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年轻人!这项技艺传承3000多年
800度的高温之下,釉料逐渐熔化与金属底胎紧密结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随后颜色变得更加立体与深邃……在位于闵行的瑞象国艺馆珐琅艺术空间内,年轻的体验者们正在体验掐丝、点蓝、烧蓝等过程,感受着掐丝珐琅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我觉得珐琅工艺很迷人,尤其掐丝这个环节,是一个百折千挠的过程。今天也是和孩子一起来体验掐丝珐琅彩画,带她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张女士说道。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釉料,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故又称为景泰蓝。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这项自三千多年前自法国南部兴起,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曾被视为皇家机密的技艺,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熟知。
在展馆的体验区,聚集着不少年轻人。在馆里已经学习了月余的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正在制作掐丝珐琅画:“这幅作品叫作‘柿柿如意’,做好后可以放在家中装饰,我平时还会做一些首饰和发簪去搭配国风的服饰。在制作中,我最喜欢填釉料颜色的过程,沉浸在其中能感受到绚丽的色彩。”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珐琅技艺逐渐从皇家走向民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根据不同制作材料和工艺,掐丝珐琅可以分为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银胎珐琅、掐丝珐琅画等类型,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珐琅工艺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瑞象国艺馆馆长张航航介绍,在古代,景泰蓝制作有108道工序,对应着108个岗位,专人专岗,一个人一生中只能掌握一种技艺。“现在,我们把这些工序分为每个小步骤,每个步骤都可以让大家体验到。我们也在探索将非遗文化与当下的新国潮风格相融合,让更多人感受东方的美,感受来自皇宫的这项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内正在同步展出着众多国宝级景泰蓝的复刻版,这些作品是自2013年至今,在国内外重大外交场合中,国家领导人赠送或展示的相关作品。参观者可以通过近距离观赏这些作品,了解更多外交事件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深刻感受掐丝珐琅艺术的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