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未成年用水瓶塞下体后,我的全裸受虐视频在朋友圈疯传”(组图)
本文转载自深思读物,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01
之前的一则新闻看得人揪心不已。
一个约莫十几岁的少女,头发凌乱,赤身裸体地跪在地上,
在周边一堆“不良”女孩的戏谑和狞笑中默不作声。
为保护受害人,已将视频截图厚码
但被逼下跪只是噩梦的开启。
接下来的7个小时内,
各类暴行没有停歇地、轮番施虐在她身上。
有拳打脚踢的身体暴力:
猛烈地重击打断了她的牙齿,视频中传出的击打声陆续不断。
有视为玩物的人格侮辱:
按着头埋进垃圾桶里,逼吃垃圾,周遭一片哄闹。
还有最可恶的性暴力:
比手腕还粗的矿泉水瓶,粗暴强硬地直塞进女孩的下体。
“放大的罐,拍完发给我,放(下体),塞里面。”
后方女孩手拿矿泉水瓶
所有疼痛和屈辱的哭喊,都换不来一点点的怜悯,
只有嫌恶和无情地嘲笑:
“她尿了,好恶心。”
最后也如不要的空瓶一般,用之即弃,
并且威胁她不许报警。
女孩的名字叫小姜。
事情曝光后,女孩的妈妈姜女士选择了报警。
但最终的结果是:6000元赔偿后释放。
不谈这惩罚的力度如何,
小姜倘若能接受,我也不去妄议。
可恶劣的影响,根本不是处罚后就能终止的。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小姜遭殴打时被拍了视频,
这段视频正在朋友圈疯狂传播。
并且,被编排了故事,标价售卖,
恶意配文“受害者是小三”、“奔现”等等。
所有赤裸受虐的痛苦,都被放在目光下灼烤。
这是比身体的疼痛更残酷的心理折磨。
据女孩的妈妈说,因为身心的重大伤害,
小姜变得沉默和精神恍惚。
“她一直说她不想活了,想自杀。”
言语之间,已没有了属于这个年龄的活力。
沉重缄默之余,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被我忽视掉的细节:
施暴的禽兽,是一群与她一般年纪的少女。
“未成年”、“女孩”、“青春”,所有纯洁和美好的代名词。
但原来还有那么一块隐秘的角落,
让她们有的成了受害者,有的扮演了恶毒的加害人。
少女不都是怀春的,少女中的部分是怀恨的。
并且这个恨,对于同性更甚。
据腾讯发布的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
发生在同性之间的霸凌比例是90.5%。
令人意外,这个比重竟然高达九成。
但数据是冷冰冰的,组成一个数字背后的故事是血淋淋的。
同性别霸凌,甚至同性别的性暴力,
是我们还没有重视,却已经大量存在的悲惨事实。
02
宿舍、厕所,这些相对私密的空间,给了同性别霸凌更好的隐藏。
每天都会呆在的地方,也让这种霸凌更有长期性。
躲不掉、逃不开、难发现,围起了完美犯罪的壁垒,
让受害的孩子逃无可逃,没有遮蔽的屋檐。
安徽某中学,两名女生将一个穿蓝衣服的女孩围堵在厕所。
女孩一开始还在尝试反击,
但遭到了更强烈地击打后,逐渐无力反抗。
起初还在辩解,但也慢慢被不依不饶的辱骂淹没了声音。
她被从头皮处拽着头发,一秒不停地抽打、踢踹。
厕所里的金属管子也被她们拿来用,
硬的器物打在软肉上,却被打弯了。
一次比一次用力的耳光落下,她除了闪躲着捂脸无计可施。
前前后后,打出来的巴掌有64次。
最后一次,
女孩晕厥了过去,顷刻间倒在地上。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此前,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发现。
尽管后续两个施暴的女生都遭到了处罚。
可女孩依然不敢再去上学。
不敢做出反抗,不敢告诉大人、老师,是因为心底里的害怕。
会不会遭到报复?会不会有加倍地打骂?
这些未知却合理的猜测,
让我们不能去苛责受害者,尤其还是个孩子的受害者学会勇敢。
因为真正每天要面对这些恶魔的,不是我们。
因为朝夕相处却无处躲藏的,是这些孩子。
除了防无可防、难以发觉外,最怕的,还是对你了如指掌的坏人。
那种恐惧,来源于软肋被拿捏的无助。
女孩更懂得怎么羞辱女孩。
2018年的重庆,
17岁的小范在老师的询问下,如实回答了同学邹某逃课的事。
由此成了霸凌的开端。
当晚,包括邹某在内的6名女生,将小范堵在寝室。
人员了了的宿舍,多对一的人数优势,
这六个女孩肆无忌惮地对小范拳打脚踢,
脱下鞋恶狠狠地抽向女孩的头部。
可更绝望地还在后面,她们又找来五个女生,
加入了这场赤裸裸的暴力演绎。
用打的不过瘾,开始命令她在地上爬,从床边爬到阳台再滚回来。
被扒光衣服,被逼着去洗澡,
一双双手摸向她裸露的皮肤,由手机忠实地拍下。
围观者的嬉笑声,伴着她声嘶力竭的啜泣,
在里面淋漓尽致地记录着。
这之后,看过照片的每一双眼睛都是对她凌迟的一刀。
谣言四起,不怀好意的眼神纷纷向她袭来。
她百口莫辩,无数次被迫想起被扒光了衣服站在人群的瞬间。
没有挺过去,小范不堪这样的侮辱,从高楼一跃而下。
可这没有结束她的痛苦,连求死都不能如愿,
女生被判定为十级伤残,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小范腿上留下的伤痕
知乎某位答主也分享了自己遭受同班女生霸凌的经历,
撕开了过往的伤疤。
一开始是言语戏弄,用她听不懂的方言骂人,
后来是拳脚相加,扇耳光、脱裤子,
路过一次就摸一次她青春期发育起来的胸部。
再之后,对着全班同学骂她“浪”“是妓女”,
私下恐吓,要找人来强奸她。
听起来可悲又可恨。
她们未必知道科学的生理知识,
却一定明白这对于女性意味着灾难。
对于课堂上的性教育噤若寒蝉,对着同性的少女却干着乱性的事。
这种无知带来的是麻木,它比单纯地暴力更让人不寒而栗。
扒光拍摄、散播视频、谣言重伤,
每一步都无比精准地触碰一个女孩最后的尊严。
同性霸凌者最知道如何摧毁心防和让人服软,
也成了最毛骨悚然的阴影,挥之不去。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日日夜夜地惊慌;
比绝望更可怕的,是人性的深渊。
刀子划在别人身上,所以她们不痛不痒。
也于这些人而言,
同性之间更容易共的不是情,共的是残忍。
03
“我只是开了个玩笑,怎么就毁了她的一生?”
那么对于受害的孩子而言,都怎么样了?
有媒体做过调查,
近94%的受害者在遭受类似霸凌后,受到了明显影响。
有40.83%人因此彻底放弃自己的学业,
中断了积极的人生。
走向了自我毁灭,轻生、抑郁、惶惶终日。
并且这个数据,在女性受害者身上尤甚。
因为女性对于霸凌的识别,更为敏感。
绿色为女性受访者对于霸凌的识别,红色为男性
与之相反,令人失望的是,
极少人认为自己有错,多数人成年后忘得一干二净。
“不就是开了个玩笑”的心态占据主导。
一位在初中时饱受欺凌的女孩,后来尝试平静地向霸凌者问出这个问题:
“你们当时为什么总是找事儿呀?我那时候就那么招人烦?”
对方漫不经心地回答:
“嗨,没,就那时候不懂事儿,好玩。”
看到了吗?
遭受欺凌不是因为受害者的胖瘦、美丑、性格软弱与否,
选中你,只是因为好玩,只是要找一个释放空间。
无畏游戏的玩乐心,引以为傲、自认个性的心理,
组成了一场注定得不到对方道歉的霸凌。
每一个霸凌者从中获得的,一定有做大姐大的“威风”。
通过牺牲更弱小的人,装点、衬托自己不好惹的形象。
而这个牺牲者,当然是女孩更容易。
2019年的保定某中学,四个女孩围攻了另两名女生。
除了动手扇了36个耳光,
施暴的女生又是撸起袖子,摆出一副仗势欺人的模样。
又是点了根烟,叼在嘴里,有震慑人的架势。
姿态言行间,都有一种以“不良”为荣耀的意思。
电影《蚯蚓》中的女主人公——子若,
是一个非典型受霸凌者。
她活泼乐观,并且有个性从不示弱。
由于转学生的身份和出色的声乐天赋,
子若遭到了同班女生的排挤和欺侮。
但是,一对一的单挑,她才不会求饶。
每次遭遇同学找茬式地撩架,
她不仅不会退缩,并且还常常打赢。
看得人又爽又解气。
一个人无法“教训”子若,那么一群人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那之后,子若一直被班里,以惠善为首的小团体围攻。
她越反抗,回之以她的是越残酷的攻击。
甚至一次次地找人来性侵,逼她陪睡,
以“丧失清白”的视频要挟。
没有休止之日。
最终,无法忍受愈来愈重的欺压。
子若跳楼自杀了。
同性之间没有单打独斗的体力优势,就结成团伙。
拉帮结派,以群体的力量来排外和欺虐。
你加入它,就有人罩着,但也因此会成为施暴者中的一员,
成为维护不合理校园环境的一份子;
你拒绝它,就成了对立面,任你再努力也逃不开。
还记得《少年的你》那个经典镜头吧?
胡小蝶在学校自杀,
全校的学生都对她的尸体退避三舍,没有人敢表现出伤心同情,
陈念只因为给她盖上了一件衣服,就被视为挑衅,
沦为了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心理学上有名的“羊群效应”,很好解释了这一点。
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所以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自以为不受约束,可以不计后果。
“我从头到尾只踢了一下她的头,怎么自杀就是我造成的呢?”
最怕的无解难题,就是法不责众。
人人参与其中,就人人没有过错。
在校园这个知识至上的纯白世界里,蛀虫蛀空了一角。
最单纯的学校,却也是最复杂的修罗场。
04
“如果能平凡度过一生,那当然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惊觉在成长这场征途中,连平凡安康都如此不易。
无人可诉说的恐惧,无法猜测明日遭遇的未知,
谁值得她们信赖?
是能够护佑一方天地的父母,是能够不偏不倚主持公道的老师,
还有,那个“沉默羊群”里的每一个人。
等到终于知道那一句附和,意味着助纣为虐;
那一下退缩的脚步,等同于间接表态;
那一次习以为常的默认,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都在其中扮演着某个角色,
我们就是那个更美好世界,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希望到那一天,她们能自在地出门看星星,
没有担忧,没有眼泪,没有疼痛,快乐校园。
而不是除了一再逃离别无他法。
别忘了,每个孩子成长的一开始,
都是在教她,自由地追逐星辰。
本文转载自深思读物,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