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5日 26.8°C-29.5°C
澳元 : 人民币=4.5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复苏 明年仍需保持现有政策力度(图)

2020-12-16 来源: 路透社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路透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路透北京12月15日 - 当其它主要经济体仍处在对抗疫情的战斗中,中国已率先步入复苏之路。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认为,结合目前状况分析,尽管不乏有利条件,但中国面临的长期结构性矛盾以及短期问题仍亟待解决,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牢靠,明年仍需保持已有的政策力度。

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复苏 明年仍需保持现有政策力度(图) - 1

2020年9月24日,上海,新冠疫情期间一处主要商业区的人流。REUTERS/Aly Song


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并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2%左右,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会持续复苏,经济增长会比今年好;因为基数低,明年上半年会出现比较高的增速。

“但这种高有特殊性,与以往的高不同,带有复苏性,是从低谷向上攀爬的高,如果与2019年比不一定就高多少,这种高也不具代表性。”马晓河称。

他指出,明年如果跟2019年比,GDP增长能达到6%就不错了,但不能跟2020年比;若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应该是理想状态,但现实中还有一定困难。

他分析称,从当前和明年看,核心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复苏。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二次反弹,很难说何时结束,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如外需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和投资都会带来比较大影响。

此外,今年前11个月出口不错,出口增长3.7%;而进口下降0.5%,也印证了内需不足。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均符合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5%,不及预估中值5.2%。其中11月消费和前11月投资增速均创下年内高点,工业增速则为2019年3月以来最高。

上周五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复苏

尽管外界对中国经济复苏预期乐观,刺激政策退出的呼声渐高,但在马晓河看来,虽然有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支撑,诸如外需、投资、消费,企业利润等等均支持中国经济仍会持续复苏,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长短期问题仍是需要迈过的难坎。

他分析指出,除了疫情反弹导致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对两头在外的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影响外,中美贸易摩擦仍是明年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大选后,美国对中国的施压仍是一个风险源。

此外,各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不减,会影响到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就业压力比较大,不仅带来社会问题也会影响到消费需求对扩大内需的支撑作用。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亦降低,对消费的拉动力不强,因此要考虑如何增加收入和增加就业。长期性难题则是传统产能过剩,新兴产业成长尚处于爬坡期,也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难度较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基于上述分析,他认为明年的政策建议是继续保持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现有力度不变,政策退出要慎重。

“目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导致外需不足,国内复苏仍乏力,就业压力较大,民生短板那么多,培育潜在增长率的新动能还不够,都需要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都决定中国不能过早退出。”马晓河称。

在他看来,中国政府的债务率在国际上还比较低,保持现有政策力度不变,意味着通过增加政府债务减轻企业负担,赤字率仍可维持在上年水准,并通过现有政策力度把公共资源用于三个方面:调整公共投资结构,更加贴近民生领域,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养老等短板方面。

第二个为未来培育潜在增长力,因为投资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短期通过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一个是为未来培育潜在增长潜力进行投资。过去是对短期比较注重,未来要注重长期投资,为长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增加投入。

第三个公共资源要在扩大内需、培育消费方面增加政策力度,这方面包括千方百计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把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降下来,挖掘其消费潜力,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对企业则需继续减税降费,他认为税费下降仍有空间,同时着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减少审批及许可发放,也可以压缩一些支出,核心就是让市场发挥更大决定性作用,使市场有效、政府有为。政府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应尽快制定,公布实施。

“中国已经十分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下一步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有较大可能性,也面临诸多困境。只有重新选择发展方式,用改革开放推进结构转型,才有希望再迈向新的大台阶。”马晓河在其所写的《转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书中称。

本文转载自路透社,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