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的山西省,为何在490年前,同时增加了1个府2个县?
我国古代讲究以“山川形便”为原则规划、制定行政区划疆域,在有着“山河表里”之称的山西省更是这样。因为有着如黄河、太行山等山川河流的局限,所以今天的山西省不管是大部分市县,还是省域的疆域轮廓,在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代地图上,也能够分辨得出来。
就是在这样疆域相对稳定、长期不变的山西省,却在490多年前一下子置出了1个府、2个县的行政区划。新增的这个府为潞安府,新增的2个县是长治县、平顺县。
明朝的潞安府前身为元朝晋宁路潞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直隶州,省去附郭的上党县,共领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6县。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上的潞安府,此时距新置潞安府、平顺县仅10余年
160年之后的嘉靖八年(1529年)升潞州为潞安府,府一般没有亲辖地,故在府城再置附郭的长治县。另外,析潞城、壶关、黎城3县地置平顺2县。这一年等于同时新设了1个府级单位、新置了2个县。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从新置的潞安府、长治县、平顺县三地名字来看,有很大缘故是和“长治久安、平安顺利”两词之意相近。
之所以新设这3地,是因为这里刚刚平息了一场影响巨大,号称“千里内如暴风卷浪”的农民起义,朝廷调集了四省军力、由山西、河南两省东西夹攻,才将起义平定。
1892年《山西通志》潞安府地图中的青羊山
这次起义被誉为山西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青羊山陈卿起义。
陈卿是今天平顺县青羊里石埠头村人,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在家乡旁边的青羊山组织起义,活动范围在山西、河南之间,潞城、黎城、壶关、潞州大部分地区被义军占领,还波及河南林县、河北涉县一带,最终在朝廷大军围剿之下失败,陈卿被抓后押往北京斩首。
设置新县加强地方管理
后来的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时任兵科都给事中的夏言与山西巡抚王应鹏、佥事陈大纲等前线官员一同到青羊山勘察。夏言认为“青羊一村人民颇众,山水环合,风气翕聚,土地沃衍。所宜开设县治,堪以居养人民”,建议新设一县,以青羊村为治所,用来解决地方起义之后事宜。
懂得堪舆之学的夏言,还在青羊村勘查确定了各项办公、教育、祭祀等机构,以及街道、城池等设施,一并上报朝廷,开启了在青羊村建县第一步。
清光绪《潞城县志》中的平顺乡城图,也是平顺县治所
作为县治的青羊村,地处“东抵林县界八十五里,南抵壶关界六十里,西抵潞州界四十里,东南抵花园村并林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北抵潞城县界四十里。东西相距一百里,南北延袤一百余里,居民一百余村”。建为县治,政区治所居中,“东达林县、西至潞州,南可以控制谷堆底,虎窝、西湾之要害;北可以通黎城、壶关之通衢,得形势之便。利据险害之腹心,四达之道里适均,经商之往来称便”。
清光绪《潞城县志》中所示的明平顺县图
新设之县的辖区,除青羊村属潞城县之外,其周边附近一百余里包括了黎城、壶关、潞城的其他村庄被划入,其中有黎城县的5里、壶关县的10里、潞城县的16里,共31里,再加上青羊村共32里。来自各县具体的里名分别如下:
潞城县:青羊里、王庄里、张井里、上五里、葭芦里、新安里、东谷里、东五马里、广裹里;东禅南里、东禅北里、东禅东里;三池南里、三池北里;侯壁里、留村里等16里;壶关县:新兴三里、四里,安化二里;安善一里、二里、三里;迁善一里、二里;代宁一里、二里等10里;黎城县:豆口里、石城里、单东里、王曲里、石灰里等5里。
这个方案上奏嘉靖帝后,于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批准建县,新县得赐名“平顺”。
县治城池规模,如康熙《平顺县志》记载:
城池,嘉靖八年,知县高崇武草创,徐元道继成之,依山界水。围二里,高三丈,阔六尺。东西北三面山脚石底,池难挑,浚南面,池深浅不一。止东南二门,各有楼原系土城。崇祯十四年,知县孔贞锐用石包砌。
不仅新设了一个县,潞州也升为府,府治所在地又新置一个附郭县
潞州改府,青羊山起义仅为起因,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为了限制位于潞州的“藩府”沈王府的权力。
明朝沈王,是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获封,封地初在沈阳。永乐六年(1408年)九月其封地由沈阳迁至山西潞州,封号不变。至嘉靖三年(1524年)青羊山陈卿起义之时,时间已经过了116年,时间虽然看来不长,但沈王府系势力庞大,除了4位沈王之外,还有其他郡王、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等爵位的近200人:“沈简王位下今分封为陵川等王府者十有六,为镇国府者六十有三,为辅国七十,为奉国者二十有二。”
清乾隆《长治县志》中的城池图,红圈中为沈王府
藩府繁盛,日益坐大,致使地方长官无力弹压,社会控制能力日益下降,除非委派官员具有相当的实力,否则很难遏制藩府及其家人。此外,明朝的藩府,还有2——3卫的兵马用来拱卫宗室,在潞州有潞州卫、沈阳卫,卫所军士与地方民众杂居,屡生事端,但州官权力弱小,管辖起来乏力。这种藩府与州县官府的矛盾、军民之间矛盾,促使潞州地方行政官员动员各方力量一起推动潞州升府,加强地方官员的权力,以制约藩府势力。嘉靖八年(1529年),在批准设立平顺县的同时,潞州升为潞安府,在潞安府置附郭县为长治县。
平顺县多次被裁撤复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顺县迎来首次裁撤,其辖境分别并入潞城、壶关、黎城三县,距离设县之时已过了235年。
1794年《晋省地舆全图》中,平顺县已为乡,此时距离被裁撤仅30年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析潞城县平顺乡又置平顺县,距离上次裁撤148年的时间。不过仅4年后的1915年3月,因财政困难,并且辖境与潞城县犬牙交错,增设县治之后增加了民生负担,又被裁撤,边境入潞城县。2年后的5月复置。此后直到今天没有变化。新设、裁撤、重置的次数竟达5次之多。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