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工兵讲座:俄罗斯新型滑翔制导集束炸弹曝光 有美国技术加成
3月7日,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张很特别的照片,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张照片展示了俄罗斯空天军一架苏-34战斗轰炸机挂载的一枚外形古怪的航空炸弹,弹体上有法语书写的给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问候。因为马克龙不是放话要“出兵乌克兰”,既然对方使用了批判作为武器,那么俄罗斯空天军就用武器进行批判。然而,对于武器弹药缺少了解的朋友,肯定无法获得其他的相关信息。那么本人就发挥业余工兵的有限弹药知识简单介绍一下,给大家周末增加一点聊天的素材。
这是一枚苏联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RBK-500集束炸弹,底部安装了滑翔弹翼,这样就变成了一枚滑翔制导集束炸弹。可以让载机不必临空投放炸弹,避免被敌方防空火力击中。为了减小滑翔时的空气阻力,还在弹体前部加了整流罩。值得注意的是,弹体后部有生产日期,即2021年6月。那么肯定有人会说,俄罗斯还在生产苏联时代的集束炸弹,真是太落后了。本人要说的是,这类弹药本来就是很成熟的设计,不会轻易改进设计,既然能用,那就继续生产。横向对比来看,美国空军装备的Mk20“石眼”集束炸弹,1963年研制,1970年装备,现在还是制式装备,比RBK-500还要古老。
如果仔细观察照片的右侧,就会发现RBK-500集束炸弹环形尾翼上有加装的新尾翼,这个特点可以在俄罗斯空天军使用的由FAB-500 M62航空炸弹改装的滑翔制导炸弹上看到。可以推测,这种滑翔制导套件能够配备500千克级的各种航空炸弹,当然包括集束炸弹。
RBK-500 AO-10集束炸弹的结构图,“RBK”是“一次性集束炸弹”的俄语首字母缩写,“500”意为总重约500千克,“AO-10”意为装填的子弹药是AO-10。也就是说,RBK-500集束炸弹只是一个筐,多种子弹药都可以往里装,具体使用还要根据目标类型选择使用合适的型号。RBK-500投下之后,弹体前部的引信工作,引爆内部的抛射药,并通过中心传火管炸掉弹体尾部,将内部的子弹药全部抛出。子弹药自由散落,从而覆盖更大面积,实现对人员、车辆、建筑物的杀伤和破坏效果。
RBK-500集束炸弹前部几乎是平面,因此挂载之后会让载机飞行阻力陡然增加。后来又推出了改进型,在弹体前部加装圆锥形整流罩。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改进型集束炸弹的整流罩是通过RBK-500平面弹体前部的两个挂钩安装的,并非全新设计。
这张照片是驻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的俄罗斯空天军苏-34战斗轰炸机起飞之前拍摄的,飞行员正在进行目视巡视。可以看到RBK-500集束炸弹弹体前部多出的两个挂钩,就是固定整流罩的。考虑到苏-34推力强、航程远,因此并没有安装整流罩,毕竟整流罩也是要钱的。骑着永久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RBK-500还有一个大改型号,就是RBK-500U。弹体更有流线型,并且更长,可以更好容纳子弹药。同时将老式的八片尾翼改为四片尾翼,这明显是受到了美国Mk20“石眼”集束炸弹的影响。但是,RBK-500U似乎生产量并不多,俄罗斯空天军大量使用的还是较老的RBK-500。
值得一提的是,集束炸弹是苏联发明的,并最早应用到战场上。这是RRAB-2集束炸弹的结构图,内部有许多子弹药,弹体尾部有四个折叠尾翼,注意尾翼有特殊的安装角度,与弹体轴线呈一定的倾角。
这样,在RRAB集束炸弹投下之后,弹体就会快速旋转,随着弹体打开,内部的子弹药就会因为离心力分散到较大的区域。RRAB集束炸弹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让战机在对地攻击时更具杀伤力。
RRAB集束炸弹首先使用在苏芬战争中,对于这种当时非常先进的弹药,苏联方面最初矢口否认。时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诡辩称:“我们的飞机并没有向芬兰人民扔炸弹,而是向他们空投面包。”后来,芬兰人将这种集束炸弹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同理,还有被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的燃烧瓶。图为芬兰士兵与RRAB集束炸弹的合影,士兵手中拿着的就是子弹药。集束炸弹的弹体并不会参与爆炸,因此通常会保存下来,而子弹药因为哑弹率较高,会在战后对平民造成潜在威胁,这也是《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诞生的原因。然而,俄罗斯、乌克兰、美国都没有签署该公约。
苏联研制RBK-500集束炸弹时,就延续了RRAB集束炸弹子弹药的设计,将子弹药设计成类似迫击炮弹的外形,有保持弹体稳定的尾翼。这种设计可以有效保证前端的引信着地,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哑弹率。比如这种AO-10子弹药,弹体长612mm,弹体直径90mm,重10千克,杀伤半径10~20米。是不是注意到AO-10的“10”代表了弹体重量,前面就提到过这个命名规则,这样就可以通过型号来确定弹体重量。
从最初RBK-500集束炸弹的AO-10子炸弹设计就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弹药设计师还停留在RRAB的子弹药设计水平,绝对的1.0选手。很快他们就将接受一次彻底的“思想洗礼”。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了大量集束炸弹,在前线指挥北越军队的苏联顾问很快注意到这些美国子弹药的先进设计,并将样品送回苏联,让本国那些思想僵化的“土老帽”开开眼。
其中的M74子弹药让苏联弹药设计师犹如醍醐灌顶——好嘛,论杀人还得看你们这些邪恶的帝国主义分子啊。M74弹体外壳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外观呈半球形,表面有四条弧形凸起。内部有刻槽半预制破片套,内部填充炸药。两个半球弹体拼合在一起,就是圆球状的子弹药。
这种子弹药被抛出后,在下落过程中,因为空气沿着弧形凸起流动,弹体会被空气推动快速旋转,当弹体达到一定转速(约2400转/分钟)时就会解脱位于炸药中心的引信保险。这样子弹药落地后就会爆炸,但是,如果集束炸弹没有打开或投放高度过低,就会造成大量的哑弹。
可以说,美国在越南使用的各种集束炸弹子弹药结结实实让苏联弹药设计师砍刀剌屁股——开了大眼。此后,苏联研制的各种集束炸弹子弹药都有美国设计的影子,有许多型号干脆与美国原品一模一样。在美国的“指点”下,苏联集束炸弹水平成功进入2.0阶段。
根据M74子弹药,苏联弹药设计师推出了ShOAB-0.5子弹药。弹体直径64mm,由两个铝制半球拼合而成,铝弹体内嵌有304枚直径5.5mm钢珠(弹体上的小点就是露出的钢珠)。子弹药重420克,内部装填85克TNT炸药。
ShOAB-0.5子弹药最大的优点就是整体外形是规则的球形,便于提高装填数量,并且方便生产。与只能装填50枚的AO-10子弹药相比,RBK-500集束炸弹可以装进565枚ShOAB-0.5子弹药,可见2.0选手的水平有多么恐怖。
装填这种新型子弹药,一枚RBK-500集束炸弹可以覆盖300×400米的区域,相当于17个足球场的面积。子弹药落地后立刻爆炸或短延期爆炸,由于弹体在下落过程中处于旋转状态,如果是短延期爆炸就会到处乱滚,很可能滚到战壕或掩体内,从而提高杀伤效果。
在M74的启发下,苏联弹药设计师推出了一种AO-2.5RT子弹药。这种子弹药设计非常新颖,同样采用两个半球体拼合而成,但两个部分可以分开,并单独作为爆炸单元。
弹体直径30mm,长183mm,重2.5千克。撞击地面后,中心部分的雷管会引爆,将两个爆炸单元分开。经过短暂延时后,爆炸单元引爆,有效杀伤半径20~30米。一枚RBK-500集束炸弹抛出的AO-2.5RT子弹药可以覆盖6400平方米的区域。
由于同样的原因,如果投放高度过低,就会造成大量哑弹。通常来说,这样整体落地的集束炸弹,因为子弹药没有解脱保险状态,所以爆炸的几率并不高。看似危险的排爆动作,其实没啥风险。但是,注意本人前面提到的“通常来说”,非专业人士千万不要尝试。
这是散落在地面上的未爆炸AO-2.5RT子弹药,可以看到部分已经分为两半。这样的状态非常危险,千万不要接触,每年战乱地区都有大批人员因为这类未爆弹药造成伤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话千万不要当作耳旁风,随着许多国人前往世界各地进行所谓的“深度游”,接触到这种弹药的风险急剧增加。2009年,德国还发现了二战期间未爆的集束炸弹子弹药,至今仍有爆炸能力。算算二战已经结束了60多年,未爆弹药仍然威胁着平民的安全。
现在的集束弹药制造工艺都非常先进,为了减轻重量,外壳很多都采用铝合金制造。不仅耐腐蚀,而且防潮效果一流,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爆炸能力,绝对比德国老前辈更胜一筹。在一些国家千万不要看到路边有特别的金属物体,就出于好奇捡起来。如果旁边那个傻缺捡起来,你一定要保持冷静,让TA不要动,然后用左手轻轻接过来,然后将它轻轻放到地上,再拉着TA慢慢离开。到了安全地带,先报警,然后再用最大的力气暴揍傻缺一顿,让TA铭记终生。这是为TA好,更是为所有人好。
注:之所以用左手,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炸掉了左手对生活影响不大,如果你是左撇子,就用右手拿过来。千万不要将其丢出,因为某些子弹药有离心式引信,会因为剧烈晃动而爆炸。
由于AO-2.5RT外形为椭球体,外表有相对脆弱的翼片,所以需要特殊的支架才能装填到RBK-500集束炸弹内,这就造成了空间利用率下降的问题。一枚RBK-500集束炸弹只能装填80枚AO-2.5RT,数量明显减少。这张照片很好地展示了RBK-500集束炸弹中心的传火管。
之所以着重介绍ShOAB-0.5和AO-2.5RT这两种子弹药,是因为俄罗斯空天军在俄乌武装冲突中使用的RBK-500集束炸弹主要装的就是这两种馅儿。
由于RBK-500集束炸弹的外壳和滑翔弹翼不参与爆炸,所以才有这样的照片。乌克兰军方拍摄这张照片目的是展示俄罗斯军队使用了这种滑翔制导集束炸弹,而不是什么拦截成功。这点从脱落的弹体尾部就能看出。回到前面的那枚问候法国总统马克龙的RBK-500集束炸弹,也许真的能够把完好的弹体部分,送到巴黎爱丽舍宫。让乌克兰政府带给法国总统一点小小的俄罗斯震撼,想必也可以登上头条。小泽,赶紧让你的人找找啊!
集束炸弹之所以存在各种争议,就是因为哑弹率太高。据俄军表示,RBK-500集束炸弹投放的ShOAB-0.5子弹药哑弹率为15%,确实会对战后重建的人员构成直接威胁。但是,考虑到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为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的美国,都没有签署《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所以根本无法从法理上对它们的所作所为进行指责。
当然,战场上什么妙人儿都有,这位老兄就用ShOAB-0.5子弹药,在弹体上打了个孔,装上UZRGM引信,改装成了一枚手榴弹。
是不是本人这个业余工兵有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