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今年中国两会 五件“没有”的事情(图)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全国“两会”日前闭幕,日经亚洲报道,这次两会出现五个“没有”,包括没有总理记者会、没有令人惊喜的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的外交政策、没有风险的安全措施及没有偏离习近平路线。
今年中国全国“两会”(政协、人大会议)日前闭幕,一如外界预期,两会通过全部7项议题,包括修订国务院组织法,以加强党的领导。
日经亚洲(Nikkei Asia)11日报道,今年中国“两会”中五件“没有”的事情,较会议本身达到的目标更引人注目。
以下是五件“没有”的事情:
一、没有总理记者会。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娄勤俭宣布,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不再依往例举行总理记者会,且本届全国人大后几年也不再举行,打破了30年来的传统。
自1993年以来全国“两会”都有总理记者会,虽然媒体的提问被预先筛选,记者会被严密控制,但仍然是媒体一个与中国领导人互动的难得机会。取消总理记者会被广泛视为中国几十年来,努力塑造透明的形象出现倒退。
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在其X平台帐号表示,取消总理记者会“使闹剧变成默剧”;东京大学教授阿古智子表示,资讯控制已成为一种常态,但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并没有产生北京想要的结果。
中国14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北京召开。(AFP)
二、没有惊喜的经济政策。当没有总理记者会令外界哗然之际,中国的经济政策几乎没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包括中国政府设定今年经济成长目标为5%左右,与去年一样。
当总理李强5日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后,主要由中国大陆蓝筹股组成的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6%。香港盛宝金融(Saxo Markets)大中华区市场分析师黄永辉(Redmond Wong)表示,在没有正面惊喜下,市场抛售股票。
虽然中国主要经济官员曾召开记者会,但对提振信心的作用很少。
三、没有改变的外交政策和外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记者会,传达的主要信息似乎是中国打算在外交上坚持到底,包括与俄罗斯搞好关系,把自己描绘成“全球南方”新兴经济体旗手,并与美国及其盟友竞争。
另一方面,王毅批评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外界原来猜测,中国可能会在两会期间公布新任外交部长人选,但结果没有任何提示。
四、没有风险的安全措施。“两会”举行期间北京表面平静,但中国安全机构显然不会冒险。据报道,两会期间约80万名警察、宪兵和公民志工被动员起来“维持秩序”。
日经亚洲记者亲身体验了严密的安保措施。记者进入地铁除了被检查临时身分,还要经过X光检查行李,及接受身体检查。
记者以官方发出的记者证尝试进入天安门广场,广场入口处的保安检查记者的护照和记者证,并从记者的背包拿出所有物品仔细检查,甚至是一支萤光笔、一本空白笔记本,或将个人日记一页又一页翻阅。
完成所有程序后,记者还是被拒于门外。两名以游客身分来到北京的老人也被拒绝,因为他们没有透过微信预约。
五、没有偏离习近平路线。在总理李强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中,16次提到习近平的名字,比去年前总理李克强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多了2次。
李强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的成就“完全”归功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这只是对习近平越来越奉承的一个例子。
中国各地的高级地区官员也公开表达忠诚,包括在各省级代表团的会议上,这是疫情后首次向媒体开放。
本文转载自中央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