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重庆男子殴打老婆,9岁女儿一张纸条,看哭全网…(组图)
孩子早就对父母的关系了然于心,只是必须靠父母生存的他们,很多时候不得不靠讨好和巴结,委曲求全。
看了劝父母离婚的重庆9岁小孩的故事后,我更确信了这一点。
8月31日,凌晨一点多。
重庆一个普通人家,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父母的大床旁边支着一张小床,小床上躺着年纪尚幼的姐弟俩。
监控拍到的画面显示:
就在这时,原本躺在床上的父亲,突然像深夜遇见鬼的野狗一样,“嗷”一声从床上跳起来,以刘翔跨栏般的极速,猛地一下将妻子从床上推到床下的地板上。
猝不及防的妻子,头部和后背狠狠地撞到墙上。
惊吓和疼痛让妻子下意识地用右手捂着受伤的后脑勺。
事发当时殴打老婆的视频截图
父母的争吵,惊动了旁边小床上的兄妹俩,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但打疯了的男人,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他赤裸着上身,嘴里叼着没有熄灭的烟头,双手猛扇猛掐被逼到墙角的妻子,恶狠狠地骂着什么。
而后一把夺过妻子的手机,砸到旁边哭喊着前来劝架的女儿身上。
打老婆的过程中,男人的烟一直没有熄灭
丝毫不顾捂着受伤头部的妻子,瘫在地上痛苦的表情。
打完后,男人气鼓鼓地甩门而去。
见爸爸离开后,原本躲在床上瑟瑟发抖、穿着白色裙子的女儿,像只小白兔一样,从床上一下子飞奔到床下受伤的妈妈身旁,抱着妈妈的头,将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
小女孩紧紧搂住被打的妈妈
受惊吓被殴打的母女俩,就这样抱作一团,互相安慰。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被家暴的妈妈,第二天下夜班回来,看到了已经开学的女儿,留给她这样一个纸条:
“妈妈,你帮我定一下7点的闹钟,谢谢妈妈。
另外就是,如果你和爸爸离婚了,我跟你。如果你放不下龙二娃(弟弟)的话,我也可以跟爸爸。
妈妈,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不要勉强自己,记得把门锁好。”
小女孩给妈妈留的字条
正是这张温暖贴心的纸条,让妈妈忍不住崩溃大哭,并说自己之所以被丈夫家暴,是因为她每天都要上夜班,而丈夫天天打牌,玩游戏,半夜也不睡觉,更不管孩子们。
之前,她就很多次和丈夫沟通过,但都无效。
被打女子说丈夫暴力又不求上进
对于9岁女儿,这位妈妈流着泪说:
“她小心翼翼地让妈妈选她,又害怕妈妈放不下弟弟,最后做出牺牲把妈妈让给弟弟。
弟弟两岁,从生下来第一天每天每晚都是我亲力亲为,上班都带着一起,又叫我如何割舍得下。
此刻,我真痛恨自己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带走俩姐弟。
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肯定不会因为选择谁放弃谁而痛苦,我的心真的好痛。”
看了女儿的纸条后,妈妈流泪恸哭
可怖的家庭暴力。
懂事的无辜孩童。
自责的受害女性。
让很多刷到这条新闻的人,尤其是已婚已育的女性,忍不住落泪共情。
但,善良的人们,最终必须接受的真相是:
眼泪和共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受伤的人们最终还要走向勇敢和自救。
而我看到这个新闻后,更想谈谈那个9岁女孩的纸条背后,藏着的3个真相——
●第一,父母的婚姻是不幸还是幸福,孩子一清二楚。
常常有善良的读者给我来信说:
“我姐姐/闺蜜/女同事,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但她家孩子怎么还是抑郁了?”
我给他们的回复是:
抑郁的源头未必是家庭,而你看到的幸福也未必是真相。
因为,大人们擅长演戏,而孩子们并不好骗。
一个家庭到底是温暖的还是压抑的,父母关系到底是和睦的还是撕裂的,大人们是骗不了孩子的。
回到新闻中9岁女孩的字条上来:
亲眼目睹父亲殴打母亲的小女孩,以超出年龄的温柔和接纳,希望受害者的母亲能听从内心,做出最真实的选择——“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不要勉强自己”。
这份让人心疼的早慧,恰恰曝光了这个家庭最大的问题:
暴戾的父亲,纷争的父母,让孩子早早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任性和天真,而拥有了超出同龄人的宽容和慈悲。
这令人感动,但并非好事。
因为每个过早失去童年、过度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压抑而委屈的自我。
而所有过度压抑和过度委屈,终会被漫长的人生讨伐。
以学业,以恋爱,以婚姻,以人际关系,以过分考虑他人过度牺牲自我的讨好型人格。
所以,心理学上有句话:
过分懂事的孩子背后,站着需要反思并改变的父母。
“是什么,是谁,剥夺了孩子的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让ta陷入心事重重的过分体谅和担惊受怕里?”
硬币的另一面:
很多婚姻不幸福的人,总爱欺骗孩子,遇到事儿总瞒着孩子,不离婚强忍着过下去以为是为了孩子。
劝被家暴的妈妈不要忍的9岁小女孩,给我们很多人敲响了警钟:
当你感觉到不幸福时,你的孩子一定也是痛苦的。
不必拿孩子当自己无法离婚的借口。
很多时候,疼痛也要选择离婚,恰恰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不再活在战争和恐惧中。
●第二,直面自己的匮乏,而不是拿孩子当借口。
判断一个成年人是不是勇敢的标志,并不是他(她)是不是年薪百万、走路带风,而是看他(她)敢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看了9岁女儿的字条后,妈妈那句“我真痛恨自己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带走俩姐弟”的感慨,一句道破了陷在垃圾婚姻中左右为难的女性的共同问题:
说白了,就是钱不够的问题。
因为自己无法挣太多的钱,无法养育所有孩子,不能把孩子们都留在身边,所以在离婚大战中因缺钱而无法理直气壮,很多时候就不得不得过且过,隐忍退让。
但,请记住:
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根本上是我们能力不足的问题。
女人和孩子(图源网络)
只有承认并看见这一点,我们这代女性才不会步入母辈的后尘,动不动就发脾气摔碗地说:“我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
这里面需要掰扯清楚的一个关系是:
我们能力不足的问题,和我们想要孩子的愿望,本质上都不是孩子的原罪。
我们的能力不足,可能是害怕世俗的指点、丈夫的殴打、自己的胆小,也可能是工作的不稳、金钱不足、底气不够……
但,即便这样能力不足,我们还是希望和孩子在一起,把孩子带在身边,离婚也不放弃孩子,于是造成了我们的能力不足和愿望期待的落差。
但归根结蒂,无法离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能怪罪于孩子。
更不能因此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以“我都是为了你”的抱怨指责,在暗无天日的婚姻里,将不幸和悲伤通过日复一日的争吵和殴打,一代代传到孩子那里。
基于此,我敬这位重庆妈妈说出了真相。
她没有打着“为了孩子”的幌子,让孩子陷入“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妈妈”的强烈耻感中,一辈子都背负着“我对不起妈妈”的道德枷锁和负罪压力。
她承认了自己的无力和离婚的两难,这是勇敢和改变的前提。
●第三,任何选择,都有取舍和代价的残忍。
很多不愿或无法离婚的女子,总爱用离婚后会面临怎样的舆情和艰难,自我恐吓。
每每遇到这样的女子,我都会问她们:
你不离婚,难道不是一种选择吗?
选择不离婚,选择留下来,一样承受更多:
被殴打,被忽视,被背叛,被恐吓,被伤害,被最亲密的人冷漠以待,被看似圆满的家庭不停内耗……
只是,因为你已经熟悉了这种病态的味道,所以才迟迟不敢去动手术,切掉这个肿瘤罢了。
但肿瘤始终都在,区别在于你什么时候,被它吞噬,或者决定切掉。
面对有毒的婚姻,不离婚和离婚,都是一种选择。
区别在于你在熟悉的味道里,伤害自己,还是在崭新的模式里,疗愈自己。
与此同时,你需要习得的认知是:
既然是选择,就没有双全法。
选择了左,就意味着舍弃右。
选择了东,就意味着背离西。
特别是经济能力不强的女子,为了走出垃圾婚姻和有毒关系,在选择离婚时,都会像新闻故事里的妈妈那样,无法在“追求自由”和“带走孩子”之间,找到平衡。
但那个9岁小姑娘的字条,给了我们答案:
离婚没有双全法,既顾自己又顾娃。
面对糟糕的伴侣,尤其是家暴伴侣,最好的办法是先离婚,能带走两个孩子更好,不行就先带走一个。
因为,自爱自救,才能爱人救人。
最后,这个开学季,和所有看到这篇文的父母和孩子,分享一句话:
每个父母,真正需要养的第一个孩子,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