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经济的“新边疆”(组图)
导语:“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在中国外部经济和商贸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纳入中国打造的贸易圈、标准圈和金融圈,铸造中国经济的“新边疆”。 “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历经五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愈加成熟。截至2019年1月,在这一倡议框架下,中国已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在“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将全球化的成果带给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2019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和商贸环境十分恶劣。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再次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7%下调至3.5%,创下三年以来最低水平。其次,中美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已经波及微观层面。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美国和西方多个国家的业务受阻,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科技公司受到的审查也越来越严。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精心培育的消费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尽管相关国家拥有全球六成以上的人口,但其经济总量不足全球经济的30%,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投资计划。中国希望通过投资,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并发展工商业,进而将其打造成为新的消费市场,带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市场。“一带一路”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各类电站和通讯设施等。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放缓,“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为中国大量先进、成熟的基础设施类产能提供了新的市场。
“要致富先修路”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开展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的财富积累。如果不通过掠夺和抢占,国民财富的快速积累需要外部资本的大量投入。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恰好承担了这个外部资本投入者的角色。国民财富的积累反过来会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也使中国的投资更容易获得预期回报。
中国的“一带一路”投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标准的输出过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成体系的,包含了交通网、电网和信息网。体系的建设一般也是标准的建设,体系的基础框架一旦完成,下一步扩展必然要选用同一标准的设备。因此,“一带一路”的投资不仅能够在沿线国家培育出消费市场,而且这一市场能够吸收大量中国标准下产出的产品。可谓“一次投资,终生受益”。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现在也仅仅过了5年时间,大量项目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但是经贸往来正在持续深化。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7.4%。随着中国投资力度的加大和更多项目的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必将带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拓展中的“金融版图”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了诸多投资活动,资金的跨境来往必不可少。可以说,在“一带一路”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全面铺开的基石。无论是国际货物贸易的往来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都离不开资金的跨境融通。
中国在近20年中,通过商品贸易的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存款。一定量的外汇储备能够平抑汇率波动、对抗金融风险,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对国内经济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因此,与其将外汇换成美国国债保值,不如拿外汇投资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长期投资项目,资金占用时间长且回报率不高,很难吸引私人资本。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家资本恰好适合进行长期投资,同时也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类优质产能开拓了海外市场。
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融资上,采用了多种模式,绑定了多方利益群体,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取得了多赢的效果。间接投资方面,中国主要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进行投资。截至2019年1月底,已经有9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亚投行,3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审核。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发起的丝路基金重点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和双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目前丝路基金的规模为400亿美元和1,000亿人民币(约合148亿美元)。
金融的影响力是一国经济的体现。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快。“一带一路”的投融资也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2017年,银联已与超过343家“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的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2018年,英国人民币清算业务快速增长,累计清算量突破30万亿元。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IPS)已经进入2.0时代。截至2018年10月,CIPS已经覆盖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4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65家银行,有力推动了中资银行和以银联为代表中国金融技术标准走向世界,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结束语
短短五年的时间,“一带一路”对中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开拓了海外市场,带动中国的基建标准走向世界,同时也向外拓展了中国的金融版图。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融入中国打造的贸易圈、标准圈和金融圈,成为中国经济的“新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