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2万一个、500一两,女婴打折,可以预售…”网上兜售婴儿,撕开了最血腥的内幕…(组图)
在一则内容是科普“如何合法从福利机构领养一个孩子”的视频下,你能看到多离谱的评论?
有人在这里发言想要“送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底下全是求私聊的回复;
有人“热心”地为自己广而告之,表示有渠道能为送养的孩子“合法上户”;
更多的人把这里当成了公开的“送养领养”讨论广场,毫不避讳地交换“信息”,让人看得背脊发凉。
在社交平台上“领养”孩子
买卖婴儿、黑市交易、称斤论数……这些听上去似乎是来自遥远的上个世纪末的关键词,却突然刷了屏,上了热搜。
起因是一位知名的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声,某红书平台上长期存在违法送养、领养孩子的信息,涉及贩卖出生证和上户口等非法活动。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所谓的送养行为,实际上是通过金钱交易,对婴儿进行买卖。
他强烈呼吁某红书的官方平台要加强,彻底杜绝此类违法行为滋生的土壤。
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离谱,毕竟所有人印象里,某红书上大多是人们分享生活、追剧或买买买推荐的普通社交平台。
实在很难把它与“买卖儿童”联系在一起。
然而博主随机分享的各种某种书上“领养”关键词底下的各种评论,却让人看得冷汗直流:
在孕妇诉苦抱怨“养不了”的视频底下,挤满了前来“求子”的人——
「- 考虑送养吗?希望回复
- 你好你的小孩有送养的打算吗?」
荒谬的是,求子和送子的留言,甚至会出现在同一条笔记下——
「- 真心想要领养一个
- 还有一个月预产期,未知男女,诚心的私聊」
有人不仅求子,甚至会“贴心”地把具体到年龄、地点的要求都明码标出——
「- 我也想领养一个几岁的健康宝宝,不知道有吗?
- 诚心领养一个待产宝宝,最好是山东附近的」
想送子的人,罗列着尚未出世孩子的各种条件,仿佛一件待估价的“商品”,还要挑选买家的经济条件——
「- 预产期六月底,未知男女,要求富裕高知家庭,诚心领的私聊」
甚至还会堂而皇之地讨论如何让孩子“黑转白”,从非法的黑户拿到合法的户口,有人问、有人答——
「- 姐妹们,抱养孩子户口问题怎么解决呀
- 看别人很容易
- 求私聊,有路子吗?」
这些聊天记录里有种“无知者无畏”的荒诞感,无论是将还未诞生的亲生子女送人、还是求得一个孩子,都如同吃饭睡觉一般简单平常。
要不是绕一圈回到如何给孩子“上户口”的难题上,真的会让人错以为这一切都是合法行为。
一条条的留言信息,平静到令身为局外人网友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明面之下,当这些人搭上线后,私下的交流又有多么赤裸和残酷?
让人难受的是,这样的讨论与信息,甚至并不是最近才出现,博主上官正义就公开说过,此类信息并非新现象,只是近期愈演愈烈甚至不加遮掩。
身为多年深入“打拐”事业的他认为,如此“繁荣”的场景,背后可能隐藏着“网络贩婴”的黑暗产业链,不法分子利用平台信息,倒卖婴儿牟取暴利。
尽管小红书官方回应已清理部分违法信息,但上官正义指出,实际上相关违法内容并未得到全面清除。
在他看来,平台仅处理了自己截图部分举报的内容,其他被曝光的违法行为依然猖獗:
“只把我截图反应的笔记处理了,其他被曝光的该怎样还是怎样。”
更甚者,某红书上的种种只是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公开领养”的冰山一角,更多可匿名平台上,甚至把价格都摆上了台面。
在上官正义另一个博文里,他展示了百度贴吧中一些直接向未婚孕妇“求购”孩子的帖子:
别人发了一条“好想要宝宝”的帖子,下面立刻有人精准地来报价格“20万”,明码标价的背后是毛骨悚然的藐视法律。
明码标价与重男轻女
在过去的十年中,拐卖儿童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陌生人街头拐卖已少见,但网络贩婴现象逐渐浮现。
明目张胆在路边抢夺拐带陌生孩子的人贩子绝迹了,但因为各种原因对“外来”孩子仍保持畸形“需求”的个人、家庭依旧存在。
一旦有旺盛的需求,铤而走险想要“刀口舔血”赚钱的中间贩子就不会少。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暗处——同样因为或难言或隐蔽的原因,准备放弃自己亲生骨肉的父母们。
“网络中介”通过社交平台不停发布信息,寻找潜在的“领养者”。
有专门调查网络贩婴问题的志愿者就曾看到这样的信息:
有中介发布“双胎男宝现31周,客户只要一个,另外一个外送,需要领养的私聊……”如此内容广告。
而这其中又以黑市牵头非法代孕的中介与机构最是猖獗。
在代孕机构的“表单里”,每个孩子都像商品一般被明码标价:
双胞胎15万元,着床6个月支付
单胎2万元一个
婴儿超过3600克,每多50克奖励500元
孩子与婴儿,甚至就连还未出生的胚胎,被他们放在“货架”上吆喝展示,把“人肉”当成菜市场上的鲜肉那样,论斤称两。
当我们这样的旁观者感到震惊、恶心并激烈反对时,另一部分人却依旧被陈旧错误的观念捆绑着。
几年前有相关人事在调查上世纪末遗留的拐卖问题时,发现一些曾经“买娃”风气盛行的小镇居民,依旧毫不避讳,甚至对“价格”侃侃而谈:
“现在的行情,男孩大概十来万,女孩四五万。”
就连路上遇到的小孩都司空见惯,聊起这件事还能说上几句:“有个娃娃3岁就被卖掉了,那些人经常打他。”
如果说被亲生父母当做商品“卖掉”的孩子命运足够悲惨,那么在这种既违法又无良的买卖中被分成三六九等的性别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隐痛。
在某些“母婴论坛”上,未出生的婴儿就可以提前“预售”。
女婴价格在5万上下,而男婴的价格则接近10万元,两者相差近一倍。
非法代孕机构的所谓“定制套餐”也按照性别,给出了不同的价格——
随机性别的情况下费用60万左右,而如果要“指定”男孩,则需要花费80万,保证一直生到有男孩为止。
对男婴的巨量需求来自于落后的传统生育观中所谓的“香火论”,许多买家实际上可能并未不育,只是生育的都是女孩。
受到这些陈旧观念影响,必须要“有后”。
但同时另一些想要求得女婴的家庭,背后的原因可能更让人心寒——女儿是未来为儿子换取高额彩礼基础的“资源”。
甚至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部分地区,“养女”们本身就是提前预备给自己儿子的“未来媳妇”。
人心的欲壑难填,又被从众的愚昧捆绑,前赴后继者无数。
只是不管“包装”得再像货品,那依旧是活生生的人。
试图越界的买家与卖家,即使钻空子逃脱一时的责罚,最终也难逃来自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惩罚。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2010年,最高法联合相关部门对十年前发布的《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了详细解释。
根据这一解释,亲生父母以营利为目的送养亲生子女,即追求非法获利的行为,被明确界定为拐卖儿童。
实际执行中,这一规定却常常引发了诸多问题——怎样界定为营利目的?
若未收取金钱或金额较小,是否仍构成拐卖?
普遍存在的收取营养费,金额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要如何算?
牵线的中间人,是否能被认定为非法中介,一并进行处罚?
要改善如今泛滥的问题,除了督促加强相关事件的监管力度,也需要法律层面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跟进、完善法条的细则与落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