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6日 26.2°C-31.0°C
澳元 : 人民币=4.5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尚织汉服:幅巾如何从古代头饰演变成文化符号

2024-08-28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幅巾作为一种独特的头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蕴,也是古代文人雅士身份与风骨的象征。起源于东汉,幅巾以其简约而不失庄重的风貌,在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风尚。

幅巾,亦称巾帻或帕头,其制作工艺考究,精选整幅丝帛,长度与门幅皆定为三尺,寓意着规矩与和谐。佩戴时,自前额轻抚过发丝,于脑后优雅地系紧,余下部分则悠然垂落,或及肩,或至背,随风轻扬,别有一番风味。葛布所制者,名曰“葛巾”,多为平民百姓之选择,质朴中透着一份淡然;而细绢织就的“缣巾”,则多为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尽显其高雅脱俗。

图源网络

步入宋代,幅巾更是成为了士大夫阶层在重要场合的标配,无论是冠昏之礼、祭祀大典,还是宴饮交游,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每月朔望之日,儒生们身着幅巾深衣,虔诚地祭拜孔子,这一传统,不仅是对先贤的敬仰,也是对幅巾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追溯其形制的变迁,最初的幅巾呈四方形,简单包裹发髻,于脑后轻轻一结。至北周武帝时,这一设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他巧妙地在方帕上增添四脚,并延长其长度,使之形如宽幅腰带。佩戴时,巾帕覆盖头顶,后两脚向前环绕,系于额前,前两脚则绕至脑后,结于下方,既稳固又美观。这一创新,丰富了幅巾的佩戴方式,也为后续的幞头形制奠定了基础。

幅巾之名,源远流长,最早可溯至《后汉书·郑玄传》中的记载:“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这简短数语,便勾勒出了郑玄先生不拘小节、崇尚自然的高洁形象。此外,《方言》、《三国志》、《晋书》等古籍中,亦不乏对幅巾的描绘与赞誉,足见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与深厚底蕴。

唐代以降,幅巾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武将豪杰,皆以佩戴幅巾为荣。刘肃在《大唐新语》中便记述了袁绍与曹操官渡之战后,袁绍幅巾渡河的场景,这一举动迅速在民间传为佳话,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

及至宋明时期,幅巾更是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了祭祀、拜祖等庄重场合的必备之物。朱熹等儒学大家,在祭拜先祖与孔子时,皆以幅巾方履示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而明末学者屈大均,更是在遗嘱中明确要求以幅巾、深衣、大带作为自己的殓服,并留下“明之遗民”的碑文,这份对幅巾文化的执着与坚守,令人动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