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南医院首批138个病例中,或已现快速人际传播!(组图)
美国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论文。这项名为《武汉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38例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的研究发现,在武汉中南医院确诊的首批138名患者中,有41.3%被认为是在这家医院内感染的。
2月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论文。图据JAMA
这是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病例研究,纳入患者均在1月1日至1月28日期间确诊,最后随访日期为2月3日。
CNN新闻称,迄今为止,这份报告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全面的论文之一,也是统计数量最大的病例研究论文,有助于解释这种疾病是如何发展、传播。
对此,红星新闻对该篇论文进行了梳理,着重阐述这138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1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图据新华社
【研究对象和重要结论】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1月1日到28日,武汉中南医院收治的138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整体跨度为22岁至92岁之间,男性75人,占54.3%。
在这批病患中,有40位是医护人员,17位是原有的住院患者,因此推断出现了医院内的传播,感染比例达57/138,即41.3%。
截至2月3日,26%的患者曾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危症率为26%;共47例患者(34.1%)出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天;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4.3%,其余患者仍在住院治疗。
【患者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136例,98.6%)、疲劳(96例,69.6%)和干咳(82例,59.4%)。淋巴细胞减少(97例,70.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80例,58%),乳酸脱氢酶升高(55例,39.9%)。CT扫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肺部均有双侧斑片状阴影或毛玻璃样阴影。
有10.1%的患者最初并没有常见症状,如咳嗽、发烧等等,而是先出现腹泻和恶心。其他不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患者起初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症状,然后病情在几天甚至一周后出现恶化。
【患者临床特征】
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呼吸急促的平均时间为5天,住院治疗平均时间为7天,称出现ARDS(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平均时间为8天。据《纽约时报》报道,专家们指出,这种模式意味着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监测,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那些早期表现良好的人已经脱离了危险。
33位具有完整临床过程的患者的数据。橘色曲线为死亡患者指标记录,黑色曲线为存活指标,横坐标数据为疾病发生天数。图据JAMA
其中,有36名转入ICU的危重症患者,危重症率为26%。转移原因包括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2人,61.1%),心律不齐(16人,44.4%),休克(11人,30.6%)。
入住ICU的36人中最终有6人死亡,意味着这批患者的病死率为4.3%。进入ICU的存活患者,9人出院回家,10人病情平稳后转出ICU,还有11人仍在ICU。截至2月3日,共47名患者(34.1%)出院,已出院患者住院平均天数为10天。
与未接受ICU护理的患者(平均年龄51岁)相比,需要ICU护理的患者明显年龄偏大(平均年龄66岁),且更可能有潜在并存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与非ICU患者相比,入住ICU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咽痛、呼吸困难、头晕、腹痛和厌食。大多数患者需要氧气疗法,而少数患者需要有创通气甚至体外膜氧合。
进入ICU的患者与未入ICU的患者之间,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没有差异。但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上,进入ICU的患者与未入ICU的患者存在许多差异,包括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以及D-二聚体,肌酸激酶和肌酸水平较高。
入院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入ICU的患者与未入ICU的患者存在许多差异。图据JAMA
论文分析指出,在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死亡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更为严重。除此之外,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在死亡患者当中总体数值更高。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和临床状况的恶化,最终死亡的患者在病情后期会发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快速上升的情况。
针对上述数据,论文进行了死因推测: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入侵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凝血激活可能与持续的炎症反应有关,急性肾损伤可能与病毒、缺氧和休克的直接影响有关。以上三种病理机制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死亡有关。
论文补充说明,这些实验室检查异常与以前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和非典(SARS-CoV)感染患者中观察到的异常相似。
【推测与医院有关的传播和感染】
在138例患者中,有57例(41.3%)被认为已在医院感染,包括17例(12.3%)因其他原因住院的患者,以及40名医护人员(29%)。
在住院患者中,有7名来自外科,5名来自内科,5名来自肿瘤科。受感染的医护工作者中,31人(77.5%)在普通病房工作,7人(17.5%)在急诊科工作,在ICU工作的2人(5%)。在这项研究中,有一名患者出现了腹部症状,并被送至外科。据推测,外科部门有10多名医护人员已被该患者感染。
研究还推测,发生了患者间的传播,至少有4名同一病房中的住院患者同样被这名患者感染,所有患者均表现出非典型的腹部症状。4名患者中的1名出现发热,并在住院期间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随后该病人被隔离。此后,同一病房中的其他3例患者发烧,出现腹部症状,并被诊断。
这项研究中的数据表明,可能已经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人际传播。主要原因是根据先前的研究估计基本生殖数(R0)得出的。
【讨论】
与未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相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年龄更大,并存疾病更多。这表明年龄和并存疾病可能是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
但是,ICU患者和非ICU患者之间男女比例没有差异。这些数据与最近的报告(1月29日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9个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描述性研究》)不同,后者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可能影响男性。可能的解释是,上一份报告中患者的感染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相关的暴露有关,并且大多数受影响的患者是男性工人。
此外,这篇论文指出,除了支持治疗外,暂时没有具体的治疗建议。此外,也暂时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这批患者大部分接受了抗病毒治疗(124人使用了奥司他韦)以及抗生素治疗(莫西氟沙辛,89人;头孢菌素,34人;阿奇霉素,25人),研究者得以观察这些药物是否起效,结论是:没有显示有效作用。
这项研究存在几个局限性。首先,使用呼吸道标本通过RT-PCR方法诊断新冠肺炎,未获得患者血清以评估病毒血症。病毒载量是与冠状病毒感染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潜在有用标志物,应在新冠肺炎中加以确定。
其次,医院相关的传播/感染还不能得到确切证实,但根据接触被感染患者的时间和方式以及感染的后续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猜测和推断。
第三,在这138例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在论文投稿时仍在住院。因此,很难评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需要继续观察该病的自然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