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1日 7.3°C-10.2°C
澳元 : 人民币=4.8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如何跟父母说,换个智能门锁比贴门神管用

3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玩手机是睡前最后的安心。突然,手机抽风似的震了一下,一条通知吊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请注意,门外有人逗留。”随着脑门上渗出的汗珠,战兢兢打开智能门锁的app:一个恍惚的人影在阴暗的画面上晃来晃去……

图片来源 Giphy

虽不是什么恐怖故事,大多时候可能就是楼道里的保洁阿姨拖地,或者物业师傅维修,但看多了社交软件上的各种亲身“历险”,我越发觉得智能门锁是个居家安全的实用工具,加上父母上年纪后时不时忘带钥匙,于是也想给爸妈家装一个。

不过这个念头被他们立刻“怼”了回来:

“光有提醒有什么用?说是智能,便利了。我看新闻里讲,开门留下的指纹可能被“盗用”制成指纹膜。我看,只要揣好钥匙,我这传统锁就挺安全!”

瞄了一眼我自己家的智能门锁,这下是我被他们说的含糊了——这玩意儿,到底能带来更多的安全么?

越智能,越担心?

“智能”两个字,其实将门锁的安全性置于更复杂的境地。回到家门口,擦擦手上的汗,把大拇指贴上;或是把眼睛凑到扫描区,虹膜识别完成,门解锁。诸如此类,IC卡,生物识别(接触,非接触)等多种解锁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各自带来了安全隐患。

你不再担心“钥匙被偷”,而开始嘀咕“指纹被盗”。

2023年底,“杭州检察”发布了一则窃贼通过观察密码锁使用痕迹,推测出门锁密码实施盗窃的案例。窃贼专挑密码门锁下手,秉承“按过皆留痕”,不断尝试数字排列,试开了别人家的门锁。类似,也有“指纹膜”、“复制卡”等新式非法开锁案件发生。

图片来源 Security Intelligence

对此,除了养成随手清理密码面板使用痕迹的习惯。带有“虚位密码”功能的智能门锁,无论按哪些个按键,只要里面包含正确密码即可,也能避免面板泄漏密码的危险(比如你的密码是“666”,你就可以输入3141592666来顺利开锁并麻痹敌人)。

厂商也对生物特征识别中加入了更为严苛的认证。

比如面部识别技术的提升,实现了从“拍照比对”到“结构光立体信息识别”;指纹解锁,也几乎都换上了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早期的门锁还不够安全,本质上是拍下解锁时的面部,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而现在,传感器要检测面部的深度信息,和指纹处的电导率。

图片来源 Giphy

附赠的IC卡通常也内置了处理器。这种芯片卡,具有读写功能,贴近门锁进行写入设置,芯片对数据加密,防复制。即使丢失了卡片,也可以在门锁端删除卡片的权限。

总体来说,“智能”门锁的解锁安全方案已经相当成熟,想破解并不容易。

锁,有认证标准

但别忘了一点,不管是传统门锁,还是智能门锁,安全性的核心是锁体和锁芯。

针对“锁本身”,正在执行的是《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对安全性规定,锁具性能要求包括开启性能,密封性能和耐久性能;智能锁具,要求具有抗非法开启、抗拆卸能力。”

图片来源 Giphy

以及公安部发布过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机械防盗锁》,《电子防盗锁》。门锁产品页面标注上“C级锁”,正是按照《机械防盗锁》标准来测试的。该标准将防盗锁的安全级别分为了A、B和C级,安全级别依次递增。划分的条件不仅包含了锁体的结构强度测试,还包括防盗的一系列测试。

《电子防盗锁》标准更囊括了防强磁场技术开启测试和对静电放电干扰、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等测试。智能门锁的锁芯和锁体也会遵循传统的标准。

智能,没有认证标准

无论面对技术开锁还是暴力开锁,智能门锁还有一点好,就是主动安全。

门锁可以跟手机联动,将传感器识别到的“陌生人逗留”做预警处理,将抓拍推送给用户;门锁配备了胁迫识别(非常用指纹解锁时发送警告信息),多次解锁失败预警、虚掩(门锁关闭不完全)警报等功能。

但是这又引发另一点安全性上的担忧。

能主动“收集”信息的智能门锁,相当于一种“联网监控”。它会跟“家用监控视频泄露”的一些新闻一样,将“家门口”的隐私泄露出去吗?

图片来源 Giphy

2022年,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开始被提上日程。在其征求意见稿里,不仅涉及了对门锁自身功能性的要求,还强调了生物信息鉴别安全、数据传输安全、入侵防范、访问控制等多个维度的要求。

个人生物信息上,对智能门锁提出,包含仿冒防范能力、防护呈现攻击能力、报警能力等一系列要求。数据安全上,则是对采集、存储、销毁的流程都提出了告知、加密等规定。

针对电子门锁“特有”性能,智能识别,电子系统,网络安全等,相关标准正处于审查阶段。待推出后,也将有据可依。

在此之前,多是靠厂商的自我约束。比如有智能家居厂商在用户隐私政策中提到;

选购指南

家门口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意味着人们在选择门锁产品时,大多会做一些“安全冗余”。不过多了,就成了负担。

比如解锁方式没必要越多越好,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并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更重要。

一些厂商在宣传时,恨不得将所有都指向安全。比如全自动和半自动门锁,区别在解锁后的驱动方式上存在差异:全自动,从解锁到开门都由机电结构控制;半自动,在解锁后需要人转动把手开启。相比之下,全自动门锁内部机械结构的设计更为复杂,需要电机带动锁体结构运转,频繁开启时耗电量一般也更大。

但这是出于便捷性考虑的需求。两者都会配备防撬开关,在锁芯与锁体一致的情况下,两者安全性能不会有较大差异。

在“智能”门锁有据可依(类比电子产品的3C认证)之前,普通消费者的确“一眼难辨”。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3·15期间发布过一则选购建议:

1.购买电子门锁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内容是否完整,产品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单等是否齐全,购买时应向商家索取发票等有效凭证,拒绝购买“三无”产品。

2.选购符合国家标准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的产品。

3.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以便应急情况下使用。

4.选购具有输入错误报警和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子门锁。当连续多次实施错误操作或防护面板遭受外力破坏时,电子门锁应有相应报警信号提示。

5.选购时关注电子门锁使用寿命。

作者:普拉斯G

编辑:沈知涵

果壳家电组 出品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