场跨越18年的相遇,源于《夕阳之歌》。
江志强曾毫不避讳地说,“本来我们没选她,根本就不像。”
一开始只是“陪跑”的王丹妮为了培训推掉了本来可观的模特工作,每天训练六小时后还要自掏腰包再训练六小时,在“陪跑”的最后一天,王丹妮在面试时唱出《夕阳之歌》,台下的工作人员都听哭了。
一位跟了梅艳芳十几年的化妆师当即对监制说:“你要是不选她演,我就不干了。”
王丹妮的外貌,与梅艳芳是有几分相似的。两人同样有着棱角分明的轮廓,微微凹陷的眼眶、饱满的嘴唇,一上妆后就更甚了。
但长相上的相似并不是最稀缺的,在众多面试的演员中,王丹妮甚至不算像的。身为模特的她过于高挑,179cm的身高整整和梅艳芳相差了十来公分。
可难能可贵的是,在王丹妮身上,有一种英飒大气、浓郁厚重的港女气质。
王丹妮出生于单亲家庭,因参加选秀比赛获得冠军而被选拔出道,从小的成长经历养成了她好强不服输的性子。
“我从小到大都觉得生活总会给我们很多压力,可是只要你目标坚定,相信你能做到,对想要做的事情付出所有努力,不再有其他杂念,我觉得这样的心态,会比较容易达成你想要做的事情。”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才让她如愿以偿得到了这个角色。相由心生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不论是王丹妮还是梅艳芳,脸上总透着骨子里的倔强和顽强。
化妆师说在给王丹妮化妆时,她有些角度有些神情,会让他觉得:“我看到梅姐回来了。” 也许“回来”的不仅是梅姐,还有那个熟悉的港女味道。
王丹妮的皮相和骨相都是大气挂的,浓颜大框架脸带来的抢眼旺盛感,十分适合港风妆容:浓眉、乌发、红唇,强烈的色彩对比加强了这种旺盛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健康、生动的感觉。
她把红唇涂的浓厚,轮廓勾得分明,唇齿微起,美艳中还带有一丝不容侵犯的圣洁感。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外形套上港风的“公式”,容易造成形似神不似的别扭效果,而王丹妮身上,则兼具港女的“神”。
港风美女们都带着一种野性的“粗狂”感,她们不似如今精修图里的现代美人,皮肤、身材总是完美得没有一丝瑕疵,五官也巴不得如同建模一般立体。
港女身上,总是带着气血感的,这种气血感不同于在精致底妆上浮着的粉质腮红,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由内而外的风采。
细数那个年代的美人,好像不论是什么风格的港女,都有一种强大、原始的野蛮生长力。王丹妮身上,也有类似这样的力量。
王丹妮在《梅艳芳》中的旗袍造型,让我想起张曼玉的《花样年华》。
旗袍是最能衬出东方女性曲线,把性感表达的极为含蓄却又勾人的服装,相较于张曼玉的窈窕婀娜、温柔优雅,王丹妮更多的是一种野性。
虽风格截然不同,但却都有着灵动的眸子和抓人的神采,也许是一个抬眸,也许是一个转身,总能在荧幕上留下令人久久回味的动态美。
旗袍造型搭配了年代感的卷发,这种复古卷发利落且富有女人味,蓬松的高度将人的视线集中在她传情达意的眉眼。
王丹妮那股独属于港女的“冷感”,大多就是因为她的眉眼所致。
她内眼角锐而尖,蒙古褶加重了内眼角曲线下勾的趋势,而外眼角的线条则短而挑,配上高眉骨低眼窝,是一种干脆利落的冷艳。
港星中也不乏冷艳的代表。王祖贤的眼睛也是锐利冷艳的,只是细节之处更偏女性化,更柔情、鬼魅些。
林青霞是英艳同辉的,而关之琳则是更纯粹的冷媚,不同于前者的轮廓线条偏向于直线、硬转折,关之琳脸上的线条多是富有弹性的曲线,将女性艳丽的特质体现到极致。
之所以港星让人难以忘怀,大抵就是因为她们从来都不从众,不雷同。她们好像有千百种方式让自己过的肆意,发光,所以在我们心里才能留下这束光。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