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能让文人追捧的肺结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有一种病,竟然成了无数文人骚客追捧的文艺范儿,那就是---肺结核。
诗人拜伦曾说:“如果要死,希望死于结核病。”
但最终他“得偿所愿”,在众人对其垂死之姿的赞美声中告别人世。
然而这种看似浪漫、哀怨的疾病,实际上一点都不浪漫。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肺结核,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结核菌会感染身体多个部位,除了头发和指甲,人体每一个部位都可能能存在结核病,最常见是肺部,因此又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指的是一种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患上肺结核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低热、乏力、咳嗽、盗汗、痰中带血、体重减轻等情况。
最关键一点,肺结核还具有一定传染性,若生活中不注意及时消毒隔离,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因此,肺结核在历史上一度被称为“白色瘟疫”,如今医学上已经有可靠的预防、治疗手段,但距离“终止结核病”的目标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据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大约有900万人罹患肺结核,其中有150万人死于该疾病,而在我国,相当于每1000人就有1个患上肺结核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达到100万。
为何肺结核一经发现便是晚期?
有部分患者在感染上结核分枝杆菌之后,身体并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这种属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
而有些非活动性肺结核感染者也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能够发现。
除此以外,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来讲,早期时的一些症状非常轻微,比如只是会出现轻微的咳嗽或者是低烧等现象。
而这些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所以导致肺结核早期难以被发现,在患上肺结核之后,由于患者早期症状比较轻微,一经发现大多属于晚期。
同时,结核病发病与否,还与人体免疫力具有密切联系,据既往研究显示,这些潜伏感染者有5%-10%会在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
早发现,避免大“祸害”
正如前文所说,肺结核早期难以被发现,发病初期的患者很可能就会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就会将结核病传染给家人。
而肺结核患者早期出现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痰中带血等症状,因此咳嗽、咳痰大概2周以上,且伴随着低热、乏力等现象,务必及时去医院进行筛查。
若确诊为肺结核,就需要尽早避免,减少传染。
在治疗和恢复期间应做好个人隔离工作,避免与他人进行密切接触,否则很容易将细菌传染给他人,从而造成交叉感染。
患者还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作息、心态等方面的调整,尤其是要注意居室通风。
如果在治疗和恢复期间身体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应及时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才能够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健康。
肺结核病治疗几乎免费,为何还有那么多患者不去治?
目前肺结核已经有完善的治疗方法,且从检查到治疗都有免费政策,对初次就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许疑似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胸片以及痰涂片检查。
对于初次确诊并且进行治疗的患者,又或者复治涂阳患者,也会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药品,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规定的抗结核药品、注射器和注射药。
这些政策能够解决大多数的治疗需求。
但遗憾的是,我国肺结核病患者有症状就诊仅仅只占到47%,患者往往疏于管理与重视,再加上病情早期并不明显,因此依然有很多患者不去治。
也正因如此,每年3月24日设定为“世界结核病日”,从而呼吁全社会加以关注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