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无修音直播,谁“慌了”?(组图)
时隔4年再度回归,《歌手2024》一播出就打出了“全程直播无修音”的大动作。
前两期竞演中,夺冠的都是外国选手,一时间,《歌手2024》升级为“华语乐坛保卫战”,不少具有实力的歌手“挺身而出”,表达了参与的意愿。
节目组透露,节目筹备前期邀约歌手时,曾被多位歌手婉拒。因为直播无修音的形式,会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歌手的现场演唱实力。
《歌手2024》首期排名第一的美国女歌手香缇·莫 (Chanté Moore)|综艺节目《歌手2024》截图
近年来,音乐节目修音、垫音现象频现,无论是观众还是歌手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后期处理过的声音。
什么是修音?为什么音乐节目要修音?直播唱live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修音究竟修什么
修音,是指调音师将“干声”导入电脑设备里,并进行修善与调校,以达到预期效果。在音乐制作中,“干声”指未经加工、伴奏合成的人声。
修音主要修两部分,修音准和修节奏,即调整声音中跑调、节奏不对的部分,保证人声始终在正确的声调、节奏上。
不过,对音准的修正并非万能。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秦懿在人民音乐评论文章《修音技术大行其道,是福还是祸?——观近十年中国音乐竞技节目有感》中表示,修正音准时,如果偏差超过二度,容易出现明显的“电音”,即人声音色产生变形。这种畸变导致的失真会让观众明显听到一些突兀的、与歌手音色不符的声音,破坏歌曲的整体氛围。
实际上,人们挂在嘴边的修音,不仅仅是修音,还包括了“后期”或叫“混音”内容,即以下几个维度的效果处理:
音色调整:改变声音的频率特性,以增强或减弱特定频率范围,使声音更清晰或更温暖。动态调整:调节声音的音量范围,压缩或扩展动态范围,以确保声音在不同的音量下都能清晰地听到。混响:添加空间感和深度,使声音更自然和丰富,模仿不同环境的声学效果。延时:在声音中加入时间延迟效果,创造回声或扩展声音的空间感。
从流程上看,一般是先修音,再混音。如果是团体表演或者乐队表演,每个人声和每个乐器分别录制单独的音轨,会对每个音轨分别调整,再进行整体的音轨平衡、混音处理等。
从歌曲类型上,不同类型的歌曲有不同的后期制作方法。比如民歌类音乐在人声上会处理得更圆润和饱满,并在人声和音乐的音量比例上将人声稍微突出一些。而流行类音乐,其人声和音乐的音量比例往往会保持均衡,甚至音乐可能会稍大一点,而人声则会较多保持歌手的演唱个性。
近年来,大量音乐节目出现,促进了音乐后期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江湖上甚至有“百万调音师”的传闻,把调音形容成神乎其技的过程——“无论前期唱成什么样,调音后人人都是百灵鸟”。
想象中的“百万调音师”|图源:《LOL ComediHa!》视频截图
实际上,调音师并没有这么强的挽救能力,不可能取代歌手的真实演唱实力。但调音确实普遍存在于现在的音乐综艺等相关节目中。
为什么音乐节目要修音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同一个音乐节目,现场听和电视机前听有明显的区别。
这主要是因为声音收集和传递的方式不同。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先通过话筒采集,再通过现场的音响设备传播的。
而电视节目的声音,采用内录传播给电视、手机等设备的观众。内录,即分轨录制,通过伴奏轨、人声轨,还有其他可能出现的乐器轨进行分别录制,再在后台对所有音频进行融合。这个过程中,为了使各部分比例更均衡,达到高质量的音乐效果呈现,必然经过混音处理过程。
如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科技学院院长、《跨界歌王》《声入人心》等音乐综艺混音师王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声入人心》每一首歌都有七八十轨,平均一首歌混音整体在8小时左右,而一般录音室唱片一首歌混音是10小时,因此这个节目基本达到了录音室的高标准。
声入人心节目舞台|《声入人心》截图
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为了还原现场效果而对声音进行处理的情况。
音乐节目现场,往往会设置多个音响设备,使得声音更具立体感。再加上现场氛围感的加持,观众会感受到这是一场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一体的盛宴,从而忽略一些小的瑕疵。而剪辑而成的电视节目,不仅需要通过后期处理以还原现场效果,还需要处理因失去现场氛围感遮盖而暴露出的瑕疵。
另外,音乐节目产业链日趋完善,对音乐节目内容的声音标准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超强记忆,参与节目的音乐人出于爱惜羽毛,不愿意冒风险试错。
歌手赵磊在接受南都娱乐采访时表示,一次舞台呈现的效果有多好,主要取决于当天的嗓音状态。歌手徐子未也表示,歌手的压力来源于,一次全开麦、不修音的录制会成为始终伴随其演艺生涯的一个作品,被观众翻来覆去地品味、鉴赏,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任何不好的表现,都会被大家反复地拿出来听”。
歌手徐子未live|图源:综艺《百分百歌手》截图
由于现场环境、设备及音乐人当天身体情况等错综复杂情况影响,歌手可能会在音乐节目现场出现特殊情况。但互联网的“超强记忆”,不管多久以前的节目表现都可能在之后某一天被翻出来,歌手们往往不愿意冒这个险。
新京报曾援引专业人士阿杰(化名)的观点,很多歌手在舞台上代表的并不只是个人,背后还有所属公司、粉丝经济等各种利益链条,忌讳出现任何严重的技术性问题,“一旦突然跑调、破音或者抢拍,外界便会质疑他赚钱容易……但实际上这些歌手是有实力的。所以通过修音给他们加个两三分,我觉得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综艺节目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找到赞助商。据艺恩数据统计,2024年4月播放量指数TOP10的综艺节目中,作为音乐节目的《乘风2024》赞助品牌数量仅次于《种地吧第二季》位居第二,共获8个品牌赞助,出现26种软广类型。
2024年4月播放量指数TOP10综艺赞助情况|图源:参考文献[14]
大量的品牌赞助和软广植入,对节目呈现质量当然也有较高要求。修音等后期处理不仅能提升节目整体“卖相”,还方便延伸其他相关音频产品上架音乐APP进一步传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我们为什么需要直播live?
那音乐节目的直播live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后期修音虽然提升了节目质量,但也给观众带来一种“全娱乐圈不走音”的错觉。对歌手来说,普遍的音乐后期让他们不需要花更多时间磨炼技术和音乐效果,或者被整体环境裹挟无法获得更多时间打磨音乐。
王磊就曾回忆道,当年一首歌可能录两三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录完一首,靠后期修。
尤其对于竞赛类音乐综艺而言,备受吐槽的“唱好唱坏一律修平”的修音方式会使真正的好声音被淹没。直播live不仅能激励歌手磨炼自己,更是保持公平性的重要方式。
而且,修音也有其技术局限。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者邓博在《音准修正技术在现场音乐演出中的应用》一文中表示,对歌手唱功的评判有一些标准可循,如音准、节奏、气息、音色、咬字与情感等,前几项的标准在业内有基本共识,但后两项的评价可能就因人而异。秦懿也认为,修音技术恰恰对吐字、情绪和音色等高阶的审美要素很难进行精确处理,因此,想要通过修音技术打造出具有较高审美的音乐仍有一定难度。
更重要的是,直播live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场生命力。
如乐评人耳帝所说,无论何时,真实的感染力、生命力、生动性都会比完美却虚假的精修设计更有吸引力,僵化而永不出错的完美是乏味的,是压抑人性的。
伦敦大学学者John A. Sloboda等人在《Music And Emotion: Theory and Research》一书中也指出,观众对音乐中真实情感的敏感度较高,更容易被自然且有瑕疵的表演打动。
也就是说,因情绪激动导致的哽咽等临场失误,以及歌手根据现场转台的临场发挥,更有助于丰富歌曲情绪,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中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共情。与之相反,如果通过修音批量修掉瑕疵反而会削弱真实情感的表达。
当然,直播live不等于完全没有后期。
直播(live)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尽管采取直播live形式的音乐节目受内录的录制方式限制,仍然需要进行部分声音的后期处理,但从整体上看,直播live已经尽可能还原了现场的真实感。
5月15日,《歌手2024》第一期节目在微博开分9.4分,该节目也成为历年来微博开分最高的音乐综艺;5月18日,第二期节目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冲破1%,进一步证明了观众们对“真实”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