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求国企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 是经济考量还是政治报复(图)
6月1日,英国媒体路透社(Reuters)报道,中国已要求国有企业停止采购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猪肉、玉米和棉花。近期中美关系出现了持续恶化的迹象,美国指责中国应该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流行负责,特朗普(Donald Trump)称中国推行港版《国安法》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并威胁取消美国对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对中国、香港的官员实施制裁。
为了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原始的雨林被砍伐开垦为农田。图为大豆田与雨林交界地带。(美联社)
随着华盛顿与北京的紧张关系加剧,有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继续攻击中国。中美之间经贸谈判可能会停滞,甚至取消第一阶段已经达成的协议。根据中美两国在2020年1月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将在未来两年增加购买价值320亿美元的农产品。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大幅增加,2020年一季度,中国购买了10.28亿美元的大豆和6.91亿美元的猪肉。在截至5月7日的十周内,美国玉米和猪肉的总销售金额比2017年同期水平增加了7倍,棉花销售增长的两倍,同期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增长了约三分之一。
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被认为是针对美国的“报复”行为。但路透援引美国交易商消息称,中国政府向国有企业发出消息后,仍有企业购买了至少三船美国大豆。在现有报道中,路透并不清楚为何禁令发出后购买行为仍然没有停止。
事实上,新冠疫情发生后,对大宗商品进口尤其是检验检疫环节造成严重影响,通关效率大大降低。由于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另一大农产品出口大国巴西种植的大豆迎来收获季,这些因素都会对现有中美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购买造成影响。
2020年6月1日,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中心,警察和抗议者一起跪地抗议。不可否认,这场风波也将影响美国大选局势。(路透社)
疫情发生后,为了配合农产品交易,巴西已经将植物检验检疫证书的人工签字核验取消,全部改为电子单据。数据显示,2020年4月巴西大豆出口量达到1,630万吨,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其中75%运往中国。
分析认为,一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巴西在大豆出口方面采取了灵活的变通政策,使得大豆运输与港口装船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二是巴西货币雷亚尔自2020年初以来持续贬值,贬值幅度达到近30%,刺激了中国买家向巴西进口大豆;三是随着中国民众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对豆粕、豆油的需求逐渐恢复,油厂库存压力不大,压榨利润回升,促进大豆需求增加。
不过,如果单从经济角度考量,美国农产品对于中国市场仍然具有很强吸引力。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田亚雄认为,市场依然对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预期较强,这可能会加剧中国国内农产品尤其是豆粕市场供应过剩的预期。
就客观规律而言,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豆油和玉米期货价格走势见顶回落往往与中国加大美国农产品采购力度时间点较为吻合。但国际间的大宗商品贸易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尽管政府竭力推动复工复产,但经济增长想要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显然尚需时日。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淡化了经济增长目标,转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保障就业和民生问题上。这也说明中国国内需求还未完全恢复,履行贸易协议的能力受到质疑。
美国方面,特朗普全力谋求连任。历来在美国大选期间,反华言论甚嚣尘上。叠加“疫情责任论”和香港问题,如果中国不履行贸易协议,特朗普一定会加以利用大做文章转移国内矛盾。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中国可能会停止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正在进行的第二阶段协议谈判破裂的可能性也会加大,可以预见中美关系可能再次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