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中国最隐形的富豪曝光,收入远超腾讯、阿里,至今却无人知晓!(组图)
14个涨停板!股价涨幅接近300%!
又一“妖股”再现A股市场!
最近的A股还算平稳,一直都徘徊在2800点左右,但却有那么一支“妖股”不甘寂寞的蹦了出来,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它就是——“九鼎新材”。
如果从7月18日算起,经历了26个交易日的“九鼎新材”已经取得了14个涨停板,股价大涨近300%!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截止到今天,“九鼎新材”在最近的7个交日易里斩获了7连板的传奇!
而“九鼎新材”这波大涨背后也牵出了一个中国的超级隐形富豪,他就是被称为“世界铜王”的——王文银!
8月4日晚间,九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顾清波与正威集团、王文银于8月4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
此次股权转让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变更成为了王文银。
根据市场猜测,此次王文银收购“九鼎新材”后或将把旗下的“正威集团”完成借壳上市!
1
龙德而隐,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如若不是2013年空降《财富》500强榜单,或许今天在整个全球商圈中“王文银”和“正威”仍旧是那个默默无闻低调行事的产业潜龙!
然而确乎不可拔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关于王文银市场上一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2013年,时任深圳市的领导突然在500强财富榜单上看到了“正威”和“王文银”这两个名字。
当这个领导质问所有下属,这家叫做“正威”的企业和这个叫做“王文银”的人究竟是谁之时,在场的众人竟无一人所知!王文银和他的“正威”究竟有多厉害?我们做个简单的对比你或许就知道了!
马化腾、马云、许家印,说起这三个人,可以说都和“首富”两个字有着紧密的联系。说到他们的公司恒大、阿里、腾讯更是享誉中国家喻户晓的企业!
但即便如此,这三家的公司的营收没有哪一家是比得过“正威”的!
从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来看,“正威”以763.631亿美元(约合5251.41亿人民币)、利润14.83亿美元(约合101.98亿人民币)的成绩排在了这份榜单的第119位!
要知道,在该份榜单中恒大的排名仅为138名;阿里的排名仅为182名;腾讯的排名仅为237名!
而同样是在最近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里,“正威”以超过5000亿的营收排在了第四位!距离排名第一的华为也仅差2000亿!
当然像王文银这样厉害的角色之所以不为大众所熟知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其为人向来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如若不是此次入主“九鼎”,使得该股大涨,受到关注的话,或许王文银宁仍然还是那个中国最神秘的富豪!
2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安微潜山县一个偏僻的梅城镇。
王文银的家里往上数3代都是梅城镇上地地道道的农民。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王文银除了上学外,其余时间都要帮家里分担农活。
但这却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从读书起王文银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因此虽然家里很穷但还是省吃俭用的供他上学。
1989年王文银以超过重本线50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成功录取。
毕业后,王文银被分配到了上海,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600元的工资,但眼前的一切并未让王文银感到满足,他的愿望是给父母在城里买一套大大的房子!
加之,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也让他看到了深圳的机会,于是王文银毅然决定放弃了这份工作,拿着手里仅有的400元到了深圳。
但到了深圳后一切都没有王文银想象到那么简单,自己的专业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眼看手里仅有钱慢慢消失,王文银也曾一度流落深圳街头,把水泥管子当家。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到深圳一个多月后王文银终于被一家港企看上了,被应聘为仓库管理员。
这家企业生产的都是一些和电路相关的配件,例如插头、缆线、连接器等,虽然都是小件,但种类却十分繁杂,超过了千种。
但好在王文银大学时期学的是物理学和量子学,因此对这些零件十分敏感,这份工作干起来也十分的得心应手。
超过千余种的品类编码,干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背的滚瓜烂熟。
1994年春节前夕,这家企业的老板从香港过来视察仓库。当老板问到总经理库存量时,总经理一下愣住了。
而就在此时王文银脱口而出的报了一个数,且经过经理核查着实正确。
此后,香港老板又问了王文银几组数据,而王文银也都对答入流,且核实后完全正确,得到了香港老板的赏识。
凭借这次在香港老板面前的出色表现,王文银也连升8级,直接当上了总经理助理!
就这样,一年下来,单工资和奖金王文银就拿了100多万,完成了自己第一桶金的积累!
3
虽然年收入过百万,但眼前的这份工作仍旧没有让他驿动的心得到任何的停缓。
1995年,20多岁的王文银再次毅然的选择了辞职创业。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线制品工厂。
工厂刚开始运转的时候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王文银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呆在车间里,没日没夜的干,累了就直接睡在车间。
因为对行业的熟悉和加班加点的努力,第一个月下来工厂就得到了奇迹般的盈利。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种盈利还在不断的升级!到了第三个月销售额已经从第一个月的200万暴增至1000万!
但此时的王文银并未因为眼前的成绩而感到骄傲,相反他却因为利润率低的问题每天都抑郁寡欢。
因为王文银发现,这个行业中由于上下游厂商都十分强势,大量的现金流都被占据了,因此想要获得很高的利润并不容易。
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王文银决定既然改变不了行业就自己打通产业链,拿到主导权。为此,王文银四处贷款、借钱,最终搞来了100台机器,成为了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电源工厂之一。
除此之外,王文银还使用了一个小的营销手段,那就是对外宣称其设备都是全款购得的。这个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觉得王文银是个有实力的老板,客户也就纷纷的找上了门来!
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背负巨额外债的王文银并未因此懈怠,仍旧每天和工人呆在一起,干一样的活,最累的时候都能累到呕吐!
一直以来,为了拉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王文银都特别信任客户,都是先发货后付款,但让王文银没有想到的自己最终还是掉进了这个“坑”里。
一次,一个潮汕客户下了一个很大的单,当货发过去以后对方却“消失”了,怎么也找不到,一下让王文银损失了几百万。
更致命的是此时王文银还有大笔的贷款要还,眼看被逼到了悬崖上,王文银只能去挨家挨户的找各个客户求情。
不过,也好在平常王文银和这群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于是都同意把货款提前垫付给了他,才得以度过此次危机。
但这次危机也让王文银彻底长了记性,在选择合作伙伴是王文银都多了一个心眼。
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工厂一路顺风顺水,越做越好!
4
都说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纸之隔,而在王文银身边的人看来,王文银就是这么一个人。
不得不说,王文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他的努力之外,他还是一个擅长“赌”的人!
1998年,王文银整合了旗下的所有工厂,并成立了“正威集团”,总资产超过了10亿!
为了把生意做大,“正威”把原本的电线厂生意开始向上游扩张,先后开办了电缆厂、塑胶厂、铜材料加工厂,并开始涉足外贸生意。
就这样,到了2003年“正威”已经成为了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全球做大的电源线生产厂商之一!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非典”在全国开始大肆的爆发了!
眼看疫情的严重,王文银心想说不定自己哪天也得了“非典”,到时候要钱又有什么用?于是,一狠心他决定赌一把大的,一口气买了全国五六家铜钨矿!
也是因此,王文银此举还遭到了很多同行的嘲笑说:“一个卖电线的买矿,这不自掘坟墓吗?”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王文银这一堵还真堵对了!
“非典”结束后铜钨矿在市场上的价格大涨,使得王文银赚的盆满钵满!
这次意外的胜利也再一次加强了王文银的“赌性”!
2005年王文银发现安徽铜陵有一个30万吨的铜线杆项目在招商,但问题是这个项目仅一期工程的预算就达到了10亿美元。
要知道当时“正威”的年销售总额才有50亿,因为王文银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团队里很多人的反对。
但即便在一片反对声中,王文银还是决定赌一把。
因为当时公司所有的资金只够支持这个项目两年,因此招标时王文银也打下了保票,两年之内必完工。
而最终王文银也如愿以偿的拿下了这个项目!
为了解决这个项目的资金问题,除了贷款以外,王文银还不惜卖掉了两家工厂!
为了这个项目,那两年时间里王文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原本乌黑浓密的的头发变得越来越稀疏。
但是虽然资金上王文银面对很大的压力,但在工程材料的选择上王文银却从不马虎,都选用最好的材料。
比如说,在面对厂房用线时,王文银宁愿选择价格贵一倍多德国西马克,也不选择便宜的美国南线公司的线。
按他的话说就是:“要的就是别克和奔驰的差别!”
除此以外,在用人上王文银也丝毫不吝啬,花重金从台湾挖来了被誉为铜业奇才的文德中担任总裁一职!
2009年,“全威铜业”正式建成并投产使用。在王文银的“顶级”策略下,“全威”生产的产品也全是最优质的产品,客户络绎不绝!一年下来,“全威铜业”的营收就达到了106亿,占到了“正威集团”总收入的91%!
到了2011年“全威铜业”的营收首次破千亿;到了2014年“全威铜业”的营收已经高达3400多亿!而王文银也因此获得了“世界铜王”的称号!
据悉,全世界的铜矿储量才仅有7亿吨,而王文银一个人就坐拥这些储量的4%,他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等20个国家坐拥数十座矿山!
而说起他自己的这两次“豪赌”,王文银曾说:“每一个企业想要做好,有六种“场”是必须要懂得的,那就是官场、情场、商场、道场、赌场和关系场。
而在这六“场”中最重要的就是“赌场”,人生只有抓住几次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才能完成跳跃!”
虽然今天的“正威集团”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一流企业,但王文银的危机意识却并未因此有丝毫懈怠!
据说,现如今每一天王文银都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失败”的思考上。
为此,王文银经常说:“老鹰长到80岁的时候羽毛非常坚硬,必须用自己的嘴拔掉自己的羽毛才能再活80年。
我们每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必须要自己革自己的命,在不断创新中发现商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