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再次遭遇疑似恐怖袭击!清真寺外撞人,一人死亡,十余人受伤!恐怖主义,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伦敦的大火刚刚熄灭,疑似恐袭又再度反扑!
昨晚,又是熟悉的白色面包车,在Finsbury一间清真寺外撞向行人,目前已确认死亡一人,伤十余人!
事发地点为下图的清真寺外,
事发后,警察第一时间赶到现象,随行的还有其他救援人员。虽然警察已经逮捕了一名嫌疑人,但因为不能确定是否为恐袭,所以调查仍在继续。
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然而,令人心碎的是,十几位伤者目前还在医院抢救治疗,截至发稿之时,其中一位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上一次恐袭中,离我们远去的澳洲姑娘们……
目前事发地点部分路段已被封闭。
英国穆斯林委员会表示:我们已获知,人们在芬斯伯里公园清真寺做完礼拜离开后,遭到一辆货车相撞。我们为受害者祈祷。
现场有目击者看到一旁的路人将嫌犯摔倒在地,并控制住他直至警察来到现场。
另有目击者告诉记者,这辆面包车撞向人行道上的行人,但是并未与建筑物相撞。
“看起来像是车辆失控了,”他说。
有人告诉记者,他的妹妹当时就在现场。她形容事发现场“就像恐怖电影的场景”。
多么熟悉又令人心碎的话语,布里斯班姑娘Sara的好朋友说起她亲历的恐袭时,也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尽管目前没有人站出来对事件负责,也无法确认其是否为恐怖袭击,但这次事件却让人不得不想到黑色的6月3日晚。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同样的令人愤怒和难过!
可怕的回忆
2017年6月3日,当地时间22:10左右,一辆不起眼的白色货车正在伦敦塔桥上行驶。突然,它开始加速,速度瞬间超过了50迈/小时(约80公里/小时)!紧接着,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右急转,冲向路边行人!就在那一刹那,有五六个行人受伤倒地……
伦敦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并迅速撤离了该地区,上千名就餐和玩乐的普通民众。有目击者告诉媒体,他亲眼见到警察蹲在一辆警车后,发射了大量子弹……
医护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然而最后的死伤数字触目惊心,澳洲也在那次恐袭中失去了我们美丽善良的天使。
以前,我们以为南半球很安全,外部世界的纷争统统与我们无关。可是近几年频发的恐怖袭击告诉我们,澳洲终究还是被拽进了攘攘尘世。
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亚东部标准时间9时44分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的巧克力品牌瑞士莲(LindtCafe)所属的咖啡馆发生一宗劫持人质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
一名劫持者劫持咖啡馆内18名人质,经过逾16小时至次日2时许,劫持者将咖啡店经理男人质射杀后,新南威尔士州警察部队战术行动组强攻进入咖啡馆将疑犯击毙,而一名女顾客人质亦于警察行动期间被警察的流弹击毙。
2014年悉尼人质事件经历近17小时。共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今年6月5日下午,墨尔本Brighton一处酒店式公寓,一名女子被袭击者绑架。大批警察赶到现场封锁街区。17:30,劫持者致电当地媒体,宣称为了“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而战。18:00,劫持者露面与警方交火,劫持者被击毙,被劫持的年轻女性安全获救,3名警察在交火中受伤。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一名刚结婚的年轻华人爸爸,却在这场恐袭中被夺去了生命。袭击者是一名29岁索马里裔男性,3岁时以难民身份随家人来到澳洲,目前同自己的父亲在墨尔本生活,已获得澳大利亚国籍。此人有多项犯罪前科。劫持事件发生时,他正处于假释期……
201年9月6日,恐怖组织ISIS发布消息,正式对外宣布将恐袭澳大利亚。IS在其杂志中点名悉尼歌剧院、邦迪海滩、悉尼板球场和墨尔本板球场等标志性地点。
(图片来自网络)
澳大利亚一向标榜“人道主义”,在接收难民方面自然不甘落后。2015年,澳洲官方对外宣称,我们将接收1.2万名难民。
时至今日,这个数目已接近封顶。然而,就在我们为政府的慈悲鼓掌之时,移民部长达顿却道出了惊人真相:我们恐怕已经接收了数千名“假难民”!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境内有7500名乘船来澳,且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 “难民”。这些人拒绝回答任何有关申请庇护的细节问题。“身份不明”的假难民,除了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更会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隐患!
我们都知道,穆斯林不乏有很多善良的人,可是恐怖主义却让人心惊肉跳。为了自保,普通民众不得不统统拒绝。正如悉尼和布里斯班的抗议修建清真寺事件。抗议的人们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因为害怕。
谁都不想我们的父母孩子葬身恐怖主义之手。谁都不想自己隔壁就是恐怖分子。那么我们如何去分辨?
很可惜,我们无法分辨。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当地居民只能团结起来,鼓起勇气去向政府抗议。如果连和平的抗议,都被外族甚至自己的同胞视为歧视,那大概再也没有任何自保的方式了。
犹记得布里斯班参与抗议的华人提起悉尼之前那场胜利时的激动。正是有了前面的胜利,布里斯班华人区的居民们才会没日没夜地辛劳奔波,才会废寝忘食地准备材料,也才敢充满希望地为“平安”而努力。
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放弃,尽管一路走来遭受了各种非议。
恐怖主义离我们这么近,除了微弱地发出抗议之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