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那个在课堂上讲解“春宫图”的老师,被堵上嘴了(组图)
假设一下场景:
如果有老师在课堂上放春宫图,你会怎么想?
如果该图旁边配上的还是这样的文字,你又会怎么想?
春宫图加上直白暴露的文字,这两者配合起来的杀伤力,不亚于把一个点燃的炸弹丢进一个火药库里。
有多少人会立刻联想到近些年来网上爆出的老师对学生的侵犯、精神控制等负面文章?
然后理所当然地,愤怒的情绪立刻被点燃:为人师表,毫无廉耻之心,必须查他!
但是,如果这个帖子再补充上这些信息呢?
首先,这堂课是中医学院里的“性医学课程”。
其次,老师所讲解的春宫图出自《素女经》,这本古籍是中国古代颇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在中国性文化书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此外,因为古人对繁衍生育看得较重,许多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此类内容。
这样看,是否就觉得这堂课的内容并没有任何问题了。
然而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里,这里发生的事情只是把一个点燃的炸弹丢进了一个火药库里。
12月6日,网曝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春宫图”。
随着这个文案还有图片的传播,这起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因为文案没有多做其它的解释,当这件事情传播开后,授课老师遭到了网友的一致质疑。
许多网友认为,课件内容过于露骨,不宜在课堂上出现。
12月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表示: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这个回应让舆论进一步发酵,甚至登上了热搜,至此越来越多网友参与进来,这才终于有人为这个老师喊冤。
有上过这个老师课程的学生现身说法。
有网友认为“这个时代谈性不该羞耻”。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从这个帖子没头没脑地发到网上的那一刻开始,这个老师的嘴就已经被“堵上”了。
学校会怎么处理这个老师,我们还不知道。
但从学校不得不处理这件事情开始,这件事情就已经很悲哀了。
这是教师的悲哀。
在网络里被舆论“堵嘴”的老师,这样悲哀的事情在近年来不在少数。
今年五月,兰州大学就刚上演了一起。
5月22日,网上有个帖子疯传,大意为兰州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抗美援朝的时候,发表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暗指抗美援朝是错误的选择。
有心人甚至还特地去私信各个营销号,让这个恶意满满的帖子继续传播、发酵。
授课老师瞬间被千夫所指,连带着该学校也陷入非议。
但幸好的是,这所学校当即雷厉风行地给予了反击,捍卫了老师的名誉。
学校成立了工作组去调查核实,他们调取了课堂视频、向学生了解了情况,然后马不停蹄地将真相还原:
授课老师立场没有任何问题,那些所谓的错误观点是老师作为反面例子在课堂上讲述的,老师当时明确指出了这些观点是错误的,网上内容是发帖人的断章取义。
因为校方的有作为,这起恶意诽谤事件瞬间平息,不但还了老师清白,学校也避免了信誉危机。
这个老师显然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靠谱的学校。
但其它老师呢?
如果学校对网上的流言不上心,如果找到的证据没有说服力,那么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万劫不复。
他们都赌不起。
在兰州大学事件后,就有老师干脆道:在学校三令五申强调课堂纪律之后,我在课堂上除了必要的知识表述之外,再也不涉及其他内容了。
他们是承担了教书育人责任的老师,理应对自己的学生倾囊相授。
但是,他们首先是人。作为人,他们履行这一切责任的前提是保障自己的基础权益。
当老师人人自危、当师生关系摇摇欲坠,教学内容也注定走向下滑。
这又是另一种悲哀——这是教育的悲哀。
学生将老师的言论放到网上,这其实是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的举报。
它更便捷,只有有一部手机就可以。
它效果也更显著,只要内容足够抓眼,上一秒发送下一秒可以覆盖全网。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隐匿性,对于那些真的在校园里被霸凌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拯救自己的重要渠道。
之前的山西小学生霸凌事件正是通过网络渠道,才得被大家关注,继而得到严肃处理。
但不可否则的是,它的弊端同样显著。
因为一旦网暴开始,真相已经没人在乎,而被舆论捂嘴的当事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还记得在那个在普利策奖上斩获奖项的著名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吗?
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刊登了名不见经传的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苏丹》。
该照片的摄影主体是一个苏丹女童和一只秃鹰:女童因为饥饿跪倒在地,她后方的秃鹰则虎视眈眈地准备猎食她。
这张摄影作品一经刊登就传播世界,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注意。
但比起照片的艺术性,大家更关注的是摄影师为什么不救助女孩。
他们咬定了摄影师只顾拍照,没有任何人道主义,甚至还有流言说在照片拍摄完后,女孩就被秃鹰摔死而食。
普利策评委和凯文·卡特的朋友都为此做过解释:
孩子的母亲就在附近、孩子手上有一个环,证明着她当时正处于有组织的人道保护、此外凯文·卡特等记者前往非洲进行拍摄时,也因为当地爆发的传染病,一起被要求不能接触当地居民……
但这些声音统统被堵住了,普利策评委在电视上解释时,电视台直接将他的画面切掉。
澄清传递不出去,只有恶意在翻腾、在杀人。
一个记者开了专栏抨击凯文·卡特:你看这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
凯文·卡特的好友也因为被误当作凯文·卡特,被枪杀。
于是在1994年7月——在那张摄影作品获奖四个月后,痛苦了许久的凯文·卡特也自杀身亡。
他响应了“民意”,痛苦死去,至于真相是什么,无人在意。
舆论杀死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又这么残忍。
而如今就是这样恐怖的东西在涌进校园,又把枪口对准了老师。
拿起枪的人大声喊着:要保护学生。
但谁又来保护老师?
他们要完成繁重的教学指标;他们要配合学校的行政任务;他们要照顾学生的心态情绪;
他们还要面对各种会议、评比、检查跟报告。
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但到了现在,他们还要担心一不小心就被抓住把柄,陷入网络的枪林弹雨。
所以说,网络舆论这把枪不能滥用,绝不可以用舆论给人判刑,更不能没有“上诉”就摁下扳机。
让子弹停留在弹匣里,让被告和原告各抒己见,让真相先水落石出。
但终究,最重要的还是——
不要随便把教书育人的老师推进舆论的漩涡;
不要轻易把传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审判的刑场;
更不要网络暴力变成一场肆意屠杀的大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