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贫穷走红却被传“月入百万”,替她抱不平的网友都气笑了(组图)
发现一个现象,互联网上的“英子”都有些命中带火的体质。
前有沙溢的“英子,爹地,开门”成为洗脑台词经久不衰,后有那英“英子”在《歌手》独挑大梁对阵外国友人。
最近网上又火了一个“英子”,随便一条调侃玩梗相关的段子冲上热搜第一。
只不过这次的“英子”不是明星,而是一位农村网红,账号叫@小英一家。
是一位云南农村的家庭主妇,日常发自己干家务、干农活的视频。
因为口音魔性、行为搞笑奇怪,但又处境艰难惹人唏嘘,在网上慢慢走红,账号获赞高达5374万。
你可能没刷到过她的账号,但大概率刷到过从她身上衍生出的梗。
近期网友们喜欢用来形容破防、掩饰尴尬的热梗——“没事哒,没事哒,没!事!哒!”
出自小英给小女儿洗手时,发现女儿手腕上有一块青黑印子。
那其实是受伤的淤青,但小英固执地认为那是脏东西,拽着女儿的手腕猛刷猛洗,疼得女儿嗷嗷叫。
小孩子还不太会说话,只能大喊“没事哒没事哒”,大概意思是“不要洗了没事的”。
但小英依旧固执地洗,试图把淤青洗掉。
她另一段传播较广的出圈视频,是小英有次去地里干活没有带饭,只带了乡下的甜米酒,喝米酒当饭。
大约是米酒发酵得太过、度数不低,她刚喝完就有些发困发晕。
爬起来决定继续干活,但没走几步路就倒头就睡。
世上从未见过如此标准的“倒头就睡”,真正的倒立式倒头。
被网友们做成表情包——迈克·杰克英。
生活中有时还会做一些看着神神叨叨、超出大众常识的行为,比如买了一条活鱼回来做菜,却连鱼鳞都不刮都直接放下锅煎。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认为小英不过是又一个以“卖傻”为看点的审丑式搞笑网红,类似已经被封杀的郭老师。
但她身上的热梗、爆点、争议点还远不止于此。
她96年出生今年28岁,视频中的大女儿却已经10岁,被质疑过早结婚生育。
被网友们扒出婚前外地打工时还是少女状态,婚后却被磋磨得仿佛老了二十岁。
家里破旧乱糟糟,丈夫“上拉如”却每天像个流浪汉一般躺在床上,小英体重才70多斤,却要背几十斤的柴火与草垛。
有趣奇怪引人发笑,贫困受苦引人怜悯。
正常情况下,网红们但凡与这两大短视频噱头中的一个沾边,就足够小火一阵。
小英不仅同时融合了这两类,最近她在互联网上格外被热议还有别的原因。
是因为有人质疑以贫困、埋汰生活为视频重心的她早已收入不少,或许已经远超普通人。
因为小英身上的争议点、看点实在太多,许多网友戏称她为天生互联网圣体、短视频流量圣女。
是不是“天生”暂且未知,但小英的账号的确配得上“互联网圣体”的称号。
在她身上,你几乎能观察到短视频平台中诸多有代表性的主流情绪——
厌蠢盛行、乐子至上、顾影自怜、贫富差距、阶层优越、地域分歧、上升焦虑、女性成长与女性困境等等。
小英的走红,以及走红牵扯出的讨论,几乎快成为平台许多现象的小小缩影。
了解完她引发的舆论漩涡,你甚至可能会有一瞬间似乎窥见了短视频时代全貌的恍惚感:
关于苦难是如何以玩梗之名被消解。
关于在短视频时代,人们如何嬉笑地、忽视地集体迈过了道德与尊严的传统边界。
小英最初引起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她与市面上常见的农村网红们实在太不一样。
市面上大部分农村生活博主都会主打一个干活利索,展示勤劳美德、拍一拍田园牧歌。
但在小英的视频里,更常出现的是“忙忙碌碌地把家里收拾得乱七八糟”。
衣服和杂物随意堆放,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废旧纸箱,装腊肉的大瓦罐里甚至有粘鼠板。
小英有时拍自己打扫家里卫生,从房间里收出了许多破旧破烂的物品放到了屋外。
网友们都以为这些是要扔掉的杂物,还感慨垃圾清出来后屋里宽敞了不少。
结果等小英扫完屋里的地,她又把这些物品原封不动地摆了回去。
小英家养了一头牛,原本农村的牛随便往山上放养都能长得不错,但小英家的牛却瘦到屁股凹陷。
许多人在她的视频里第一次见识到,原来牛也能瘦出直角肩。
这是似乎是因为小英压根不会养牛,只给牛喂干草、泔水、剩饭之类,牛棚内堆积的牛粪厚到能淹没牛膝盖。
网友们劝小英给牛喂点新鲜青草,她照做后牛看见草兴奋得眼睛都瞪圆了。
或许是因为每天吃也吃不饱、但死也死不了,小英家的牛表情中好似永远带着一股淡淡的绝望。
以至于“小英家的牛”在网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描述痛苦程度的形容词,“日子过得比小英家的牛还苦”。
连衍生同人文都有了:《重生变成小英家的牛之我好饿》
许多人最初都是抱着好奇、猎奇的心态围观小英的视频,疑惑她怎么会把日子过成这样。
小英经常犯迷糊,做出过的违背生活常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炒菜时大把大把地放盐、冻鱼不解冻直接放油锅里炒、拿湿抹布擦没断电的排插;
把自己喝的妇科药、丈夫喝的胃药喂给小孩子尝几口,用洗衣粉洗腊肉,把家里没吃完的沃柑搅碎用来和面等等。
小英家养了鸡,偶尔有鸡生病或病死了,小英会把病鸡拿来做菜。
杀鸡过程也和常规流程不一样,不用刀去切开,而是两人一起手撕开。
让大家深感震撼的是,小英家的鸡和牛一样骨瘦如柴,去掉毛后几乎只剩鸡架。
这些迷糊行为让评论区留言通常分为两派。
一派网友的观后感是无语烦躁,感受到了一种恨不得把手伸进屏幕、帮她把这些事利索干完的无奈。
另一派则多少对小英有些同情,因为倘若多看几则视频,会理解小英的笨拙背后是过于沉重繁杂的负担。
小英的老公外号“上拉如”(云南方言,形容帅哥),很少帮小英干家务或农活。
比如给玉米脱粒时,他只负责最轻松的把玉米放进机器脱粒,搬运玉米棒、收集玉米粒这些重活都归了小英。
哪怕瘦小的小英几乎拖不动半人高的大袋玉米。
早期视频里,小英甚至不得不抱着婴儿上山砍草、做农务。
而丈夫上拉如通常在躲懒,出门找人喝酒,在家时坐一旁打游戏,被网友们痛骂“邋里邋遢,像寄生在家里的流浪汉”。
甚至不如家里的孩子们勤快,由于小英没空照顾孩子,干农活时只能把孩子们都带到地里,孩子们耳濡目染。
哪怕是刚会说话的小女儿都知道帮小英干活,扛比自己还高的干草。
小英需要干的农活、家务,就像游戏任务一般每天零点自动更新,前一天没干完的便往后无限累积。
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人很难不陷入麻木的状态。
需要做、且必须做的事注定做不完,导致许多事都只能匆忙略过、以最低限度做成,造成了小英干活看起来仿佛一直在“糊弄”、做事不够彻底。
另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在这种处境中很难燃起什么“把事情办得更好、日子过得更好”的动力。
因为对于小英而言,菜好吃一点、家里收拾干净一点,换来的“收益”约等于零、看不到希望。
她不会因此受到家人的肯定或夸奖,丈夫本人便邋里邋遢,维系家庭与天地运转、照顾两个孩子已经足够让人精疲力尽。
干不完——干不好——逐渐没有精力、动力干好——忙忙碌碌却难有起色,由此恶性循环。
叠加在小英身上的这一切,让所有围观她的网友都陷入了复杂的情绪中。
她账号内大多数视频记录的内容偏日常轻松,正常刷到时很容易被她魔性的口音、瞪眼咧嘴的表情逗乐,被那些荒谬的行为逗笑。
譬如把锅锅盆盆读成“公公婆婆”,烧饼发音仿佛“shopping”。
赶牛或干活时能截出一万个表情包,五官幅度变化极大。
然而只要回过神来,又会发现所有笑点背后似乎都有着不堪细想的沉重。
小英诸多行为的底层逻辑源头,是“闭塞”。
因为生活贫困、环境闭塞,小英会自顾自地叠穿着大家眼中的丑衣服,在镜头前嘶哑咧嘴不考虑美丑。
这并非当代年轻人追求的松弛感,更多是因为小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在许多人眼中是丢脸的、有些羞耻的。
前期经常把生活、家庭中不堪的部分暴露于人前,信息获取上的闭塞让她一度并未意识到一些举措会引来嘲笑,比如不那么好的卫生习惯、两星期才洗一次头。
不少网友猜测,小英会缺失一些生活常识、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家务,也可能与她结婚时年龄太小、还是个孩子有关。
她过去的账号中曾记录自己与上拉如是网络相识,2012年、也就是她16岁时第一次到了上拉如家。
考虑到她视频中大女儿已经十岁左右,小英很可能是在17岁前后就结了婚。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决定。
小英曾在视频中抱怨,婚前上拉如承诺说不让她干活,承诺早就成了空话。
据她讲述,她曾尝试过带孩子逃走,但被上拉如找了回来、拳脚相加,手机被摔烂砸碎。
小英走红后在直播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很荣幸有很多大学生关注我,你们大学生看我是什么感觉啊,会不会觉得很庆幸坚持把书读去了,其实我心里有很多遗憾的,夜里总是会做梦。
一个既成的事实是,小英通过展示贫困、笨拙,甚至包括一点点愚昧的部分,让自己成为了流量时代中的一种“奇观”。
我们无从得知,这个展示的过程是出于无意还是刻意。
又或许最初是无意展示生活,走红后开始有意识地拍摄、选取一些关注们爱看的片段。
不少人质疑,小英视频中的一些口音梗是故意重复。
互联网看客们的观点情绪本就是混杂多样、瞬息万变的,有多少善意、也就有多少恶意。
有人认为小英可怜,就会有人认为小英“活该”;
有人认为小英现在靠短视频挣点钱挺励志的、是正面案例,也有人视她为反面教材、庆幸“还好我不恋爱脑”;
有人看小英视频热衷于在评论区出主意、希望她过得更好,相对应的,也会有人看她的生活只是为了嘲弄穷人,笑几句狼狈蠢笨。
以上这些观点,我相信大家都在网上看到过无数次。
现实生活中,在传统的道德边界内,嘲笑贫穷、讽刺苦难是一件公认的不那么体面礼貌的行为,至少在公开场合如此,尽管“笑贫不笑娼”的现象从来都不少。
但在互联网上,这层道德的边界会被轻易越过。
一方面是因为老生常谈的网络匿名性质,另一方面是因为如今是苦难可以换流量换钱的年代。
小英,以及与小英类似处境的人,在主动或被动成为某种鉴赏贫穷、鉴赏愚昧的猎奇奇观后能获得收益。
一切自动演变成一场供人观赏的生意。
在流量生意的语境中,所有评价都不过是玩梗而已。
网上曾经曝出一张图,谣传小英收入每月75万-100万。
不少网友看了后笑自己才是被愚弄的那个,赚着几千的工资给大富翁操心。
我查证了一下,月入百万是谣言。
上面这张图是新抖平台的数据截图,“75w-100w”数字并不是小英的收入,而是对账号直播销售额的统计。
比如近30日内,小英账号的直播销售额为25w-50w,是商品售价的总额。
虽说这一数目不是小英的直接收入,但销售额达到了几十万水准,正常来说佣金分成也不少。
不同类比产品的佣金比例不同,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佣金标准在10%到20%上下浮动。
小英的账号橱窗内主要售卖的是普通零食与清洁剂,不算特别高利润的品类。
但哪怕以15%、10%这样较低的佣金比例估算,如果保持数十万的收入额,小英的月收入也许能达到过万、小几万的水平。
这当然是一个不低的数字,也让许多关注小英的人心情复杂。
以为自己在看别人过苦日子,没想到现在自己才是更苦的那一个。
挺多支持小英的网友也忍不住吐槽:“又怕小英吃苦,又怕上拉如开路虎。”
她家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有所改善,从前做菜烧的是柴火,现在已经有了煤气灶台。
大部分人并不是觉得小英不配挣这么多钱,更多是感受到一种可笑可怜可悲又可怒的荒唐。
小英通过剖露困顿与不堪、成为供人评判的“景观”,赚得资金改善生活。
倘若想要维持这份收入,一定程度上需要她继续过笨拙的苦日子,不少人是觉得她行为离谱猎奇才会关注。
她靠展露贫困换钱,但又不能真的脱离困境。
毕竟对文化水平有限、缺少社会谋生经历的小英来说,她其实缺少把存款转化为新事业、新人生启动资金的能力。
受限于环境、处境与过往经验,小英哪怕赚了钱后依旧畏惧丈夫上拉如,上拉如在直播中当众训过她。
当然,也有网友推测小英明白大众对上拉如的嫌弃讨厌是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赚钱后仍旧未选择离婚。
倘若小英没能意外走红成为网红,她在现实生活中能走的路、能改善生活的法子屈指可数。
当网红成为了为数不多留给普通人的阶层跃升通道,这件事本身就有着强烈的荒谬感与讽刺感。
如今已经有民间机构声称想请上拉如去当“新媒体学院院长”,不知是否会有下一个“人造小英”出现。
也许有一天,我们终究会习惯,当下这个越来越接近于“演戏的当疯子、看戏的当傻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