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5日 15.7°C-17.8°C
澳元 : 人民币=4.6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2022-10-17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人,唐朝宰相、名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708年,唐朝景龙二年。这一年,随着一封边军奏报,传入京城,朝堂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巨大的争论。

传来这份奏报的,是当时的朔方军大总管张仁愿。就在几个月之前,张仁愿刚刚在北方大败后突厥主力,立下了大功。然而就在突厥刚刚退去后不久,张仁愿便派人送来了这份奏报,提出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受降城’,以此来抵御后突厥的进攻。

当这份奏报传到京城之后,当时在位的唐中宗李显,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召集文武百官,一起商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朝堂上的绝大多数官员,几乎都表示反对,认为此举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意义。更有一些激进派的大臣,声称张仁愿这是别有用心。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1

这场争论,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远在北方边境的张仁愿,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意见,连续给李显多次上书,终于说服了李显。此后,在张仁愿的极力促成之下,这三座城,终于还是建成了。

张仁愿的这个举动,当时招来了很大的非议,更少有人理解他。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数十年之后,大家才发现,张仁愿的坚持,到底有多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间接挽救了唐朝的命运,替唐朝延长了两百年国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力主建城的张仁愿,说起来也是十分传奇。张仁愿,本名张仁亶(dàn),因为和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有点相像,所以后来才改名叫做张仁愿。

史书上对于张仁愿早年的经历,基本上没什么记载。我们只知道,张仁愿出身于一个官员家庭,祖父曾做过龙州刺史。对于张仁愿的准确生年,史书上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后世史学家推断,张仁愿应该是出生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

年轻的张仁愿,文武双全,十分出色。所以,张仁愿入仕之后,仕途走得很稳。到了武则天时代,逐渐升迁到了殿中侍御史的位置上,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办公室主任。

史书上对于张仁愿的记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张仁愿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不肯依附权贵。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中期,曾有人上书武则天,提出要改立武家人为太子。这个提议,自然遭到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同时也是为了攀附武家,趋炎附势的结果。但是,当他们找到张仁愿,提出要张仁愿联名上奏的时候,张仁愿却直接选择拒绝了。

在这之后不久,恰逢吐蕃骚扰边境。此后,武则天派大将王孝杰,统领唐军前去抵御吐蕃,而张仁愿则是被任命为监军。在此期间,张仁愿和王孝杰关系很差,所以便经常打小报告,上书武则天诋毁王孝杰。后来恰逢王孝杰战败,张仁愿的这些诋毁,便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武则天一气之下,便将王孝杰一撸到底,贬官为民。张仁愿则反倒因为弹劾有功,被升为侍御史。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2

其实从这两件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张仁愿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或者说,他其实是中国古代很多文官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方面,他心怀正义,在大是大非方面,不肯妥协,更不愿依附权贵。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该算是一个好人。但另一方面,他也存在一些私心,会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攻击政敌。就算政敌也是好人,也不耽误他们之间相互。更重要的是,张仁愿本人还文武双全,能力极强。

这种人,在古代的时候,往往也被视作是所谓‘能吏’的典范。而这种性格,同样也造就了张仁愿后来的非凡人生。

就在这次升官之后不久,恰逢北方突厥入侵,监察御史孙承景奉命监军。击退突厥之后,又虚报军功。张仁愿查实之后,直接上奏,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弹劾孙承景。后来查实之后,武则天直接把孙承景贬为县令,同时再次给张仁愿升了官。

但这次弹劾,却也成了张仁愿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张仁愿这次弹劾,武则天处理了那位虚报军功的监军之后,直接下令,让张仁愿前往北方,同样负责类似的工作,兼任检校幽州都督。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次职位变更,却让张仁愿由一个文官,直接步入了军队系统。

此后八年时间里,张仁愿再也没能离开北方边境,一直镇守在边境上。

公元698年,后突厥进犯幽州,张仁愿亲自率众迎敌,击退敌军,自身则是身负重伤。公元702年,后突厥攻入山西腹地,张仁愿再次升官,同时兼任北方四州防务。在张仁愿的指挥下,后突厥虽然连年入侵,但却始终没能跨过他的防线半步。

毫无疑问,张仁愿在军事方面,确实很有才能。

另外,这八年的边境镇守工作,对张仁愿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在这八年当中,京城那边,随着武则天的衰老,年龄越来越大,朝局开始暗流涌动。而张仁愿常年镇守在外,倒是恰好避开了这些冲突。

直到八年之后,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突然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给李显,唐中宗李显二次复位。李显登基之后,张仁愿这才被暂时调回京城,稳定京城局面。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3

因为高层动荡的缘故,当时的洛阳城内,米价飞涨,盗贼横行。然而张仁愿回京之后,却迅速开始治理京城内的乱象。所有盗贼,只要被他抓住,一律就地打死,然后公开示众。正是在张仁愿的铁腕治理下,洛阳城内迅速恢复了平静。而张仁愿的名气,也因此变得更大了。

稳定京城后不久,北边的边境又不安稳了,所以在这之后,张仁愿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全权负责北方防务。张仁愿上任后,很快指挥唐军,击退了突厥军队,再次稳固了边境安全。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了开头我们提到的修城事件。张仁愿击退突厥后,坚决提出要在黄河北岸修城,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张仁愿提出要修城的时候,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想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张仁愿的故事先放一放,先说一下当时唐朝和突厥双方的情况。

突厥原本是一个超强的北方游牧政权,在隋朝初期的时候,达到了鼎盛。但是隋朝建立之后,隋朝多次征伐,又用计策让突厥分裂。所以到了隋文帝在位后期,突厥便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

再之后,还没等隋朝彻底解决突厥,因为杨广的一统乱搞,隋朝就亡了。隋朝亡了以后,唐朝很快接手了中原,再次统一天下。而分裂的突厥,因为内部原因,也没能趁着这个机会南下,内部依然混乱。

紧接着,没过几年,就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李世民登基后,经过三年的准备,直接派战神李靖率军北上。一场大战之后,李靖一战灭了东突厥王帐。经此一战之后,东突厥这个政权,就算是彻底灭了。此后,唐朝开始扶持代理人,接管草原事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北方草原上的东突厥部落,就成了唐朝的附庸。

至于西突厥,地盘则是在中亚那边,距离稍远。直到贞观年间后期,随着唐朝的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了西域,唐朝和西突厥的较量,也由此展开。十多年之后,到了李治在位时期,另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率军突袭,最终灭了西突厥王帐。

到了这个时候,东突厥和西突厥这两个政权,其实已经彻底灭亡了。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灭亡的是突厥政权,但是突厥部落,依然还生活在北方草原,只不过成了唐朝的附庸而已。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4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的北线基本上是一片太平,唐朝的版图也逐渐达到极致。但是,随着唐高宗李治逐渐衰老,大权渐渐落到了武则天手里。武则天掌权之后,为了清除异己,在军中清理了不少反对者,导致唐朝的军队传承,出现了一部分断层现象。再加上后来武则天上位后,唐朝高层开始持续混乱,高层都忙着内斗,唐朝在边境的防务,自然也就开始松弛了。

如此一来,之前只是依附唐朝的那些突厥部落,自然也就趁势而起,再度反叛。公元682年,就在李治去世一年之前,阿史那骨咄禄率领部落,再次反叛,重新建立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后突厥。

后突厥建立的时候,距离李靖当年灭掉东突厥王,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时间的时间。但是后突厥复国之后,接下来,因为唐朝那边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几个比较能打得猛将,比如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又纷纷被杀。所以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后突厥开始迅速膨胀,地盘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唐朝这边也不是没有反应。后突厥刚刚崛起的时候,老将裴行俭就曾带人去扫荡过一圈。此后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每次出征,几乎都能击败后突厥,而且重创其主力,甚至还能让后突厥暂时归降。比如当年那位被张仁愿弹劾下去的王孝杰,就曾带兵深入草原,打得后突厥不得不臣服于武周。

但是。

尽管连年战胜,每次唐朝都能取得较大胜利,但后突厥却反倒是越打越强,麻烦变得越来越大。

明明是连年战胜,为什么后突厥反倒会越打越强?难道是那些边军将领养寇自重?还是他们根本没有打败后突厥,只是虚报军功?

当然都不是。

实际上,后突厥之所以会越打越强,主要是因为游牧民族战争特性的原因。

游牧民族政权,和农耕文明政权,在本质上就截然不同。而他们的战争方式,也完全不同。农耕民族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补给支援能力很强,战争恢复能力也很强。而游牧民族则更喜欢打完就跑,至于补给,马背上的民族,似乎也不需要补给,补给都随身带着。

所以,想要打击游牧政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全灭其主力军队,重创都不行。当年李靖之所以能一战灭国,就是因为李靖一战打光了东突厥的战争主力,同时摧毁了东突厥的统治中枢。但是到了武周时代,此时的唐军将军们,比起李靖这种战神来说,那就差得太远了。

他们可以击退突厥,但是无法像李靖那样,一战灭掉突厥所有主力,并且摧毁突厥的统治核心。

说到底,这是一个战争成本的问题。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5

所以,这样一来,当时的唐朝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虽然边军连年胜利,但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突厥。而后突厥每次被击退后,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精锐,但却可以很快退往草原深处,让唐朝军队无法追击。等到实力恢复后,再度来袭,越打越强。

更要命的是,这样一来的话,唐朝边境势必连年大战。农耕文明的战争成本,可要比游牧民族高太多了。连年大战,最终注定会彻底拖垮国家。

这就是武则天时代之后,留给接下来的唐朝统治者的难题。

而此时,在这个难题面前,张仁愿则是第一责任人。

张仁愿在边境战斗多年,深知突厥的作战特点,所以也很清楚,这个难题的核心所在。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便是像贞观年间那样,直接北上,灭了东突厥王帐。但问题是,张仁愿虽然很强,却远远比不上李靖这种战争天才,双方完全不是一个级数的。从古到今,这种级别的战争天才,屈指可数,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算,东汉的窦宪勉强算,唐初的李靖和李绩算。除了这几个有限的名字之外,似乎也找不出更多了。

所以,我们也不能怪张仁愿,毕竟这种高难度的成就,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能够达成。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6

那么,在没有这种顶级战神坐镇的时代,其他时代的中原王朝,又是怎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呢?

答案很简单:修长城。

修长城,就是第二个办法。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长城一直都是抵御游牧民族的绝佳利器。历史上真正的长城,其实不是建立一道游牧民族跨不过去的城墙,而是建立起多个防御节点,在这些节点当中,部署重兵,然后用烽火台将这些节点链接。

如此一来,游牧民族只要南下,边境戍边军队,就能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可以集结重兵,以逸待劳,击退游牧民族。在这种战争模式下,虽然修长城的成本很高,但战争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南下抢不到好处,只能越打越弱。而中原王朝因为是本土作战,补给难度低,战争成本自然瞬间下降了太多。

这样的好办法,之前的唐朝,为什么不用呢?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因为之前唐朝能打得猛人太多,只要北方不太平,直接派人去灭了对方就好,自然也就不用劳民伤财地建造长城了。但是到了武则天时代以后,这样的猛人已经没有了。修长城的办法,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当然,张仁愿身居高位多年,知道唐朝的家底。张仁愿很清楚,如果真要修一条全新的长城,彻底封死北方边境的话。就算当时唐朝再有钱,也负担不起。所以,张仁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只是在黄河以北,建立三座城。三座城互为犄角,中间建立起一条戍堡体系,一样可以起到长城的作用。

这个方案,就是张仁愿当时提上去的方案。

那么,当时的唐朝中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这个计划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唐朝自从开国以来,一直是以战为主。而张仁愿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以守待攻,这就有点怯懦惧战的意思了。同时,修造三座城,再加上那些戍堡,成本也不低。而张仁愿要将这三座城,都修到黄河北岸,修到后突厥的地盘。万一后突厥打过来,唐朝边军守不住。这三座城就成了打水漂一样,反倒会资敌。

所以,双方其实都不是奸臣,只是双方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仅此而已。

但是最终,当时在位的李显,却力排众议,选择支持张仁愿建城。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7

李显之所以会选择支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李显是真正的当家人,他更清楚唐朝的家底。既然张仁愿说,这个方案能省钱,李显自然会支持他。

得到李显的支持之后的张仁愿,开始全力建城。短短两个月之内,便将三座城全部建完。此后,张仁愿更是依托三座受降城,建立了一千八百座烽火台,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戍堡体系。

等到这个戍堡体系建造完成之后,后突厥的倒霉日子,很快就来了。

因为这三座受降城,都是建造在黄河北岸。所以在这之后,整个黄河以北的漠南地区,都在唐军的进攻范围内。此后的几十年里,只要后突厥敢来漠南地区放牧,马上就会遭到唐军的痛击,实力瞬间就衰落了下去。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才得以扶持回鹘,最终灭了后突厥,一举解除隐患。

除此之外,这三座受降城的建造,还带来了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好处。

随着三座受降城建造完成,后突厥再也无法跨过黄河,袭扰朔方军的地盘。所以,朔方军可以裁撤数万兵力,节省无数军费,精兵简政,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数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这支朔方军便成了挽救唐王朝的主力,最后平定了安史之乱。

当然,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此时构造这个防务体系的张仁愿,其实也没想到那么远。

建完这三座城之后,张仁愿曾短暂返回京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不久,张仁愿又再次被派往北地,镇守边境。数年之后,京城那边再次开始动乱,先是李显的皇后韦氏掌权,而后李隆基又发动政变,拥立李旦登基。再之后,李旦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又发动政变,灭了太平公主,彻底独掌大权,继而开创了开元盛世。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 8

在这期间,张仁愿先是在北地驻守数年。等到李旦登基之后,张仁愿自请退休回家,再也不插手朝政。公元714年,就在李隆基全面掌权之后的第二年,张仁愿安然去世,死后被李隆基追赠太子太傅。

回顾张仁愿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张仁愿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镇守北地多年,并且在北方打造了那座受降城防御体系。这条防线,不但帮助唐朝彻底灭了后突厥,后来更是成了唐朝的生命线,在唐朝最危险的时候,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这个功劳,可能张仁愿生前建城的时候,也是从未想到的。

张仁愿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进攻和防守,其实要根据现实来判断,从来没有最好的选择,更没有唯一的正确选择。所谓‘随机应变’,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不同的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决胜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