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和昔日恩师黄永玉反目,将老师画成一只狗进行讽刺,老师8个字回应(组图)
画家讽刺恩师为狗,恩师仅8字回应。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尊重老师一直是我们尊崇的价值观念。在古代社会中,老师不会主动上门为学生解答疑惑,“好为人师”这个词甚至带有一丝贬义。
因此,古代社会中更多的是赞美那些如“程门立雪”般虚心求学的人。尽管自近代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逐渐平等,但尊重师长仍然是人们崇尚的美德。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尊重师长似乎并不能成为他们道德行为的准则,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范曾。
"知恩图报"的范曾大师,在当今社会已如同网红般备受瞩目。他不仅是我国的大儒,著名的国画大师,还是一位在书法和文学方面有深厚造诣的泰斗级人物。
用"网红"来形容他,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轻视。但如果从他的人格品质来看,这又是无可争议的。毕竟,在现代社会中,像他这样品德高尚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才能,还需要勇气。
关于他的故事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他与恩师黄永玉之间的"斗画"比赛。
范曾,一个十三岁即加入南通市美协的天才少年画家,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第三年,便转入中央美院深造。命运的安排使他与在中央美院任职的黄永玉有了师徒关系,黄永玉作为版画老师,对范曾格外青睐,甚至将其介绍给自己的表叔沈从文。
范曾的天赋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赏识。
在沈从文和黄永玉的帮助下,范曾从美院毕业,进入博物馆成为沈从文的助手,并跟随沈从文一起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
黄永玉不仅在学业上,还在事业上给了范曾很大的支持。然而,范曾年轻气盛,对沈从文的指导时常提出反驳,并认为沈从文的观念已经过时。
尽管范曾只是年轻气盛,但他的行为却让人无法接受。他就像一只白眼狼,不知感恩。
范曾,沈从文的助手,当沈从文遭受批判时,袖手旁观我们可以理解,但他的行为却让人难以接受。他以更接近沈从文的身份,列举了沈从文上百条罪状,使得沈从文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沈从文在书中提到,范曾来他家中不过两三次,却能罗列出各种罪状,这种用心之良苦,实在让人感叹。
黄永玉和范曾的矛盾源于对“尊师重道”的不同理解。范曾为了保全自己的行为,对沈从文进行了攻击,这种行为让黄永玉深感不满。
黄永玉出身贫寒,自小当过童工,做过木匠,后来才成为一代版画大师,这使得他更加重视真实和情感。他对范曾的行为感到愤怒,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一见面就想动手的程度。
虽然彼时他们一个已经声名鹊起于美院,一个正满怀热忱地走在迈向画坛巅峰的路上,因此,直接的暴力行为显然有损风度。
尽管没有动真格,但言语交锋却无法避免,面对黄永玉的辱骂,范曾心中积压的怒火如同山洪暴发,于是在他所创作的《蝜外传:为黄永玉画像》一文中,这场战争正式打响。
范曾一开始就坦承,黄永玉曾经长期地对他进行辱骂,让他感到身心疲惫。之后,他决定对黄永玉的人品和作品进行公正的评价。
他指出,黄永玉的国画水平尚未达到入门级,画作显得呆板和粗糙,色彩和层次都显得不够丰富。他期待着黄永玉能够早日突破这个瓶颈。
文人之间的竞争,终究是靠笔下的功夫说话。那些既会画画又会写文章的文人,尤其值得我们敬佩。在这篇文章中,范曾还特意为文章配上了一幅插图,图中有一只含着骨头的头颅,傲慢地仰起头颅,即使被人牵着,也不改变其傲慢无礼的态度。
这篇对比文章指出,这只被描绘的狗暗示的就是黄永玉。黄永玉也不是好惹的人,当他看到这幅画和长文后,立即作出了反击。
他画了一幅鹦鹉的画,并在上面题了八个字: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他们的争端公开后,大家都赞赏黄永玉的简洁有力,八个字就成功地回击了对方。
此后,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绘画切磋,其中的紧张气氛不言而喻。
曾经持续多年的争端在黄永玉的画作《永玉画猪》中得以圆满解决。画中,一位老人手持烟斗,面前摆满了颜料,正准备开始作画。
尽管"猪"明显指的是范曾,但最终画作并未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矛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在2008年,他们还曾在公共场合握手言和。
或许,所有的纷争到最后都只是一场过眼云烟。
尽管这幅画的竞争在两位大师之间展开,让人觉得有些看热闹,但范曾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李苦禅,范曾的启蒙导师,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差,甚至用《红楼梦》中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来形容他。
这让我们明白,作品和作者必须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