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9日 14.0°C-18.3°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几种悄悄藏着咖啡因的食物,可能让你整夜睡不好!

2024-02-23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喝咖啡,结果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脑海中还不断闪现各种思绪?

其实,这背后可能有一个“幕后黑手”——咖啡因。是的,你没听错,除了咖啡,很多食物中都隐藏着咖啡因这个“睡眠小偷”。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些食物都偷偷藏着咖啡因

《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中,介绍了我国居民咖啡因的主要来源是饮料。

由于我国有饮茶的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咖啡因的最大来源是茶叶、茶饮料、奶茶和咖啡。茶叶是咖啡因的超级大户,贡献了74.80%的咖啡因摄入量,比其他食品都多得多;而未成年人的咖啡因主要来自奶茶、茶饮料、茶叶和巧克力。

不过,含有咖啡因的食物种类不仅仅是咖啡和茶。继续往下看,你可能会惊讶,原来这些食物,也是咖啡因的常客。

1

咖啡

咖啡是众所周知的含有咖啡因的饮品,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可能因种类和浓度而异,但通常在80~180毫克之间。不同品牌的咖啡因含量差别较大,以星巴克的几款经典咖啡(中杯Grande)为例,咖啡因的含量如下↓

咖啡种类

量/杯

咖啡因/mg

冷萃

354ml

154

美式

354ml

169

卡布奇诺

354ml

113

拿铁

354ml

113

星冰乐

354ml

68

数据来源:星巴克官网

有些朋友可能会看到咖啡写着“脱因咖啡”,就会认为它们真的不含咖啡因。其实,这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或者选用特殊的咖啡豆,让咖啡里的咖啡因变少了。

这类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比普通咖啡要少,但还是会有一些咖啡因的。比如,一杯236mL的无咖啡因咖啡通常含有2~15毫克的咖啡因。所以,如果你对咖啡因的反应特别敏感,那最好还是完全不要喝了。

2

各种含茶饮品或食品

很多养生、中老年朋友喜欢喝茶,而年轻人则偏爱奶茶、果茶。无论是哪种,只要含有茶,就会有咖啡因。咖啡因的含量,与茶的种类,以及茶的使用量都有关系。

● 茶水

一般来说,一杯茶水的咖啡因含量可能在20~100mg之间,茶水越浓,咖啡因含量越高。等浓度的红茶咖啡因含量大于绿茶,冲泡的茶水多于瓶装茶饮料。

数据来源:梅奥诊所

● 奶茶、果茶等

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则在50~150mg之间,个别品牌可能在200mg以上。所以经常有人说,就喝了杯奶茶,咋就失眠了?这个原因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珍珠奶茶比较试验

与奶茶相比,果茶的咖啡因含量会低不少。如果对咖啡因敏感,又想喝个快乐水,去茶底的果茶不失为一种选择。

● 抹茶及制品

除了以上这些茶饮料,抹茶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茶制品。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数据,每1g抹茶粉中含有咖啡因32mg。

图片来源:《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

在某食谱app的抹茶饮品制作用料里,抹茶粉的用量从2g到10g不等,也就是说,一杯饮品抹茶就贡献了63~320mg的咖啡因。

图片来源:下厨房

抹茶除了做饮品,抹茶布丁、蛋糕、饼干、面包、冰淇淋等也需要当心哦~

3

可乐、功能性饮料

可乐、功能饮料(如红牛)也含有咖啡因。一般来说,每100mL的可乐里大概含有10mg的咖啡因,比如常见的一瓶500mL可乐大概含有50mg的咖啡因。

而功能性饮料含量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较大。同样是来自深圳消委会的抽检,不同品牌的功能饮料每罐的咖啡因含量在10~100mg,大多数在50mg附近,与一瓶可乐的含量相当。

图片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10款功能饮料抽检

4

巧克力及制品

巧克力,无论是黑巧克力还是牛奶巧克力,都含有咖啡因,因为可可粉本身就是含有咖啡因的天然成分。一般情况下,纯度越高的巧克力,往往咖啡因的含量越高。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不同可可固体比例的巧克力咖啡因含量如下:

用巧克力或可可粉制成的饼干、蛋糕、糖果、冰淇淋等食品,也都含有咖啡因。所以,下次在给孩子挑选零食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食品的成分哦!

5

补充剂和药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惊讶,药品和保健品里咋也加咖啡因了呢?

是的,一些感冒药里,为了缓解疼痛、减少疲惫,也会添加咖啡因。而一些国外的营养补充剂里,也会看到咖啡因的身影。

图片来源:某品牌感冒药

不是每个人都能应对咖啡因

这些朋友需注意

1

不同人每天咖啡因的安全量不同

● 健康成年人

对于健康成年人群来说,目前国际各个权威机构达成的共识是:每天摄入 400mg以下的咖啡因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换算成咖啡,就相当于每天控制在2杯内比较稳妥。

不过,对于特殊生理阶段的朋友,比如孕妇、哺乳妈妈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摄入咖啡因则有不同的标准。

● 孕妇

虽然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认为孕期和哺乳期每天不超过2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但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并不建议孕妇饮用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如果喝,别超过1杯。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 哺乳期女性

对于哺乳期的妈妈,尤其是产后3个月内,则是不建议喝含咖啡因饮品的。原因是出生3个月内的宝宝不能代谢咖啡因。

3个月后虽然能逐渐代谢,但母乳里的咖啡因可引起婴儿烦躁、影响宝宝睡眠质量,长期摄入可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所以生娃3个月后,如果想喝,不超过1杯咖啡或奶茶。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 儿童青少年

关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国际上一致的观点是不建议喝。不过,具体到年龄上,不同机构的建议并不一致。

美国儿科学会:12岁以下尽量不给宝宝提供含咖啡因的食物。

欧洲食品安全局:3~10岁儿童,每天咖啡因的安全量是0.2~2mg/kg体重;10~18岁,每天安全量是0.4~1.4mg/kg体重。

《澳大利亚健康饮食指南》:15岁以内儿童,不建议喝咖啡,也不要提供其他含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奶茶、黑巧、浓茶等。

《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咖啡因安全摄入量为2.5 mg/kg 体重。

整体而言,就是12岁以下别碰,12岁以后少摄入。

2

这几类人对咖啡因敏感,要注意!

咖啡因超量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表现包括焦虑、烦躁、失眠、心悸、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颤抖、多尿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那么可能表明您摄入的咖啡因量已经超出了安全范围。

除了孕妇、乳母和未成年人,有心脏病、高血压、睡眠障碍的朋友,能不喝就不喝,以免加重病情。

由于咖啡因会增加钙流失,老年朋友尽量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以免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对于咖啡因特别敏感的朋友,也需要格外注意,尽量把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减少到最低。

健康摄入咖啡因

注意这几点

想了解这个问题,那需要先明白咖啡因是如何帮助我们提神的。

1

咖啡提神的原理

图片来源:foodrepublic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的腺苷是一种能够促进睡眠的化学物质,当它与受体结合时,会让人感到困倦和疲劳。而咖啡因的代谢产物会和腺苷竞争,占据了这些受体,从而阻止了腺苷的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人保持清醒和警觉。

2

喝咖啡的最佳时机

● 犯困前:0.5~1 小时

你可以观察自己每天犯困的时间,比如下午2点左右开始困,你可以在1点~1点半之间喝咖啡,这个时间段喝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99%咖啡因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大概需要45分钟的时间。所以把握好时机非常重要。

● 犯困后:喝咖啡+ 20 min小憩

你可能会说,有时候忘了喝,已经犯困了,还有啥补救办法吗?

虽然犯困的时候腺苷与受体已经结合,但通过短时间小憩,可以清除受体上的腺苷。这时咖啡因就能乘虚而入,鸠占鹊巢,让大脑感到“我不困了”的假象。

总结

咖啡因广泛存在于茶类、咖啡、可乐、功能饮料、可可、巧克力等饮品或食品中,一些保健品或药品里也可能会含有,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饮品控制在2杯以内是不用担心的。

如果对咖啡因敏感,最好少喝或不喝,购买药品、保健品时也要留意配料是否有咖啡因。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R].北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1.

[2]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4]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

[5]美国农业部.食品数据库

[6]梅奥诊所.咖啡、茶、碳酸饮料等中的咖啡因含量.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in-depth/caffeine/art-20049372

[7]星巴克官网.https://www.starbucks.com/menu/drinks/hot-drinks

[8]可口可乐官网.https://www.coca-colacompany.com/about-us/faq/what-is-caffeine

[9]FDA.Spilling the Beans: How Much Caffeine is Too Much?[10]Kole J, Barnhill A. Caffeine Content Labeling: A Missed Opportunity for Promoting Personal and Public Health. J Caffeine Res. 2013 Sep;3(3):108-113. doi: 10.1089/jcr.2013.0017. PMID: 24761278; PMCID: PMC3777296.[11]Sami G. Alsabri, Walid O. Mari, Sara Younes, Murad A. Elsadawi, and Terry L. Oroszi. Kinetic and Dynamic Description of Caffeine. Journal of Caffeine and Adenosine Research. Mar 2018, p3-9.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李纯 国家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钟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