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女通缉犯,栽在了跳舞上(组图)
3月2日是星期六,家庭主妇安娜忙碌了一上午,她正想要看电视剧打发休息时间,突然发现新闻里出现的老妇人很眼熟。
·克莱特被捕的画面。
她想起来了,自己常在遛狗时与那个老妇人相遇,对方也在遛狗,每次都会微笑与安娜打招呼。
让安娜后背发凉的是,那个看似友善的老妇人竟是震惊德国的极端组织红军派(RAF)的第三代头目,曾参与过多起恐怖活动,被德国警方通缉了30多年。
老妇人叫丹妮拉·克莱特,住在克罗伊茨贝格区。那里是德国首都柏林最中心的街区,曾被柏林墙隔开。
使用暴力的RAF
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可一提起RAF,还是会在不少西方人心中激起强烈的感情冲动。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上世纪60年代,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政治运动在美国、法国、西德、意大利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出现。
他们视左翼政治领袖切·格瓦拉等人为偶像,将其话语作为人生信条。1967年10月,切·格瓦拉被杀害,人们对他的狂热崇拜也达到了顶峰,试图通过大规模抗议运动挑战政府。
西德学生运动也在那一时期广泛开展并逐渐进入高潮,并出现多个极“左”组织,克莱特所在的RAF深受年轻人的追崇,大约四分之一的西德年轻人对该组织的政治理念表示赞同。
RAF又称“巴德尔—迈因霍夫帮”,创始人是激进青年安德雷亚斯·巴德尔和女记者迈因霍夫等人。
1968年4月2日晚,巴德尔与同伙引爆了藏在法兰克福两家百货公司的自制炸弹。翌日,他们被捕,并被要求参加“社会化改造”。
·巴德尔
1969年11月,在迈因霍夫的帮助下,巴德尔越狱成功,并誓言发动“更激烈的战斗”,也由此拉开了RAF进行恐怖活动的序幕。
RAF最初有17名核心成员,大多数人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有着非常激进的政治理念,认为当时的西德是“法西斯国家的延续”,要用暴力去推翻它。
为增强“战斗力”,多位核心成员被派往中东接受特训,所以RAF的手段更具破坏力。
不仅如此,组织头目也不停给成员们“洗脑”,RAF创始人之一的迈因霍夫鼓吹暴力。在她眼里,“烧掉一辆汽车是刑事犯罪,烧掉一千辆则是政治行动。暴力不仅是伤害,也是政治表达”。
·迈因霍夫
RAF的第一次大行动在1972年5月,他们攻击了美军在法兰克福的基地,造成1人死亡,13人受伤。1个月后,警方抓捕了巴德尔为首的11名RAF核心成员,并判了刑。
让德国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在巴德尔等人被关押的时间里,RAF内部很快推出了第二代头目,核心人物是有“血腥杀手”之称的克拉尔和德国“最危险女人”莫恩豪普特。这两人比巴德尔更疯狂,他们不断制造恐怖事件,要挟政府释放巴德尔等人。
克莱特也是在那一时期加入RAF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销售代表,母亲是名牙科医生。在学生时代,克莱特常就社会问题表达出激进的观点,在课堂上分发传单,且活跃于各个极端团体之间。
尽管母亲反对她做那些事情,她还是一意孤行,甚至不惜与母亲断绝母女关系。
“德意志之秋”
在RAF,克莱特结识了格拉姆斯和霍格菲尔德,三人经常一同作案。而此时的RAF在第二代头目的带领下,开始将攻击目标锁定为德国各界高层人士。
1977年4月7日,时任西德联邦总检察长布巴克在上班的路上被枪杀。7月30日,德累斯顿银行理事会发言人庞托被RAF杀害。9月5日,RAF绑架了联邦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和戴姆勒—奔驰董事会成员施莱耶。
·警方在时任西德联邦总检察长布巴克的案发现场。
在施莱尔被绑架的44天中,全德国处于紧急状态,大街上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士兵和装甲车。
不仅如此,RAF还伙同中东恐怖分子在10月13日劫持了一架飞机,机上有87名乘客。他们宣称,如果不释放巴德尔等RAF成员,就要处死手里的人质。
时任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断然拒绝接受RAF的讹诈。10月18日,一支反恐怖精锐部队——联邦边防第九大队突然出现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成功解救被扣人质。
巴德尔等人在狱中听到劫机计划失败后,在绝望中集体自杀。1天后,人们在一辆绿色汽车的后备箱里发现了施莱尔的尸体。
·施莱尔的尸体被发现藏在一辆汽车的后备箱里。
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恐怖事件,被以“德意志之秋”载入历史。
伍慧萍告诉记者,尽管德国政府对RAF采取了高压打击,但没能完全阻止该组织的作恶行为,还促使他们产生了新一代头目,给德国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后期,德国政府为彻底消灭RAF,对其采取了分化政策。
另一方面,随着冷战结束,意识形态纷争开始退居次要位置,RAF内部也在对其过去20多年的恐怖行为进行反思,许多人相继退出组织。
克莱特却选择继续留在RAF。大批成员离开,再加上她曾直接或间接参与过一些恐怖活动,那些经历如同“勋章”,让她成为RAF的第三代头目。
从1986年到1991年,西门子公司总裁贝库茨、德意志银行行长赫尔豪森、德国托管局局长罗韦德尔等政商界人士相继被RAF杀害,警方在这些案发现场发现了克莱特的DNA,开始将她列为调查目标。
克莱特不像前两代组织头目那样抛头露面,她行事低调但高效,以至于外界对她的信息知之甚少,能公开的照片也只有一张。
·克莱特
更让警方棘手的是,克莱特自1991年后就转入地下活动了。
此后,RAF也犯过几次案,可凶犯的作案手段太专业,现场几乎没有任何痕迹,甚至连指纹都没有,连警方和情报部门都无法摸清他们的规模。而这些细节都是克莱特精心策划布置的。
为了将克莱特抓捕归案,警方将她列为“欧洲头号通缉犯”,悬赏15万欧元(约合116万元人民币),但始终没有突破性发现。直到现在,被定义为RAF第三代头目操控的10起谋杀案中,仍有9起尚未侦破。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时,他们收到了RAF解散的消息。
1998年8月20日,RAF发布了自行解散的宣言:“今天,我们终止这项计划,RAF的城市游击队也从此成为历史。”组织解散后,成员们继续遵循团结和沉默的原则,拒绝为所作所为道歉。
用另一个身份生活
这些年来,德国警方一直在欧洲各地张贴通缉犯海报,向公众发出呼吁,寻找RAF前成员。警方还定期对DNA和指纹进行评估,找当年的目击者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克莱特仍下落不明。
其实,克莱特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在柏林,且经常参与社会活动。不过,她是以“伊冯”的名字生活着。
·克莱特一直以“伊冯”的身份生活着。
在邻居眼中,“伊冯”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妇人,会为邻居家的孩子辅导德文和数学,也会为不懂德文的土耳其移民代写书信。
平日里,“伊冯”喜欢跳舞,参加过一个巴西文化协会举办的舞蹈兴趣班,在2011年的一场狂欢文化节中表演舞蹈,还和社团成员们一起去巴西和法国旅游。
据巴西文化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伊冯”自称是一位老年护工,靠照顾老人为生,跳舞时会有些害羞。在社交媒体脸书上,有一个以“伊冯”为名的账号,里面有不少她的生活照,和参加狂欢文化节的照片。
直到一个匿名举报,让“伊冯”的线索渐渐浮出水面。
德国有一个以追踪过往的嫌疑人下落的播客节目。12月的一天,电台收到了一名听众的邮件,对方称自己认识的一位友人“莫妮卡”,很可能就是克莱特。因为,“莫妮卡”曾拿着一张带有RAF第三代头目通缉犯头像的海报,宣称自己就是其中一人,听到此话的众人却以为是个笑话。
节目工作人员随即在网上用AI人脸识别技术试图搜索克莱特的照片,结果不到30分钟,他们就找到了克莱特拍摄于巴西文化狂欢节的照片。
·克莱特被AI人脸识别技术搜索出来的照片。
今年2月26日,警察包围了克莱特的公寓。不一会儿,她在警方的押送下走出公寓。其间,她没有做出任何反抗。据警方介绍,他们在克莱特的家中搜到了14万欧元(约合108万元人民币)、一枚手榴弹、一把冲锋枪、一台干扰器和一些有关RAF的各种文件。
作为重要嫌犯,克莱特一直被羁押在监狱里。而监狱外,每天都有民众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克莱特的被捕。这些人的举动被德国民众批评为“疯子”。
·克莱特的支持者聚集在她被关押的监狱外。
伍慧萍表示,德国民众抗议的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一些人认为现任政府不应针对和打击这些昔日的极“左”激进分子,而是更应该打击像“纳粹地下组织”(NSU)那样的极右翼恐怖主义团体;第二,那些原本就与RAF站在一起的人们至今将克莱特视为“战士”,更将声援她视为“反对资本主义”;第三,有人提出,监狱的环境很恶劣,国家将年过花甲的克莱特关在里面,是蓄意报复和压迫这些人,所以他们有必要声援克莱特。
但无论如何,逃亡了30多年的克莱特,都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克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