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1日 18.4°C-19.8°C
澳元 : 人民币=4.5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热帖:那个“羽毛球女孩”为何拒绝林丹?(组图)

2023-06-30 来源: 维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6月8日,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成都树德中学的一位女生林芷伊在媒体镜头前大喊:“我想打羽毛球!我已经两周没有打球了。”

热帖:那个“羽毛球女孩”为何拒绝林丹?(组图) - 1

她的这番话,让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注意到了,他在微博上发动全网去寻找这位“羽毛球女孩”,邀请她和自己一起打球,并承诺会承担所有费用。

人是找到了,但她却拒绝了。日前她在接受采访时笑着回答:“我其实更想留在成都和朋友一起玩。只是把羽毛球当作放松的一种方式,打得也不怎么好。”

这番表态,在网上几乎得到了一致好评:

“拒绝这种事情真的很棒。”

“是个正常人,她父母也是有素养的人。”

“不盲从很好。”

热帖:那个“羽毛球女孩”为何拒绝林丹?(组图) - 2

和家里两个孩子说起这事,他们都很难理解这一决定。我问:“那换作是你们,去不去?”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叫:“去!”

对于喜欢羽毛球的人,林丹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连要到他的签名都很难,何况是见面打球的机会?如果在美国,那这女孩多半就是开心地接受邀请,然后说这是自己最难忘的一个暑假,然而在我们这里,为什么人们一边倒地支持她拒绝这样一个看似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

在一些人看来,这根本不是个好机会。

微博上有两条高赞评论就说:“真要去了,那又要引起各路媒体关注,如果不是很想出名,没必要再去折腾。”“小姑娘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旦去了被媒体关注,甚至以后上了大学还得被身边人问来问去,是很烦。”

我不少朋友就持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这与其说是一个机会,不如说是一个负担,平白扰动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还是不请自来的打扰。现在这时代,不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是件好事。

更多人之所以不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是因为它来自林丹。诸如这样的讥讽,得到的点赞还特别多:“出轨男,算了,保持距离为好。”“林丹作为一个婚内出轨男,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邀请一个女高中生打羽毛球。”在我们这个社会,你最好离那些道德有污点的人远一点,否则搞不好自己也洗不清。

要这么说,那似乎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机会,但不是自己想要的。对然这可能是她这辈子面对面接触林丹的唯一机会,但对别人是机会,对她不一定,林丹又不是非得要见的人。林丹是大神,但不是她的大神,何况还有道德污点。不过,事实上羽毛球名将王小羽、杨晨,乃至成都某球馆老板也都发出了邀请,当然也都承诺不需要女孩承担任何费用,但也都没得到回应。

这还不止是对方的道德问题,而在于双方之间的不平等:和世界冠军交手又怎样?乐趣在哪里?有人甚至觉得这女孩很值得同情:“莫名其妙就因为一句话火了,然后莫名其妙就收到了林丹的邀请,还要承担‘别不识抬举’的道德和舆论压力。”

这就又变成了一个面子问题:“为什么体育运动员就觉得自己脸很大啊,赏别人一个脸,别人必须要接着呢?”也是因此,很多人觉得“林丹太自恋了”、“林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拒绝得好”。

当然,林丹只是邀请,不是施舍,接受邀请也不见得就低声下气了,但问题是这样的邀请本身就让受施者处于不利地位:“对方是名人啊,你哪有拒绝的份儿?”

有朋友就说,这会让他非常不舒服:

林丹打赢你是虐菜,林丹打输你是让着你,怎么都不是一个舒服的状态。正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力更应该像是一种温和的,偏偏在这件事情当中是一种无声的强有力的压迫似的,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我真的会觉得是一种压迫,不分对方是什么名人,只要是个名人即可。

这种对泛化权力的敏感、警惕当然也不无道理,但也恰恰表明,人们是在权力构造之下看待人际互动的,而这种权力几乎又是无处不在的。这样一来,他们既想要人格平等,但又觉得很难得到。如果你真的不在乎林丹是谁,那大大方方去就是了,管他呢!

热帖:那个“羽毛球女孩”为何拒绝林丹?(组图) - 3

林丹

还有一些人倒是认可这是一个机会,但正因此,拒绝它是更难得的。为什么?因为这证明了她洁身自好,不卑不亢,不为名利所动。媒体报道的赞许,其实就隐含了这样一个道德判断,并因此认为她为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

我们的文化特别鼓励这种“本分”和“拒绝诱惑”——就好比奖励你一个东西,你还表示自己不需要,仍然过自己的平常日子就好了。你小时候可能也接受过这样的师长教导:别人给的礼物,哪怕你真的很想要,但作为一个好孩子,一定要拒绝。

在我老家的方言里,有一句俗语:“一客气,一知己。”讽刺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傻瓜:别人只是跟你客气一下,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因此,无论别人是假客气还是真心好意,懂礼貌的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曾听人说起这么一件事:他小时候过年,上海的叔叔回乡,听说他期末考试不错,很高兴,说想带他寒假去上海玩几天,开开眼界,算是给他的一份奖励。1980年代,对于崇明岛上长大的孩子来说,这还是难得的机会,他本能地就想答应,但他父母代他再三推辞了,事后和他说:你想去,爸妈以后代你去,做人要有骨气,不能平白受人恩惠,麻烦别人。他怏怏不乐,但也只能接受。后来和我谈起,他说,虽然长大后去了无数次上海,但不知为什么,那始终是自己心里无法忘却的一个遗憾。

从小沉浸在这样的价值观里,人们会把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说服自己“好事”其实是“坏事”,有自尊心的个体应当是不假外求的,这么一来,“接受”比“拒绝”更让人不舒服。有朋友说:

我小时候也这样被教导。我小时候就经历过一次,有人送我礼物,我想也没想就接了,我妈妈事后说:“你当时不应该接受。”当时还有另一个小朋友也被送了礼物,他后来跟我说,他想不通,为啥他妈妈不让他接,我就要接。当时我听了很受震撼,因为我从没听过违背父母意思的声音。

前几天去我伯伯家,他要给我一个大号玻璃杯,我下意识拒绝了,昨天回来泡茶才发现自己真的缺一个大号玻璃杯的。但是不管别人给我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我从小到大被称“有主见”,但这几年才后知后觉自己的选择充满着父母观念的左右。

当然,也有人认为,那是以前,现在的年轻人才不会这样,他们不想要的东西,应该就是真不想要,不是不好意思。为什么不能是这孩子真的活得通透洒脱?跟林丹一起打球不一定有跟同学打球开心,也许她更看重玩得开心。如果对林丹无感,不喜欢他还那么麻烦跑一趟,那相比之下难道不是和死党一起更开心?

一位朋友就强调:“喜欢打羽毛球,跟崇拜羽毛球明星,跟崇拜林丹想见到林丹,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本来就是个人选择而已,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那个女生想清楚了,自主拒绝,有什么不对?

热帖:那个“羽毛球女孩”为何拒绝林丹?(组图) - 4

微笑拒绝了林丹邀请的林芷伊

按照这个思路,其实关键之处在于她本人意愿,拒绝和接受都没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她是自主作出这个决定的,那怎么样都挺好”。我的另一位朋友就持这样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拒绝的理由更宝贵。去与不去的抉择在于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跟自己好朋友一起度过暑假,这里反映出的是决定的出发点是自己的意愿,评判的标准中,包含了个人价值在里面,而且占比还挺高。

外来强加给我的,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要经过“自我价值”的评判。这样的想法已经很珍贵了,最后还付诸行动了,就更难得。

假设,将来林丹拿出更大的诱惑,甚至诱惑不变,孩子自己最终同意了林丹的安排,我也觉得是正常的,只要有过这么思想与行动的实际过程也是难能可贵的。

和其它解读不同,这种看法看起来更加后现代:在个人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没什么好说的,也没必要给不同选择设定出什么意义来。在这一意义上,她的选择不仅是自主的,也是自由的。

但如果是这样,那怎么解释现在一边倒地支持她拒绝?如果她果真接受了邀请,舆论还会是这样吗?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她接受,至少那些称赞她“有骨气”、“不功利”、“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动”的声音恐怕就消失不见了——称赞她拒绝林丹邀请是“不盲从”,本身就暗示,如果她接受,那就是“盲从”了。

就此而言,她的选择虽然看似是自由的,但社会上其实普遍认为她拒绝才是“更正确”的选择,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当然也不清楚她究竟是如何做出这一选择的,同一个行为完全可以用相去甚远的理由来解释,我感兴趣的是公众的反应:在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中,面对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为什么支持她拒绝的理由如此之多,而赞成她接受的理由却如此之少?

一位喜欢羽毛球的朋友说:“单纯从打球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机会;但我不想因此惹上麻烦。如果能私下和林丹交手就好了。”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从好机会变成了烫手山芋?

这里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林丹的邀请看似是一个机会,但无论是他的身份(世界冠军)、道德形象(曾经出轨)、行为(公开喊话),给多数人的感受是负面的,只有少数人感受是正面的。

还有不少人怀疑他这么做的动机——一个出轨男,想邀请女高中生打球,安的什么心?是想洗白自己形象吗?他有商业利益,是不是需要公关形象的曝光机会?很少人会想,林丹都已经世界冠军了,为什么需要蹭这么个热度,他就不能单纯只是想做点好事,来推广羽毛球运动吗?不论他的动机为何,这里最大的讽刺在于,林丹是整个事件中最大的输家。

在这其中也能看到,人们在看待这一机会时,其反应是深深嵌入在权力、道德和情感的话语网络之中的,这就很难单纯只是把它看作是一件好事。这里的吊诡之处在于,称颂年轻人“敢于反对世俗的价值判断”,拒绝送上门来的好处,但这种拒绝本身也符合“世俗的价值判断”,是得到鼓励的。传统价值观和后现代理念,在此奇妙地合流了。“顺从自己心意”看似再正确不过,但却被不同立场的人合理化自己的信念。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自主”和“自由”的选择,也许只是意味着自愿选择顺从社会规范。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拒绝作为一种防御性反应,更能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换句话说,个体要想获得自由,恰恰要表现出对社会规范的遵从。

所以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自主选择,还是自主选择的幻影?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