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8.4°C-34.6°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2023-10-18 来源: 一条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9月23日,《M+希克藏品:别传》在香港开幕。

展览中,120余件重量级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都是由一位瑞士老先生捐的,

而这仅仅是他捐赠数量的不到十分之一。

他是乌利·希克(Uli Sigg)——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

希克坐在展品《2021年11月12日》的椅子上,椅子被新鲜猪肉填满。遵循艺术家的意愿,此作品被重新命名,以纪念M+的开幕日

1979年希克第一次来中国,

从90年代至今,“百科全书式”地收藏2400多件作品,

为中国当代艺术留下40年发展全貌。

2012年,他将其中1463件作品捐赠给

中国首个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M+,

成为M+的馆藏核心。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

本次展览现场部分作品

这些藏品将分三次展览在M+展现,

现正展出第二场《M+希克藏品:别传》。

9月底,一条摄制组在香港见到希克博士,

共同回顾他在中国40年的观察和研究,

对这项重大捐赠的考量,

及他对一名“收藏家”的理解。

自述:乌利·希克‍‍‍

编辑:张锐嘉

责编:陈子文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4

M+博物馆由曾主导设计鸟巢的

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设计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5

希克为一条讲解现场展品《可乐计划(萃取结晶)》,2009

距上一个M+希克藏品的展览开幕已经过去了接近两年,但希克时常来到香港,这次是为新展的策展和开幕活动来了一周。开幕第二天早上八点,他独自来到展厅,刚到便和工作人员讨论起展品的放置,身着白色衬衫,十分低调。

一条的采访安排在开馆前,所有装置和影像资料的声音被暂时关闭,希克坐在一幅白色绘画前,在这个层高至少8米的偌大展厅中,显得尤其平静。

希克今年77岁了,距离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已过去40余年。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6

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人生》片段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7

图源: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人生》

他身上有诸多与中国相关的标签:中国的第一位外国投资者、前瑞士驻中国大使、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推手、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创立者……

他把自己看作中国的研究者,他在中国写作、谈生意、参与政治……“但艺术收藏是我研究中国的最主要的方式。”

他捐给M+的藏品,涵盖中国艺术家们从1974年至2012年的创作——完整地展现过去四十年中国艺术的历史。

“在那个年代,中国这批当代作品没有人能够保护得好,所以他想替中国人保护好这段历史。”希克的老友、前M+希克资深策展人皮力,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希克的收藏逻辑,“他一直相信这批藏品应该留在中国。”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8

「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展出重量级中国当代艺术家

张晓刚、方力钧、耿建翌的作品(从左至右)

摄影:梁誉聪 ,图片由M+提供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9

《老人院》(2007年)于「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现场,2023年 © 孙原、彭禹 摄影:郑乐天,图片由M+提供

2008年,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规划大型美术馆、博物馆,希克觉得是时候给这些艺术品找个“家”了。陆续与多个机构谈过几轮后,他最终选择了香港M+,并在2012年完成了捐赠。

据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人生》,他捐赠的1510件藏品,在当时估价高达1.55亿美元,折合港元13亿。(注:其中1463件为赠品,另47件由M+购藏并支付一定费用。这也是如今大量捐赠时一种较常见的做法,受捐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以显示对藏品的承诺。)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0

展厅外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1

希克展厅「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览现场照片

摄影:郑乐天,图片由M+提供

2021年,经历漫长而曲折的筹备,M+开馆,公众终于得以一睹这批“传说中”的藏品的真容。

M+希克藏品将分三次展出,第一场“从大革命到全球化”,作品像编年史般串联起中国社会40年里的重要节点、事件;现正展出的第二场“别传”,更聚焦90年代后的高速发展下,艺术家们对消费主义、财富、国际化的思考。

采访中,我们谈及他人生中最贵的一笔收藏——2008年前夕,希克以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8亿元)拍下曾梵志的一幅作品——“那真的是很大一笔钱。”他的表达直接,没有什么避讳,“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曾经历过一段爆炸式增长,但我从没觉得它们会让我变得特别富有,因为我早就决定要把它们捐赠回中国。”

采访结束后,希克离开展厅,一个人坐在门外的椅子上看手机、处理信息,如果不特意介绍,看展的观众应该很难发现门口这个老头,就是捐赠M+博物馆核心馆藏的人。

以下是希克的讲述。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2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3

一条专访希克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4

1979年,希克作为迅达电梯代表团一员来到中国

我挺老了(笑),今年77岁,但这是我的优势,得以让我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整个变化。

1979年初,外国人到中国只能从广州入境,我受到中国方面的邀请,作为迅达电梯公司的代表团来到中国。他们对电梯的技术很感兴趣,让我们来做技术分享。当时住在北京饭店,两个人一间房。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5

70年代末的北京街头

那时的中国跟现在可是天壤之别,计划经济时代刚结束,物资匮乏,人们也相对贫穷,女性是不化妆的。我记得当年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了5种永久性波浪卷发型,一时间所有人都去理发店做头发,人们精神面貌也十分统一,大多身穿简单的白色衬衫。还有建筑,当时24层的一栋楼是全中国最高的建筑,完全不敢想象。

实际上我来中国的初衷之一,就是想看看当代艺术,因为此前我就在收藏西方的当代艺术。但一直跟着代表团行动,我以为是我没机会看到。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6

星星美展现场 1979 摄影:池小宁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7

“星星”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前留影,前排左起:曲磊磊、李爽、钟阿城、马德升;后排左起:王克平、严力、黄锐、陈延生,1980,摄影:欧普雷

1979年9月,我在北京的报纸上看到了民间艺术家自发组织星星美展的新闻,突然意识到:哇,原来中国当代艺术之前还没有出现!因为从现在开始,民间艺术家才可以自主创作。

从那时,我坚定了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决心,开始“地毯式”地拜访艺术家工作室。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8

希克拜访艺术家,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人生》片段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19

圆明园画家村街景 1995年

那会儿的艺术家特别穷,在东村,有一小房间就不错了,冬天也没有暖气,每个人都穿着棉大衣,上面沾的全都是油漆和油墨,作品的画幅也比较小,因为空间小、材料费很贵。

当时没有人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我就想这事如果国家博物馆不做,为什么不能由我来做呢?经过几年的探访和研究后,我给自己下了个任务:尽可能全面地收藏,梳理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脉络。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0

现在回看我收藏的作品,就像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从最初中国艺术家跟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到后来的高速发展;从物质贫瘠,到高度消费主义——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地方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

至今我还在不断梳理我的收藏,尽可能地完善这条故事线。我的视觉记忆很好,能记得每一件作品。从90年代到现在,我一共收藏了24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

但这些作品留在我手里没有意义,在瑞士、纽约都没有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应该留在中国。

2008年左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大型美术馆的规划,我觉得是时候给这些艺术作品找一个“家”了。我跟北京、上海的博物馆都谈过,后来M+的意愿尤其强烈,并且给到了我很满意的方案,我就选择了M+进行捐赠。我也认为这座香港的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主要关注点。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1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2

《我的东西第5号:2002年的5000件垃圾》2001至2002年 

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 洪浩 ,图片由M+提供

《M+希克藏品:别传》是第二场M+希克藏品展,一共展出超过120件藏品。主要关注90年代后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主义贯穿展览。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3

《将梅赛德斯─奔驰沉入黄河》1997年 

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 赵半狄 图片由M+提供

进入展厅,我们看到奔驰车坠入黄河的画面。90年代,梅赛德斯·奔驰等外国豪华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这代表着新的财富进入,而下面是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把奔驰车坠入黄河,代表着当下中国社会和资本主义的碰撞。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4

希克为我们解说何翔宇的作品《可乐计划(萃取结晶)》(2009),右图为作品特写

旁边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将120吨可口可乐煮沸一年后的残留物,可口可乐实际上是第一批进驻中国的国外消费品牌之一,大概在1981年左右,可口可乐公司送了中国一整个可乐罐装厂作为礼物,最开始甚至只能用外币购买可乐。

这个作品已经完全看不出可乐原来的样子,甚至变成了有毒的物质,表达了消费行为的挥霍,让人重新思考这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5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6

刘鼎《产品》,2005

这件作品是想说复制品,尤其是为西方市场制作的复制画。艺术家真的安排了一个集体生产线,有专门的人画鹤,然后画被移动到下一个人画树,一幅又一幅,就像是真正的工业生产,当然这跟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相去甚远,但这的确就是现实。在广东的这个村子(大芬村)很有名,以制作仿制画著称。

从这幅作品中,你能看出中国社会当时趋于全球化,还有高效的生产线模式。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7

「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现场,2023年

摄影:郑乐天 ,图片由M+提供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8

路青《无题》,2000

这次展览中也有一些女性创作者。这幅长达40米的绢纸作品是路青花费一年时间创作的,每天她都会坐下来填满密密麻麻的方块,不同的运笔力度代表情绪的起伏变化,这个作品也代表了她一年的心境和生活。

现在花一年时间创作一件作品的艺术家已经不多了。

在80年代,进入艺术学院学习的女性远远少于男性,这也导致后来艺术行业男性的作品多得多。但现在情况在转变,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学习艺术,甚至比男性还多,未来我们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29

本次展览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艺术作品

开放后,中国艺术家们还面临一个境况:在外部还有一个国际主流的艺术圈,竞争非常激烈,充满了大型拍卖、各种展览目录、封面故事。你可能有野心跻身主流,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和分量的艺术家——但是要拿什么与那些最优秀的同行竞争?

中国艺术家可能还得回到自己的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这种差异。然而不同当代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有人把传统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徐冰属于一直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进行创作。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0

徐冰《喜马拉雅计划〈文字写生〉素描》,2000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1

“我坐在山上,面对真的山写 ‘山’……在河水的地方写 ‘水’ 字。云在移动、山色变化、风吹草动、生灵出没;我兴奋地记录它们!”—— 徐冰描述他1999年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旅行,写于2013年

你看徐冰处理中国文字的方式,这幅作品他在山的地方写山字,在水的地方写水字,探索自然和我们人类思想的关系。

他已经创造了四种使用文字的方式。后来他还用这种文字出版了一本书(《地书》),小孩也能阅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不再取决于语言知识,就很有意思。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2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3

希克在家中一幅邵帆作品旁

摄影© Karl-Heinz Hug

大部分人是这样开始买艺术品的:“哦,我家这有个沙发,那有一面墙,我得找点东西来装饰我的家。”逐渐地,艺术品成为了这件“家具”。很多人就停留在这个阶段,这没问题,我不做评判。

但成为一名真正的“收藏家”,就不仅仅是积累东西了。我认为好的收藏实际上是在反思,甚至再创造,收藏的过程一直问自己: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我想要被什么样的艺术包围?我想通过收藏表达什么?著名的艺术家杜尚曾说过,“收藏家本身就是艺术家。”

我收藏的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研究艺术家如何进行创作,这不仅能帮助了解艺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能从他们身上映射到中国社会的现实。

我跟99%我收藏的艺术家都有过互动,有的停留在友好交谈,有的则是非常好的朋友,我还会委约他们创作,甚至和他们共同创作。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4

「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现场,2023年

摄影:梁誉聪 ,图片由M+提供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5

冯梦波《乱码山水:2007WCSSXL01》(2007)局部

比如这幅冯梦波的作品,有一天我看到一幅背景是用电脑生成的中国风景画,我就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做一幅让年轻人也感兴趣的山水作品?于是从经典山水画中截取质感和肌理,套用在电脑程序的模型中,反复调整,形成这幅数码山水。

这幅画几乎具备山水画的所有元素,有岩石、松树、书法,但看起来跟山水画毫不相干,看不出这是一幅画还是一张照片,这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激发观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水墨画。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6

希克在瑞士的家,位于卢塞恩附近的湖中小岛

素材来源:《乌利·希克的中国人生》

我个人收藏过最贵的作品是曾梵志的一幅作品,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8亿),就在2008年前夕成交的。那的确是一大笔钱,至今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记录。

90年代我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比较贵的作品也就是几百美元,很快,价格涨到了1000、3000、5000美元。到了2000年后,价格真正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因为专业的国外藏家涌入,中国买家也开始入场,这种价格不断上涨的势头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一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也直击艺术行业,不论在中国还是国际上都是如此,价格崩塌后,很多人也在艺术圈消失了。

这就是艺术市场,我只是一个观察者而已。对我来说,我从没觉得这些艺术品会让我变得特别富有,一刻都没这么想过,因为我早就决定把他们捐赠回中国。所以我收藏作品,不在乎在别人眼里这件作品会不会涨。这次展览里也有很多无人知晓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价格很低。

在艺术市场的游戏中,作品质量只是众多元素中的一个,作品价格可能更多跟买家的“品味”有关,现在还跟尺寸大小有关。因为现在中国藏家们都生活在高档住宅,家里有大面的墙。

一个瑞士人用30年收藏2400多件中国艺术,又将它们捐回中国(组图) - 37

希克在家中

摄影©Michael Englert

我倒也希望能有一个装下2500件藏品的家(笑),但这是不可能的。捐赠之后,我还有几百件藏品,一部分挂在瑞士的家里,我经常会更换它们,有时想再看看老作品、老朋友,有时跟最新收藏的作品相处。

捐赠藏品的时候,我妻子对很多决定都不高兴(笑),因为我送走了好几幅她的最爱,“你为什么要把它们送走呀。”我说我必须这么做,我不能把最好的都留下,反而要把最好的送给博物馆,实际上这也是为了艺术家。

最终,应该有一个地方能让人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脉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Friday粥_是卧底
Friday粥_是卧底 2023-10-18 回复
他们国家人少,没人要也没人懂。
反胃兔子
反胃兔子 2023-10-18 回复
虽然不懂,但是仍然被深深地感动
萌呀
萌呀 2023-10-18 回复
普通人无需为收藏而收藏,能够看到和理解一件艺术品,选择自己能够负担的艺术品装点家居,欣赏不同的艺术品装点心灵,让艺术融入生活,就已经足够。
婕_Abigail
婕_Abigail 2023-10-18 回复
感谢希克先生保留并记录了中国七十年代以来的这些当代艺术品,那段岁月要想这么完整的保留真的很艰难。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