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18.1°C-20.6°C
澳元 : 人民币=4.5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2021-09-2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相比去年的“求生存”,时隔一年,华为定下的目标是:“有质量地活下来”。

但在为时3天的华为全联接2021大会上,除了围绕数字化,面向ICT产业的讨论,华为也给外界带来了一些“新面孔”——正式推出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原生产品华为云UCS,并发布系列创新服务和产品,发布全新欧拉操作系统等。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 1

去年此时,华为就提到,公司包括建站在内的ToB业务是比较充分的,华为希望把联接、计算、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结合起来,跟合作伙伴一起做好ICT的生态。

根据不久前的华为半年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同比下降29.43%,净利润313.99亿元,同比下降24.9%。

业绩的下滑主要来自于消费者业务,今年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同比下降46.95%。

而受益于国内5G商业化落地与云计算业务的高速增长,企业业务成为今年上半年华为所有业务中最大的亮点——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8.18%,也是上半年公司三大业务中收入唯一增长的板块。

至于如何实现有质量地活下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到了几点: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发展手机业务、坚定不移地卖云服务,依托“筑魂”工程打造鸿蒙和欧拉两大操作系统等。

近一年来,华为风波不断,多个业务线的发展也都备受外界关注。

关于何时推出5G手机,徐直军直呼“当然(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很艰难”,但其也表态,希望大家能等几年,将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而在华为云的频繁调整背后,徐直军回应外界,不是因为定位还不清晰,而是商业模式的转型还需要面对困难,经历阵痛,“内部一直受煎熬,而不是争论,”

针对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华为正考虑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华为承认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公司正在想各种办法积极解决,包括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但暂未有明确进展。

华为造车也是其今年热度话题之一。根据此前消息,华为选择和北汽、长安、广汽等作为智能汽车领域合作伙伴,并打造子品牌。但对于下场造车,华为高管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不造车,甚至在内部发文件强调“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调离岗位”,但外界始终对此仍存疑。

对此,徐直军回应媒体,“为什么要造车呢?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他认为,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不只是造车,华为指出,“在求生存阶段,我们清楚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01

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对于外界非常关心的芯片问题。徐直军直言,华为芯片“遍地都是假消息”。

“当然我们也在努力解决芯片制造问题,要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共同努力。”他说。

今年上半年,作为华为三大业务之一的消费者业务营收同比下降47%,成为华为公司营收大幅缩水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据IDC此前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市占率近7年来首次跌出中国市场前五。

而今年的华为旗舰机P50和两天前发布的nova9,同样因为芯片受限,不支持5G,这些无疑都让华为陷入尴尬的境地。有券商分析师认为,目前5G手机占智能手机市场70%以上,至于消费者对4G接受度如何,“不是特别看好”。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 2

这也使得外界关于“华为将出售手机业务”的传言不断。

在全联接大会的媒体会见上,徐直军再次强调: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出售手机业务。

“由于芯片,华为手机业务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现在要想买华为的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他透露,“华为正在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华为的目标。

徐直军直言,虽然达到这个目标会很难,但至少要有梦想。“我们期望有这么一天,全球的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除此之外,华为称,目前正在从多个方面努力,首先努力解决未来会有新的5G手机面世;第二,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也不会卖掉。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徐直军说。

02

坚定不移卖“云服务”

终端业务受阻后,华为将发力重心转移至To B业务,华为云业务备受关注。

“华为云从2017年到2020年,这三年基本上在打基础,现在华为云有220多种云上的服务、230多万开发者,就是在打基础。”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鲁勇用“从厚积薄发,到后发先至”来总结华为云这几年的发展。

实际上,在华为公司内部,华为云组织架构的也被频繁调整。

过去一年,华为云与计算(Cloud&AI)从BU到BG再到BU,历经三轮变化。4月2日,在前一次调整不到3个月时间,华为再次对云业务做了调整,任命张平安为Cloud BU总裁,同时撤销云与计算BG,原服务器、存储等划归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该部门名称改为ICT产品解决方案。

有声音质疑,华为云在华为内部的定位尚未清晰。

对于组织架构频繁调整的逻辑,徐直军解释,华为云的定位从来没变过。组织调整的目标,是让华为云更好的发展。目前的方案,是把华为云面向云原生的业务全部由华为云自己解决。

“原想把计算、存储和云放在一起,来促进云的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云与计算BG。但是,部门碰到一起就打架,我们又把它们分开,分开还是打架。今年我们干脆把云原生的组织全部放到云BU,在公有云独立建销售队伍。”徐直军坦言,从卖产品转向卖云服务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华为云一直在争论,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他看来,对于华为云而言,转型商业模式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研发,而是销售,包括已经形成的成熟销售体系和销售队伍的转型。

华为云的一系列转型已初见成效。

第三方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的云基础设施市场在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了54%,达到66亿美元。其中,华为云位列第二,市场份额占比为19.3%。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 3

在华为云业务中,政务云是其优势所在。

在徐直军看来,政务云市场起起伏伏多年,参与竞争者众多,华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从一开始就制定了面向政府客户发展政务云的模式。

“我们定了‘三不’政策:不投资,不入股,不成立公司。我们坚定不移地卖云服务,主要目的是促使政府的应用不断迁移到云上。最近我们还和一些合作伙伴想办法,改造过去非云服务模式的政务云,让它走向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这是我们政务云成功的关键。经过我们持续的运营,政府看到了价值,我们也得到了可持续的收入。”

对于“华为要出售华为云、剥离华为云”的传言,徐直军也作出了回应,(华为云和数字能源公司)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我们要打造面向数字世界的黑土地,在黑土地上,要种各行各业应用的树。华为的树也需要有一块土地,如果这块土地没了,我们的树种到哪里呢?”

03

未来打造两个操作系统

在此次大会上,华为全新发布了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

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操作系统“碎片化”现状,导致生态割裂、应用重复开发、协同繁琐,而新的统一操作系统极为重要。华为的欧拉操作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

据介绍,欧拉操作系统同时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各种形态设备的需求。应用场景覆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OT(Operational Technology),实现统一操作系统支持多设备,应用一次开发覆盖全场景。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 4

事实上,欧拉操作系统并非新事物。

2019年,华为鲲鹏战略发布之时,欧拉操作系统便作为鲲鹏支持而开源。2019年12月31日,欧拉正式开源。麒麟软件等操作系统公司,已基于欧拉操作系统发布了自己的商业发行版,并提供服务。

“最近我们把欧拉重新进行了定位。原来,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让鲲鹏生态发展得更好。我们开源的主力也是聚焦在支持鲲鹏。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徐直军说。

在华为的规划中,未来其将打造两个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和欧拉操作系统,二者均开源。前者的应用场景为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后者则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以及嵌入式设备。

根据华为官方披露的数据,目前,升级鸿蒙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2亿,保守目标是年底突破3亿。

同时,鸿蒙和欧拉也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把鸿蒙最具优势的部分,即分布式软总线的技术嵌入到欧拉里。“未来所有用到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只要旁边有鸿蒙操作系统设备,就可以自动连接起来,如此就打通了欧拉和鸿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徐直军表示。

华为最新回应:5G手机、造车、云 - 5

徐直军透露,华为内部有一个“铸魂工程”,即通过欧拉和鸿蒙,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操作系统,并且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

在他看来,当大家基于OpenHarmony,来开发各种物联网终端,并融入鸿蒙生态,消费者可以得到好的体验,这是最有价值的事情;而开源欧拉操作系统以后,基于开源版本做发行版的公司能够从发行版和通过服务获取收入。

针对当前市场仅用利用鸿蒙和欧拉概念炒作的公司,甚至有些公司“股价炒高好几倍”,徐直军也直接指出,不明白他们怎么创造价值,带来收入,“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整理):

问:华为云及能源公司等未来是否有考虑上市或者出售、剥离?这一部分收入能否弥补在消费者还有终端方面的损失?

徐直军:(华为云和数字能源公司)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

我们要打造面向数字世界的黑土地,在黑土地上,既要种我们各行各业应用的树,华为的树也需要有一块土地,如果这块土地没了,我们的树种到哪里呢?

华为云既是一个亏损的业务,又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业务,我们也清楚有竞争对手历史上亏了多少年,我们亏的年数差不多就行了,但是云业务的增长还是很快的。

弥补损失不存在。因为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华为云,本来也是我们规划中的业务,不存在谁弥补谁。

问:华为手机营收大幅度下降,华为会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徐直军:为什么要放弃手机业务呢?我们手机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现在要想买华为的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

我们在多种场合表态了,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把我们手机业务出售。我们正在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我们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我们的目标。

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努力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希望大家能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努力达到这个目标,让大家能继续买到华为5G手机。(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很艰难,至少要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动力。我们期望有这么一天,全球的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问:在软件能力,特别是面向企业级市场的欧拉操作系统打造上,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欧拉跟鸿蒙的应用怎么打通?

徐直军:关于欧拉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我好好讲一讲。

鸿蒙操作系统,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但是在面向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是取代安卓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在各种智能终端运行的时候,本质上也只是在具备安卓操作系统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分布式能力,就是相互之间能够互为外设。例如手机和电脑在一起,电脑可以看得到手机,电脑也可以看到手机。

我们把Harmony OS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是一步一步在向前走的。现在开源的OpenHarmony只能支持物联网终端,还不能一下子支持完整的智能手机。我们希望和产业界一起,基于OpenHarmony,明年年底能够支撑起完整的智能手机。

现在鸿蒙可以怎么用?其实就是大家基于OpenHarmony,来开发各种物联网终端。这些物联网终端,能够融入鸿蒙生态,跟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可以联起来,消费者可以得到最好的体验,这是最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

另外,应用开发商可以基于鸿蒙开发应用,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不断有鸿蒙版本的应用出来了。

还有一类公司,它参与鸿蒙开源社区,贡献代码,让OpenHarmony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满足各种智能终端的需求。

而单独做鸿蒙的软件公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创造价值?怎么带来收入?市场上有一段时间把鸿蒙炒的热火朝天,有些公司股价炒到好几倍,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通过鸿蒙带来收入增长,我搞不明白。

欧拉不是新事物,我们在2019年发布鲲鹏战略的时候,为了支持鲲鹏发展,就已经明确了欧拉操作系统的开源策略。

最近我们确实把欧拉重新进行了定位。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是服务于鲲鹏,也能支持X86;同时支持边缘计算,也能支持云基础设施,还准备发展一个分支,未来去支持嵌入式设备。

我们开源欧拉操作系统以后,只有基于开源版本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够从操作系统本身获取收入,因为发行版可以卖钱,还可以通过服务获取收入。在欧拉发行版上开发应用的公司,和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做应用开发的公司没什么区别。

欧拉也有人炒作,炒的热火朝天。但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华为未来打造两个操作系统,一个是鸿蒙操作系统,一个是欧拉操作系统,两者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操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

另一方面,我们鸿蒙和欧拉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把鸿蒙最优势的部分,即分布式软总线的技术嵌入到欧拉里面,未来所有用到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只要旁边有鸿蒙操作系统设备,就可以自动连接起来,如此就打通了欧拉和鸿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问:鸿蒙最近发展的挺快的,用户数已经破亿了这里面大概有多少是手机,多少是其他的设备?今年3亿装机量目标可否完成?

徐直军:你现在讲的过亿,都是讲的手机,不含物联网设备。现在物联网设备有多少用了鸿蒙,统计不出来。现在手机已经过了1.2亿了。我们的目标实现是快还是慢,要看消费者的体验。

每一款手机,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测试出来之后升级,升级以后看它的效果,效果好就可以放开给大众升级。现在进展是超预期的,我们希望把华为存量的手机,争取能升级的全部升级到鸿蒙。

问:近期业内有挺多关于华为出售X86业务的报道,华为服务器收入二季度收入达幅度下降46%左右,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

徐直军:我们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在想各种办法积极解决,包括有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有明确的消息再告知,现在在进程中。

问:芯片研发的情况能不能简单说一下?

徐直军:现在假消息遍地飞,今天讲这个芯片的问题,明天讲那个芯片的问题,我怎么都不知道?现在你们看到的跟华为芯片相关的消息,全是假消息,没有一个是真的。    

问:关于华为云及之前的华为BG组织架构调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华为云在华为未来的定位是不是想清楚了?

徐直军:华为云的定位从来没变过。传统IT,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到底短期是什么关系,长期是什么关系,内部确实一直受煎熬,不是争论,是煎熬。

中国政府和企业,确确实实对云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他们都建了自己庞大的IT部门,习惯于自己掌控,习惯于买服务器,买存储,或者买私有云。私有云买过去放在它的机房里面,看得见摸得着,自己还能管理。

私有云是客户需求,销售人员卖私有云收入来的快,卖公有云收入来的慢。所以说我们在私有云做与不做上,斗争了很久。

但在华为内部,有一点是一直清晰的,未来走向公有云这个方向,大家是认同的。但是走向公有云的过程中,到底走的多坚决,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组织调整的目标,是怎么让华为云更好的发展。现在调整的方案,是把华为云面向云原生的业务全部由华为云自己解决。

都知道云是未来,都知道公有云是趋势,但是内部就是转不过来,华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很痛苦的。原想把计算、存储和云放在一起,一起使劲,促进华为云的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云与计算BG。但是,市场上碰到一起就打架,我们就把它们分开,分开还是打架。今年我们又做到一点,干脆把云原生的组织全部放到云BU,我们在公有云这块独立建销售队伍。我们内部冲突的过程,转型的过程,从卖产品,卖license,到卖云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过程。唯一可喜的是华为云活下来了,还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问:未来云行业格局的发展演变?

徐直军:云的发展这里面的关键是云服务商要坚守不碰数据,而且要保护好数据,让客户的数据能够安全可信,这是云服务商要做的。这是一个过程,最终都会被技术的持续创新,规模效益,成本优势,统统归到几个云服务上,这是大势所趋。

就像智能手机,现在不就这几家了吗?云服务也是一样的,不管现在是私有云还是什么云,最终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云服务商的持续投资,和规模优势发挥,在中国会统一到三家左右,这是必然的趋势。

问:人工智能这块,您认为目前华为能提供的差异化价值有哪些?

徐直军:我个人参与了华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打造的全过程,从决策第一天开始走到现在,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在人工智能进展上,客观来讲是超过我们预期的。

我们有一个创新的架构,能够打造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场景是指我们能够覆盖从最小的穿戴设备、到手机、服务器一直到云上的各种应用场景。全栈,是指从处理器的内核,到指令集,到芯片,到芯片的使能,到AI服务器,到AI集群,到我们整个AI计算框架MindSpore,到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工具ModelArts,整个技术栈我们都能够提供。

可以这样讲,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美国的任何技术。我们能够提供整个AI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全面支持国内进行AI研究和应用开发,以及AI的各种商业实践。

我们最近为什么不断地发布AI大模型?不是以前不想发布,是发布不出来,为什么?是因为算力不够!一点点算力,没有办法把大模型训练出来。自从我们有了AI集群,我们能做到4096个昇腾处理器,无阻塞计算,具备了很强大的算力,我们跟鹏城实验室一起打造了鹏城云脑2,通过不断的训练,做出了多个大模型。

大模型训练出来有什么好处呢?有了大模型以后,基于少量的样本数据,也能够训练出高精度的模型,来满足需求。所以说大模型是各行各业真正把AI用起来,来解决各行各业问题,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AI大模型将是华为云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最后一点,我们的计算框架MindSpore,开源以后,现在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开源社区,进展也不错。

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所有的AI研究者,AI应用开发者,AI创新创业者,提供研究、应用开发和创新创业的AI基础设施服务。这是华为能够给中国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带来的独特价值。

问:华为在智能汽车方向上很明确要做供应商,但从传出实际的销量感觉不是那么受信任,对于坚持不造车,有没有动摇?    

徐直军:各有各的选择。华为公司过去历史上,很多选择大家都是不可理解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知道自己的定位什么最好。对于华为公司,我们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清楚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为什么要造车呢?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你去看看。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只是一个选择,选择对与错,也没法衡量。成了就是对的,没成就是错的。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作者于惠如 编辑罗丽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