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邯郸几个古城火了,如果你家乡古城还存在,会是什么样?
河北邯郸市春节游中,最热的3个点,都是主打古城游,分别是永年区的广府古城、大名古城以及市区的串城街,让没有以古城为旅游业支撑的其他地方羡慕不已。但是这些地方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古城,不过县城或者进行过搬迁,或者古城被拆除破坏,只留下古城的一些附属建筑,比如钟楼、文庙等,只在现代城市犄角旮旯留下了古城墙的一些残垣断壁或者夯土。
邯郸串城街春节期间的游客(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那么在历史上,我们身边的古城都是什么样的呢?且听一一道来:
涉县城池
最初城为土筑,明嘉靖年间包砖石,周围长三里零九十五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有南北二门,敌楼二,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宽三丈。万历五年于北门内创立重门,上建城楼。清康熙五十年,重建城楼三座,北门承恩,南门广润。
清朝嘉庆《涉县志》中的涉县城图
临漳县城池
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由旧县村移县治于理王村,创筑土城,周围四里。清顺治五年重修,周围长六里,高三丈五尺,上宽七尺,上有六百五十七个垛口,四门有砖楼四座,每座三间,门用铁裹,城角砖楼四座,每座周围十丈四尺,城濠深八尺不等,口阔三丈不等。同治六年在城墙上添筑砲楼二十座,城门两旁造护门砲楼八座。
光绪《临漳县志》中的临漳城图
民国时期的临漳县城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临漳县城
武安县城池
相传为白起所筑,周围三里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八尺,有西、北二门,南、西、北三关,东、北二面水沟为隍。明嘉靖二十三年城墙外砌砖,城高三丈,广二丈五尺,筑砖城门二座,四围浚以深濠。崇祯七年建外城,周围十三里,筑墩台四十馀座。
民国《武安县志》中的武安城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星图上的武安城
磁州城池
据传,其城始筑于赵简子,于隋开皇十年改筑,宋宗泽重修。旧城为土筑成,明万历二十四年外壁改为砖,周围八里二十六步,高二丈五尺,广一丈,有东南西北四门,门有月城,城门有门楼。护城濠深广二丈,康熙二十四年导滏水入濠。
清朝康熙《磁州志》中磁州城图
民国时期的磁县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星图上的磁县城
曲周县城池
曲周最初无城郭,明初始筑土城,周围五里十三步,高三丈四尺,阔九尺。有四门:东门为崇化、西门为永安、南门为景盛、北门为拱辰。嘉靖年间,建为砖城。城周有濠,阔四丈五尺,深一丈五尺。
清同治《曲周县志》中的曲周城图
民国时期曲周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卫星图中的曲周城
肥乡县城池
宋熙宁间兴筑,明重修,土城,周五里一百十八步。明嘉靖十二年,砌砖垛。有四门:东门称玉川、南门称阳和、西门称长乐、北门称永安,外有护城河,阔二丈、深一丈。乾隆三十二年,城墙外覆城砖,并建城楼四座。
民国《肥乡县志》中的肥乡城图
民国时期的肥乡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时卫星图中的肥乡城
鸡泽县城池
金泰定元年始筑,周五里,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三尺,池深一丈,广二丈。有四门:南门为迎薰、北门为拱极、东门为望鲁、西门为通晋。明成化十八年,被水淹没,成化二十年,重修并增瓮城四座,城楼四座。崇祯十三年,建为砖城。护城河深一丈五尺。
清朝《鸡泽县志》中的城图
民国时期鸡泽县城地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鸡泽县城
广平县城池
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成化年间东开门称长春、西开门称美利、南开门称时薰,并外甃以砖石,城垣有女城,外面有深沟。土城,高二丈,周围三里一百六十八步,南北径二百九十一步,东西横三百七十五步,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广二丈。崇祯十二年,修为砖城,增高一丈八尺,有城楼八。
清朝康熙《广平县志》中的广平城图
民国时期的广平县城地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广平城
成安县城池
元以前不可考,于明正统中重筑,周围三里有奇。东西南三门:东门称善政、西门称辅政、南门称迎薰。成化四年在东门之左开小东门,称广居,门上各有城楼,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城高二丈三尺,根阔一丈八尺,宽八尺。崇祯十二年建为砖城,高三丈九尺,垛厚一尺五寸,有敌楼四座。
清朝康熙《成安县志》中的成安城图
民国时期的成安县城地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成安城
魏县城池
明正统年间始筑城,周五里有奇,高二丈一尺,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广二丈四尺。有四门:东门称迎恩、西门称来宾、南门称望远、北门称拱辰,此外有两个小门,在东北的称为东作、在西北的称西成。明弘治年间,外筑护城堤八里,正德二年将护城堤筑为外郭,高二丈,根阔二丈五尺,顶阔一丈,外亦为壕,深一丈匝,上有四门,东为通和、西为达远、东为文明、北为怀忠,在外郭的东北、西北又另辟二小门。
民国时期魏县城地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魏县城
邱县城(今为邱县邱城镇)
土城,始创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周长八里,高一丈六尺,阔八尺,护城河深八尺,阔一丈六尺。
民国《邱县志》中的邱县城图
民国时期邱县城地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上的邱城镇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